作者简介:张思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筋膜、韧带、肌肉、关节突关节、腰骶部关节突然受外力作用, 局部过度牵拉、扭转而引起的急性损伤[1]。本病属于中医学腰部伤筋范畴, 俗称“ 闪腰” “ 岔气” “ 惊腰” 等, 常发生于搬抬重物、突然扭转、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临床表现主要是腰部剧烈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呈强迫体位, 咳嗽时疼痛加重, 严重者出现卧床难起, 翻身困难, X线片或CT一般未见异常。明确损伤部位及压痛点, 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消除疼痛、恢复功能的关键。本病病位在腰部经筋, 与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 气血壅滞, 不通则痛” 。笔者采取循经取穴、针推结合、辅以运动疗法治疗本病, 可快速减轻痛苦, 缩短病程, 临床疗效满意。
选择2015-01至2017-12我院理疗科门诊急性腰扭伤患者260例, 其中男143例, 女117例; 年龄1770岁; 病程最长3 d, 最短1 h。病例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2]。患者中医分型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患者均先针刺, 同时配合运动, 最后行推拿手法治疗。
1.2.1 循经取穴 (1)疼痛在腰部正中, 腰部前屈后伸时剧痛, 即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者, 病属督脉 , 针刺水沟穴(人中穴)[3]、腰痛穴(额中穴); (2)疼痛及压痛在腰椎两侧横突处或髂后上棘, 以腰痛为主牵涉臀部及股部, 偶尔牵涉背部, 即腰背筋膜、最长肌、髂肋肌、竖脊肌、骶棘肌、骶髂关节损伤者 , 病属足太阳膀胱经 , 针刺攒竹穴、后溪穴、养老穴[4]、昆仑穴、委中穴; (3)疼痛在脊旁, 棘突有偏歪或旋转, 棘突旁有深压痛, 以腰部后伸痛为主, 常伴有下肢放射痛, 即椎间小关节扭伤, 病属手阳明经筋, 针刺手三里穴; (4)疼痛在腰椎外侧、胁肋部、或连及臀部和大腿外侧, 屈伸、旋转脊柱可加剧疼痛, 即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腰背筋膜损伤者, 病属足少阳胆经 , 针刺阳陵泉、腰痛点、支沟穴; (5)疼痛在腰部正中及两侧横突处或髂后上棘, 局部压痛和放射痛明显, 即髂腰韧带、后纵韧带、纤维环损伤, 病在督脉及太阳经者, 针刺水沟穴、后溪穴, 大肠俞、关元俞、腰阳关(此三穴只针刺, 不做运动); (6)疼痛在腰椎两侧横突处及臀部和大腿外侧, 病在太阳经及少阳经者, 针刺后溪穴、腰痛点; (7)压痛点局部为阿是穴; (8)一侧腰痛健侧取穴, 双侧腰痛双侧取穴。
1.2.2 针刺操作 (1)水沟穴, 以1寸毫针向上斜刺约0.5寸, 强刺激, 以患者鼻酸、流泪为度; (2)攒竹穴, 以1寸毫针针尖斜下刺(约80° ), 进针0.5寸, 强刺激; (3)腰痛穴(额中穴), 进针偏向印堂方向平刺1~1.5寸, 左侧腰痛向右刺, 右侧腰痛向左刺, 强刺激[5]; (4)后溪穴、养老穴、腰痛点、支沟穴、阳陵泉、手三里分别以2寸毫针直刺1~1.5寸, 强刺激。以上各穴在针刺得气后均应配合腰部活动[6]; (5)大肠俞, 以2寸毫针直刺约 1.5 寸; 关元俞, 直刺0.8~1.2寸; 腰阳关, 直刺0.5~1寸, 上三穴大幅度提插捻转, 令患者酸麻胀感传至脚跟为佳。以上穴位留针30 min, 每隔5 min行针1 次, 每次行针1 min; (6)委中穴, 令患者直立, 挺直膝关节, 双手扶墙, 取同侧委中附近青紫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5~15 ml, 可加拔罐, 留罐3~5 min[7]; (6)阿是穴针刺参照临近穴位操作, 不留针, 针后拔罐。上述治疗1次/d, 3 d为1个疗程, 需要观察3个疗程。
1.2.3 运动配合 患者站立位, 医者快速针刺选定穴位, 令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即可; 然后一边均匀捻针, 一边令患者腰部做屈伸、旋转、下蹲等动作, 要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 尤其加大受限方向的活动度。活动范围以患者腰部疼痛能够耐受为度, 当疼痛立即减轻, 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 达到了疏导及平衡作用, 可停止捻针, 但继续留针和活动腰部, 待疼痛充分缓解后即可出针[8、9] 。
1.2.4 推拿手法 第一阶段:患者俯卧位, 医者站一旁, 从头向尾方向, 直推督脉及膀胱经3~5遍, 滚法3~5遍, 手法要求深透有力, 均匀柔和; 弹拨痉挛的竖脊肌、骶棘肌; 点按双侧足太阳膀胱经之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八髎穴及足少阳胆经之环跳、居髎、阳陵泉、绝骨穴, 以局部酸沉为度, 有向下肢放射感更佳; 轻叩两侧膀胱经; 横擦肾俞、八髎穴, 以透热为度; 用肘尖点按两侧髂脊角, 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和向下肢放射感为佳[10]。第二阶段:患者侧卧位, 患侧在上, 健侧下肢自然伸直, 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医者立于患者前方, 一肘置于患者肩部, 另一肘置于臀部, 前后轻轻晃动患者身体, 待患者完全放松后, 两肘同时用力缓慢推肩扳臀, 使腰部自然扭转至有明显阻力位, 相向用力作一快速推扳动作, 此时常可闻及“ 咔嗒” 样弹响声, 表明复位成功。随症加减:急性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配合腰椎后伸扳法。连续治疗3 d, 后改为隔天1次, 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整复力求“ 稳、准、轻、巧” , 追求“ 法使骤然人不觉, 及患知之术已成” , 即令患者分散注意力的同时突施巧劲以达全功, 这样会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11, 12]。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评价标准, 积分是NRS与ODI评分之和。疗效分为四级:临床痊愈, 腰痛症状基本消失, 可自如活动, 积分减少≥ 95%; 显效, 腰痛症状明显改善, 活动基本正常, 能从事正常工作和活动, 70%≤ 积分减少< 95%; 有效, 腰痛症状减轻, 活动有所改善, 参加工作或活动能力有改善, 30%≤ 积分减少< 70%; 无效, 症状无改善, 积分减少< 30%。
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率表示,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腰扭伤, 又称“ 闪腰” “ 岔气” , 多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所造成。人体腰部主要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经筋四条经脉循行通过。当腰部扭伤后, 引起气血瘀滞, 经气闭阻, 不通则痛。根据“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的理论, 首先确定主要痛点或压痛点的位置, 以循经辨证、远端取穴为原则, 取用督脉的水沟穴, 足阳明膀胱经的攒竹穴, 手阳明经的手三里, 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为基础穴位, 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酌情再选配穴1~2个进行针刺, 力求选穴“ 少而精、精而准、准而佳” , 治疗起到“ 见效快、病程短、疗效高” 的作用。针刺腧穴使患者在少痛或无痛的状态下, 接受推拿手法操作, 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循经取穴避免了以往针刺治疗本病笼统选穴的弊端。
《针灸大成》载:“ 有病道远者, 必先使气直到病所。” 针刺配合运动又称为针刺运动疗法, 是在针刺穴位得气后, 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 使经气直达病灶, 视疗效决定留针或出针的方法。针刺配合主动运动, 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紧张, 使肌肉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得以改善, 痉挛得以缓解, 局部供血恢复, 患部肿痛消失[13]。
推拿手法遵循均匀柔和、持久有力、逐层渗透的原则操作, 能直接放松肌肉、解除痉挛, 以达到舒筋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配合整脊手法可纠正关节错位、解除滑膜嵌顿、松解粘连, 能加强局部组织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痛阈、拉长紧张、痉挛的肌肉、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和血肿水肿吸收。针刺结合推拿手法, 快速恢复了腰部的生物力学平衡。达到了“ 骨正筋柔、气血流通” 的目的, 从而收到了满意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骨骼肌急性损伤后, 肌纤维出现排列紊乱、变性、坏死, 且有炎性细胞浸润, 或成血肿, 导致肌肉压力升高[14]。临床可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循经取穴、远端针刺:一方面可激发下丘脑分泌内源性阿片物质-脑啡呔, 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及疼痛信息向高位中枢的传导, 发挥内源性镇痛作用; 另一方面, 针刺可激活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 提高痛阈值, 达到以痛制痛的效果。可见循经取穴远端针刺配合腰部运动, 能够即刻发挥镇痛效应, 又减缓患者的恐惧感, 更便于配合医师的推拿手法治疗。三者结合相得益彰、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15]。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