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丁砚兰1, 冯慧萍2
1.100027,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2.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冯慧萍,E-mail:fenghuiping_yanke@126.com

作者简介:丁砚兰,大专学历,主管护师。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 老年脑梗死; 认知行为; 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9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1], 多发于老年人, 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引起[2], 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3]。研究发现, 患者发生脑梗死后, 除了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4], 还会引发智力、认知功能障碍[5],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 如何改善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及预后效果, 是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此, 笔者选取武警北京总队医院2014-01至2015-01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研究组45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老年脑梗死患者90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脑血管相关诊断标准[6], 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具有严重意识障碍、痴呆或耳聋、有酒精依赖史及依从性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上述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 其中男26例, 女19例, 年龄51~74岁, 平均(60.3± 6.4)岁; 对照组45例, 其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53~71岁, 平均(60.9± 6.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鼓励其多食蛋白及蔬菜, 注意均衡营养。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步骤如下:(1)心理干预:入院初期, 患者会伴有烦躁、焦虑,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沟通交流,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2)正确体位干预:告知患者选择卧位, 必须注意尽可能减少对患肢压力。若患者进行翻身等动作时, 应告知患者选择平卧位和健侧卧位互相交换的方式进行体位转换, 同时注意禁止选择患侧卧位, 避免造成患者的患肢受压, 或发生损伤的状况。(3)患肢护理:护理人员须对患者的患肢实施合理的康复训练, 促进其患肢功能的改善。护理人员须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态, 以及患者的要求, 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练习引导与辅助, 患者进行被动运动, 按摩推拿患肢等练习, 有效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4)饮食护理:患者住院确诊后, 护理人员须向其讲解饮食疗法的必要性, 加强日常饮食的营养, 此外, 护理人员须告知患者必须戒烟戒酒, 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进而更好地保护肠胃, 改善肠胃功能。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⑴ 临床疗效评价:①显效:患者的生理功能完全恢复, 生活能够自理。②有效:患者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 能进行一些简单活动。③无效:患者的病情未出现明显变化甚或加重。(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采用 Bathel(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对其进行认知能力检测; 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x̅± 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用百分率表示, 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 经SPSS组间对比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
2.2 两组干预前后SSS、BI评分对比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 SSS 评分和 BI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 研究组 SSS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 干预后, BI 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 且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 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干预前后SSS、BI评分对比( x̅± s; 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 两组护理后, 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增加,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 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45; x̅± s; 分)
2.4 两组干预后认知行为对比

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的汉字快速比较、心算、数字工作记忆及双字词认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4)。

表4 两组脑梗死患者干预后认知行为对比(n=45; x̅± s)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8%,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表5)。

表5 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 发病与脑部血管缺氧缺血有关[7]。治疗后患者的预后不理想, 大概有2/3的患者治疗后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 有1/5的患者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9], 甚至不能自理, 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10]。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康复功能得以锻炼、能够有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的可塑性[11, 15], 可使患者的认知、学习及记忆功能得以恢复[12]。因此,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同时, 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综合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对脑梗死患者在心理、术前及术后进行护理, 该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丰富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13], 还有助于保证患者的疗效, 减少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 本研究采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进行针对患者记忆功能的认知能力检测[14]。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 SSS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BI 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 且研究组SSS 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BI 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SS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SSS 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说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作用。BI 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 且研究组BI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 提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减轻患者家属的生活负担。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的汉字快速比较、心算、数字工作记忆及双字词认知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早期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采取 QLQ-C30量表[15]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 该量表从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 价, 其中, 量表的得分越高, 表示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结果显示, 与护理前相比, 两组护理后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增加, 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多种问题, 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 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Iwasaki Y, Mori K, Ito M,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of argyrophilic grain dementia in a cas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verting to dementia[J]. Rinshō Shinkeigaku, 2012, 52(9): 660-665. [本文引用:1]
[2] 张冬梅, 朱敏楠, 管文倩, . 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 1192-1193. [本文引用:1]
[3] Speiser Bernadette, Dutra-Brice Cynthia.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model for hybrid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J]. Dimensions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2014, 33(5): 262-274. [本文引用:1]
[4] 潘雪霞, 赵红, 徐瑞娥, .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1): 2049-2051. [本文引用:1]
[5] Aymen N. Naguib, Elisabeth Dewhirst, et al. Winch, et al. Pain management after comprehensive stage 2 repair for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J]. Pediatric Cardiology, 2013, 34(1): 52-58. [本文引用:1]
[6] 张清华, 徐丽霞, 林筱凤,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 93-94. [本文引用:1]
[7] 徐素华.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血压控制与自我管理行为、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1): 16-18. [本文引用:1]
[8] 吴雪婷. 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 当代医学, 2014, 26(15): 124-125. [本文引用:1]
[9] 梁锦玲, 彭欢欢, 潘少芬.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与实践, 2012, 13(1): 16-17. [本文引用:1]
[10] 韩玉兰, 翟玉馨, 郑玉芬, . 健康教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12): 2094-2096. [本文引用:1]
[11] 张亚兰.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12(1): 109-110. [本文引用:1]
[12] 李俊英.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6): 237-238. [本文引用:1]
[13] 吴欣. 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3(12): 369-370. [本文引用:1]
[14] Christina Camille Hudson, Susie Adams, Jana Lauderdale, et al. Cultural Express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Implications for U. S. Health Care Delivery Following 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Transcultral Nursing, 2016, 27(3): 286-301. [本文引用:1]
[15] 黄文莉. 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0): 560-562.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