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叶 荣,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下腰痛是较常见的一种军事训练伤病, 其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 目前尚不明确, 是长期困扰广大官兵健康的问题[1, 2]。南疆地区武警官兵任务重, 心理压力大, 下腰痛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本研究于2014-12至2015-09选取南疆地区武警官兵800名进行问卷调查, 以了解下腰痛的发生情况、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南疆某地区支队和某机动支队武警官兵800名, 均为男性, 其中某地区支队420名, 某机动支队380名。年龄18~32岁, 平均23.2岁; 军龄1~14年, 平均3.64年, 警衔由列兵到少校。
采用问卷调查法, 回顾调查对象在过去1个月内的下腰痛情况。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中文版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3] (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 RMDQ)。
1.2.1 基本情况调查表 自制调查表, 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军龄、单位、岗位(公勤岗位:通讯员、军械员、卫生员、驾驶员、炊事员; 作战岗位:特勤、特战, 驻村武工队; 其他岗位)、参战情况、过去1个月内发生腰痛情况、腰痛发作的频率(发作频率≤ 7次/周的定义为偶尔发作, 发作频率> 7次/周定义为经常发作, 持续性疼痛定义为持续发作[3])、既往慢性病情况。
1.2.2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由调查对象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分值越高, 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1~3分为轻度疼痛, 4~7 分为中度疼痛, 8~9分为重度疼痛, 10分为剧痛[3]。
1.2.3 中文版RMDQ量表 该量表共24项, 主要涉及下腰痛对行走、弯腰坐位、卧位、穿衣、睡眠、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3], 每项分值1分。总分1~2分为轻度功能障碍, 3~6分为中度功能障碍, 7~8分为重度功能障碍。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应用SPSSl6.0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P< 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问卷均有效回收。数据显示, 在过去1个月内出现下腰痛的官兵共270名, 其中地区支队113名, 患病率为26.9%; 机动支队157名, 患病率为37.3%, 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1.065, P< 0.05)。
不同岗位与下腰痛的关系见表1, 作战岗位患病率机动支队为46.2%, 明显高于地区支队36.5%,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而公勤岗位和其他岗位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表1)。
地区支队官兵下腰痛VAS得分为(2.86± 1.67)分, RMDQ得分为(2.50± 1.48)分, 轻、中、重度功能障碍比例分别为66.7%、31.2%、0.1%; 机动支队官兵下腰痛VAS得分为(2.96± 1.89)分, RMDQ为(2.47± 1.51)分, 轻、中、重度功能障碍比例分别为68.9%、29.5%、1.6%; 两个支队官兵VAS、RMD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下腰痛引起的功能障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机动支队下腰痛的患病率为37.3%, 高于解放军某高炮现役战士30.4%的患病率[4]。这与南疆地区勤务繁重密不可分。官兵全副武装时, 背负装备的重量达到20 kg左右, 腰背肌长期处于负重状态, 负荷累积导致局部软组织出现血供障碍, 出现下腰痛症状。调查中还发现, 患有下腰痛的官兵不少还存在前膝痛的症状, 这可能与官兵长期训练、执勤中负重跑跳过多有关[5]。
近年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在下腰痛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南疆地区官兵执行维稳任务标准高, 精神高度紧张, 加之训练、执勤任务艰巨, 官兵心理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中。文献[7]报道, 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个体的工作满意度降低, 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因此, 正确指导官兵处理好人际关系, 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对于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有效防治下腰痛有重要意义[8]。
3.3.1 健康教育 通过卫生课的宣讲, 让官兵明白下腰痛的危害, 合理安排训练、执勤, 劳逸结合, 避免长时间的单一科目训练, 执勤换班的时间要尽量缩短, 严禁带伤参训、参战。尽量减少因急性损伤不能及时治疗、休息而转为慢性损伤导致慢性下腰痛, 减少因下腰痛而导致的非战斗减员。
3.3.2 加强训练 文献[9]表明, 在新兵训练期间加强腰背肌锻炼使得新兵腰背肌肌力明显加强, 可以提高脊柱稳定性, 加强腰背肌肉韧带组织的韧性和抗疲劳性, 后期腰背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建议可以继续推广。文献[10]研究表明, 使用肌内效胶贴联合O’ Sullivan训练的方案在改善下腰痛的疼痛症状及功能改善方面, 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肌内效胶贴,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3.3.3 心理减压 社会心理因素在慢性下腰痛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6]。对执勤官兵采取心理减压和疏导, 对于预防和改善官兵慢性下腰痛具有积极意义。我部已在体系医院设心理科, 支队卫生队设专兼职心理咨询师, 班排、驻点均配有24 h心理咨询专线电话。官兵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可随时拨打心理专线进行咨询。体系医院和卫生队心理医师通过定期、不定期巡诊, 进行摸排筛查, 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
3.3.4 对症治疗 急性下腰痛主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 服用肌肉松弛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疗法, 配合理疗, 逐步恢复训练及工作。对于慢性下腰痛, 除了药物、理疗、康复等治疗外, 还需要长期的腰背肌及腹肌锻炼, 加强脊柱稳定性, 防止复发。在基层单位配置中频理疗仪、TDP烤灯等小型理疗康复器械是较好的选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