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 博,在读硕士。
双侧前庭病是双侧前庭功能低下甚至丧失, 以平衡失调和振动幻视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组疾病[1], 它由不同的原发疾病导致, 包括外周性及中枢性疾病[1, 2]。笔者对2016-01至2016-06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4例双侧前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3例患者符合《实用耳鼻喉科学》前庭神经炎诊断标准, 1例符合Dandy综合征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例(病例A、病例B), 女性2例(病例C、病例D)。年龄36~64岁, 平均50.75岁。发病诱因:病例A无明显诱因, 病例B患急性胃肠炎, 病例C发现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病例D患牙龈炎。
病例A、病例B表现为眩晕发作, 站立不稳, 伴恶心、呕吐。病例C、病例D表现为头晕发作, 站立不稳, 伴恶心、呕吐。其中病例B、病例C、病例D入院自发眼震阴性, 病例A入院时自发水平眼震(→ , Ⅱ 度), 入院第2天自发水平眼震(← , Ⅱ 度)。4例均无听力减退、耳闷堵感, 病例C眩晕发作时耳鸣, 眩晕停止耳鸣消失。
4例患者行VEMP检查, 病例B、C查cVEMP未引出, 提示前庭上、下神经均受累, 病例D不配合检查, 病例A查cVEMP阴性, 提示前庭上神经损害。双温试验4例均表现双侧前庭功能减弱, 其中病例C双侧冰水试验阳性, 病例B双温试验L(44℃)=2° /S, R(44℃)、L(30℃)、R(30℃)均为0° /S, CP=100%。3例头颅MRI未见异常, 1例因腰椎钢钉内固定未做核磁。1例行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未见异常。其他检查见表1。
病例A、B急性起病, 病程小于1周, 给予地塞米松10 mg滴斗入, 营养神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维生素B1、腺苷钴胺)、改善循环(前列地尔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等输液治疗。病例C不排除副瘤综合征, 请相关科室会诊, 并给与血塞通、前列地尔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治疗。病例D因既往脑梗死病史及入院初诊不排除前庭性偏头痛, 给予血塞通、醒脑静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等输液治疗并给与九味镇心颗粒、安脑丸、安脑片等中成药调节情绪等治疗。4例均常规口服敏使朗促进前庭功能恢复。入院期间及出院后均嘱咐前庭康复锻炼(前庭-眼反射、前庭-脊髓反射、头-眼协调)及平衡和步态练习, 具体康复教程由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单希征主任医师修订编撰, 旨在促进患者后期前庭功能恢复及代偿。
4例出院后分别随访1~6个月, 病例A、病例B前庭功能代偿可, 不影响日常生活, 病例D仍诉走路不稳, 恢复较差, 病例C失访。
本研究4例病例中病例A、病例B、病例D诊断双侧前庭神经炎, 病例C诊断为Dandy综合征。双侧前庭病的诊断依靠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前庭功能诊断试验。双侧前庭病发病率占平衡障碍患者的1%~2%[3]。据报道, 双侧前庭神经炎可能是双侧前庭功能同时低下, 也可见双侧前庭病先后出现[4]。
目前较多意见认为, 前庭神经炎病理基础为病毒性感染, 临床上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比较普遍, 但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支持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改善前庭神经炎预后[5]。故本组4例均未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由于皮质激素抗炎和促进前庭代偿的作用, 病例A、病例B(病程7 d内)给予激素壶入, 病例C、病例D(病程6个月以上)未给予激素治疗, 4例均给予止晕、止吐等对症治疗。由于本病较少见, 容易误诊, 如病例D曾考虑腔隙性脑梗死合并前庭性偏头痛, 病例B曾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 并行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等检查, 完善相关检查后均予以排除。
据报道, 前庭神经炎的恢复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 更长的恢复期也很常见。患者越早开始前庭康复锻炼, 功能恢复就越快, 越完全[6]。4例出院后均交代患者行前庭康复锻炼, 包括前庭-眼反射的眼动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的平衡训练[7]。4例随访1~6个月, 2例康复锻炼后效果较好, 但复查双温试验(水)前庭功能未恢复(1侧冷热水试验仍为0度), 1例效果较差, 1例失访。后期需进一步随访, 追踪患者康复锻炼恢复情况。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