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人工晶体行睫状沟植入术65例
尹源源1,2, 施玉英3
1.100035,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眼科
2.100026,北京华德眼科医院
3.100730,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作者简介:尹源源,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关键词: 三片式人工晶体; 一片式人工晶体; 睫状沟植入; 后囊破裂; 人工晶体脱位
中图分类号:R776.1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普及, 该术式已被较多医院应用于临床, 但常导致后囊破裂。对此, 在有足够囊袋支撑的情况下, 首选人工晶体直接植入睫状沟进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5-12北京华德眼科医院65例白内障患者术中发生后囊破裂, 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 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96例,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资料(除外后极型白内障), 65例术中发生后囊破裂且残余有足够囊袋支撑, 进行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按所选定人工晶体种类将其分为两组, A组(一片式组)34例, 植入一片式AcrySof 人工晶体(AICON), 男20例, 女14例, 平均67.6岁; Ⅱ ~Ⅲ 级核27例, Ⅳ 级核6例, Ⅴ 级核1例, 23例眼轴长度21.00~25.00 mm, 11例25.01~26.50 mm。B组(三片式组)31例, 植入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 其中男16例, 女15例, 平均66.8岁; Ⅱ ~Ⅲ 级核22例, Ⅳ 级核7例, V级核2例, 21例眼轴长度21.00~25.00 mm, 10例25.01~26.50 mm。

1.2方法

术中出现后囊破裂不伴下方悬韧带离断, 向裂口周边注入黏弹剂, 手动或者玻璃体切割方式切除切口处及破口周边牵拉的玻璃体, 向虹膜下注入黏弹剂, 撑开睫状沟, 在残余前后囊足以支撑人工晶体的状态下, 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自侧切口向前房内注入卡巴胆碱缩瞳, 切除残余玻璃体牵拉至瞳孔正圆。其中, B组在前囊口足够情况下, 将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行囊袋夹持。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3个月、1年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 裂隙灯观察人工晶体的位置稳定性、色素脱失, 术后3个月和1年通过综合验光检查术眼屈光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绝对数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色素脱失: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 A组有2例(5.8%)出现色素颗粒脱失, 并附着于人工晶体表面; B组均正常。随访1年, A组共有9例(26.5%)发生不同程度色素脱失, 其中8例(23.5%)为不同程度人工晶体表面色素颗粒沉积, 1例(2.9%)眼压高后确诊为色素性青光眼。B组仅2例(6.5%)出现人工晶体表面色素颗粒沉积, 无色素性青光眼发生。在色素脱失发生率方面, B组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人工晶体移位:术后3个月A组有1例(2.9%)出现人工晶体日落征。随访1年, A组共有8例(23.5%)发生不同程度人工晶体移位, 其中2例(5.8%)人工晶体完全脱位至玻璃体腔, 6例(17.6%)发生人工晶体日落征。B组无人工晶体移位。B组在人工晶体移位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屈光:术后3个月和1年, 两组患者均术后球径屈光较术前预留度数增加了-0.5 D~1.0 D, 屈光变化上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逐步向屈光性手术的要求靠拢, 从切口大小的控制到人工晶体的选择, 每一步都对手术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后囊破裂且有足够残余囊袋支撑时, 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操作简便, 对眼内尤其是后节结构的骚扰少, 可减少组织损伤。临床上对于使用不同类型人工晶体在植入睫状沟后效果有无差异的相关报道较少。

本研究选取的一片式AcrySof 人工晶体(AICON)和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 其光学面均为相同的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 但其晶体襻的材质及夹角、末端设计均有不同。普通的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晶体襻为PMMA材质, 质地较硬。有研究指出, 三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脚襻的抗压缩力接近于一片式丙烯酸酯IOL的7倍[1], 具有更好地支撑性, 且不易发生位移。本研究结果发现, 正常眼轴患者睫状沟直径(11.1± 0.5) mm。而B组所使用的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整体直径为12.5 mm, 完全展开后能较好地支撑在睫状沟。A组的一片式AcrySof 人工晶体(AICON)晶体为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 襻较软, 其光滑的后边缘和黏性表面减少了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迁移, 同时, 在后襻植入囊袋时, 不会刺激到睫状体, 患者无不适感, 当行睫状沟植入时, 易向下移位导致人工晶体偏心, 产生“ 日落征” [2, 3, 4, 5]。本研究随访1年, A组共有8例(23.5%)发生不同程度人工晶体移位, 其中2例(5.8%)人工晶体完全脱位至玻璃体腔, 6例(17.6%)发生人工晶体日落征。B组无人工晶体移位。B组在人工晶体移位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对于眼轴长、前房深的患者睫状沟直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有研究证明, 等效球镜度数均值为(10.50± 3.25)D, 平均前房深度为(3.14± 0.35)mm, 睫状沟直径为(12.31± 0.61)mm[6], 已经大于三片式折叠晶体完全展开时的直径, 人工晶体不能支撑在睫状沟。可见遇到此类眼轴长、前房深的患者, 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行睫状沟植入仍是不安全的。

目前, 临床采用的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的光学面与晶体襻之间均有5° 夹角, 在前囊口允许的情况下更易行囊袋夹持操作, 可增加人工晶体的稳定性[7]。与无夹角的一片式折叠人工晶体对比, 植入睫状沟后使人工晶体的光学面离虹膜距离较远, 减少了光学面与虹膜后表面间的摩擦, 尽可能地降低了色素的脱失, 减少了色素性青光眼的发生[8]。Burke等[9]也曾报道, 一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行睫状沟植入均有不同程度色素脱失或色素性青光眼出现, 而三片式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仅7.1%的病例出现此类并发症。本研究发现, 随访1年B组使用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仅2例(6.5%)出现人工晶体表面色素颗粒沉积, 且HOYA晶体襻末端直径仅为0.22 mm, 明显低于A组的9例, 结果证明减少与睫状沟的接触面积, 更能减少色素的脱失。

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后解剖位置前移, 术后屈光度也较术前所预留的度数发生改变, 本研究术后屈光度增加-0.5~-1.0 D, 且A组与B组无明显差别。有学者发现, 人工晶体预留度数会根据测量的眼轴有所不同, 对于眼轴长为18 ~25 mm者, 植入睫状沟的人工晶体预留度数应该增加-1.0 D; 对于眼轴长> 25 mm者, 则人工晶体预留度数应该增加-1.5~-2.0 D[10]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当正常眼轴长度的白内障患者行手术过程中需行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时, 三片式YA-BB 人工晶体(HOYA)较一片式AcrySof 人工晶体(AICON)在术后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 且发生色素性青光眼的机会更低, 是后囊破裂时值入人工晶体较好选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Salolanha M J, Benjamin L, Patel C K. Postopercitive rotation of a 3-pioce loop-laptic acrylic intraocnlar lens[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9, 35(10): 1751-1755. [本文引用:1]
[2] Dick B, Schwenn O, Stoffelns B, et al. Late dislocation of a plate haptic silicone lens into the vitreous body after Nd: YAG capsulotomy. A case report[J]. Ophthalmology, 1998, 95(3): 181-185. [本文引用:1]
[3] 许银霞, 王胜良, 王巧玲, . 人工晶体脱位原因分析及手术疗效[J]. 第三军医大学报, 2016, 38(5): 527-530. [本文引用:1]
[4] 马建黎;臧新莲. 白内障非正常条件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5): 477-480. [本文引用:1]
[5] 马化文, 罗灵, 高薇, . 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及旋转稳定性[J]. 武警医学, 2015, 26(1): 64-67. [本文引用:1]
[6] 李德姣, 王宁利, 牟大鹏. 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对人眼睫状沟距离及前房直径的测量[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29(10): 918-921. [本文引用:1]
[7] 郝燕生. 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时后房型人工晶体前囊夹持固定术[J]. 中华实用眼科杂志, 2001, 19(8): 620-621. [本文引用:1]
[8] Nick Mamalis M D. Sulcus placement of single-piece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es[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9, 35(8): 1327-1328. [本文引用:1]
[9] Burke T R, Benjamin L. Sulcus-fixate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themanagement of negative dysphotopsia[J]. Internatinal Ophthalmology, 2015, 35(5): 679-684. [本文引用:1]
[10] Dubey R, Birchall W, Grigg J. Improved refractive outcome for ciliary sulcus-implanted intraocular lenses[J]. Ophthalmology, 2012, 119(3): 261-26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