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自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冯慧萍1, 陈建俏2, 高艳红1, 郑艳芳1, 杨玉兰1, 徐丽丽3, 郝婉婷1, 梁秀丽1
1.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科
2.100029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100013 北京,中国TA协会
通讯作者:梁秀丽,E-mail: liangxiuli66@sina.cn

作者简介:冯慧萍,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关键词: TA理论; 临床护士; 自我状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6

当今医疗行业竞争激烈, 从业人员压力巨大, 尤其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 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日益提高, 造成护士的负性情绪增多[1], 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应用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 通过调查某三甲医院700名临床护士自我状态的现状, 分析不同群体临床护士自我状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索促进护士实现心理成长和提高人际沟通技能的有效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武警总医院临床护士700名, 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 回收692份, 回收率为98.86%。692名护士平均年龄25.97岁, 男20名, 女672名; 待岗59名, 护士348名, 护师269名, 主管护师12名, 副主任护师4名。

1.2 测评方法

采用文献[2]编制的由40个题目组成的自我状态分析调查表进行调查, 该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 分别测量控制型父母、养育型父母、成人、自由型儿童、适应型儿童五种自我状态。每部分10道题目, 有是、中、否三个选项, 对应的分值分别为2, 1, 0。将护士的五种自我状态得分进行统计分析, 从人口学指标对护士群体的自我状态进行统计分析, 以婚姻状态、学历、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受过心理培训、不同轮班方式之间作为分组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 对护士样本的三种自我状态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法及独立样本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五种自我状态概况

将护士的五种自我状态得分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分值从高到低五种自我状态人数依次为:养育型父母194名(28%), 成人自我状态138名(20%), 自由型儿童131名(19%), 控制型父母125名(18%), 适应型儿童104名(15%)。

2.2 自我状态的人口学差异

已婚护士(11.51± 2.89)的控制型父母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护士 (10.93± 2.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本科学历(13.39± 3.21)的护士成人自我状态得分高于专科学历(12.74± 3.28)的护士; 独生子女护士(13.30± 3.05)的自由型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护士(12.18± 3.16); 受过心理培训的护士(13.53± 3.47)成人自我状态得分高于未受过心理培训的护士(12.75± 3.1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班责任班护士的控制型父母(11.50± 2.60)和养育型父母得分(17.52± 2.82)均显著高于白班非责任班和夜班。

3 讨 论

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是一种人格理论, 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组织内的人际沟通等方向[3]。伯恩对自我状态的定义是一种信念与感觉一致的系统, 通过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出来[4]。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 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5]。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两种, 即适应型和自由型。父母自我状态也分为两种, 即养育型和控制型。

每个人的五个自我状态结构都是不同的, 因而每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不同, 沟通风格不同。抽象地看五种自我状态, 没有好坏之分, 因为每一种自我状态都有其适应性, 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 五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 在护理工作中, 护士需要发挥自己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约束患者遵守医院的规定, 同时, 又要发挥自己的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安抚患者的情绪, 面对复杂的情况, 需要成人自我状态快速应对, 也需要用自由儿童自我状态舒缓自己的压力, 适应儿童状态执行上级的安排。钟萍[6]提出护理人员应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儿童状态及敏锐地觉察到患者的儿童状态, 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发生冲突的情况。笔者工作实践中, 将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与成人自我状态分值偏高的护士安排到办公班, 以达到护患、医护、护护及探视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 及时有效的协助各班处理医嘱, 督导各班准确执行医嘱; 而控制性父母与成人自我状态分值偏高的护士则给予安排保障班, 并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内质量监控, 发现问题敢于及时提出问题并给予指导纠正, 使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循环,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 此类型护士与友邻科室和其他辅助科室间的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儿童型自我状态的护士; 对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与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及成人自我状态分值均相对偏高的护士, 给予安排责任班; 养育型父母与自由型儿童分值偏高的护士安排夜班。

所以, 在充分了解五种自我状态之后, 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正确的自我状态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同时, 安排不同自我状态的护士在恰当的岗位上, 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我们能看到, 护士经过心理培训后, 能表现出更多的成人自我状态, 能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然而, 临床护理领域关于自我状态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7], 缺乏针对护士群体自我状态特征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初步分析护士群体自我状态的特征, 为自我状态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证支持,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下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高巧珍, 杨丽华, 潘云芳, . 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J]. 当代护士, 2010, 12(6): 100-102. [本文引用:1]
[2] Donald L, Rick H, Allan P. Factor Analysis of the Ego State Questionnaire[J]. Transa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2002, 32: 25-26. [本文引用:1]
[3] 杨眉. 人际沟通分析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5. [本文引用:1]
[4] Berne E. Trans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 [J].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1: 11-12. [本文引用:1]
[5] 杨眉. 人际沟通分析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 15-16. [本文引用:1]
[6] 钟萍. 利用PAC人格理论提高护理人员人格水平[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9(3): 27-29. [本文引用:1]
[7] 李彩宏, 郑萍, 姚秋丽. 自我状态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2, 26(11): 3080-308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