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130例
朱丽波
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作者简介:朱丽波,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静脉留置针; 意外脱管
中图分类号:R471.2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护理观念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护理观念。是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审慎、明智地将科研理论、临床经验与患者意愿相结合, 已经成为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与传统护理不同,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 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逐渐代替常规护理[2]。我院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预防意外脱管, 取得了良好效果,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并且降低了意外脱管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5-01至2015-05的260例住院患儿, 均符合以下条件:(1)胎龄为37+5周; (2)出生体重25003000 g; (3)日龄为(7+5)d, 男女不限; (4)260例患儿均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 (5)两组患儿的情况良好, 生命体征平稳, 均排除先天性心脑疾病、头颅皮下血肿、急产或使用产钳、重症肝肾功能障碍和严重血管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均取得患儿家长同意,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常规护理

对照组130例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使用常规的高举平台法对留置针进行固定, 敷贴如有卷边、污染等及时更换, 对烦躁、多动的患儿进行必要的制动减少意外脱管的可能。

1.3 循证护理

1.3.1 确定问题 新生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 以及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意外脱管的原因有哪些, 应该采取哪些干预措施避免和减少其发生?

1.3.2 成立循证小组 成立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指导, 由责任护理组长、质量控制组成员和责任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 成员均经过循证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 循证护理小组通过计算机检索关键词、查阅文献等方法, 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找出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和意外脱管的发生原因, 寻找并制定出相应预防措施[3] , 并将所获得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愿望与需求相结合, 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

1.3.3 循证问题 (1)患者因素:由于新生儿的敏感性和心理特点的原因在配合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增加了穿刺过程中的困难。此外由于新生儿生理等方面的特点, 血管条件存在很大的未知因素, 对血管的评估不到位, 容易造成穿刺失败。(2)导管因素:留置针的材质、型号以及置管方式均可能导致穿刺失败和意外脱管。(3)护理因素:护士在穿刺前对患儿配合程度评估不到位, 对躁动患儿未起到及时约束和固定; 对血管条件评估不全面, 选择的血管对穿刺技术起到制约作用, 无法顺利完成穿刺和留置的整个过程; 此外护士的穿刺手法和固定手法培训不到位, 造成无法长时间留置[4]

1.3.4 循证支持 (1)血管部位选择不当:选择四肢部位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由于四肢的活动度较大, 不易于固定, 且敷贴容易卷边和污染增加了脱管的几率。检索相关文献, 总结相关结果及护理方法:在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延长保留时间方面, 合理选择血管显得尤为重要。尽量避开关节处和四肢部位的血管, 胎龄大、体重较重的患儿应选择头皮静脉, 尤其是颞浅静脉, 其临床位置易固定, 直径较粗, 部位平坦, 易于穿刺。并可同时使用一次性网帽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 操作简单, 固定牢靠, 便于观察, 不影响使用[5]; (2)固定方法的不当:新生儿的四肢体表面积较小, 无法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增加了脱管的几率。检索相关文献, 总结相关结果及护理方法:在选择头皮静脉的前提下使用高举平台的固定方法将管道紧密的固定在胶布上, 未直接接触皮肤, 且固定在皮肤上的胶布面积大, 平面粘贴, 固定牢靠, 不易脱落, 并且胶布粘贴美观, 不会出现粘贴多条胶布的现象[6]; (3)留置针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新生儿四肢被包被覆盖, 留置在四肢的静脉留置针不易维护和观察, 无法及时对发生并发症的血管进行护理和关于, 增加了意外脱管和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检索相关文献, 总结相关结果及护理方法, 头皮静脉留置针便于观察, 可以及时发现静脉炎和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 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干预和维护, 降低拔管的可能性。在封管时便于操作, 可有效的使用脉冲式封管和正压式封管这两种封管方法。此外对于污染和卷边的敷贴, 可以做到及时观察, 便于更换和维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管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明显增多,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0.23, P< 0.05), 观察组意外脱管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0.42, P< 0.05)。

表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情况比较(n=130; %)
2 讨 论

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方法, 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具有预防性作用, 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循证护理不仅充分发挥了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也考虑到了患者的想法和要求, 加上科学的临床护理研究, 使其适应了现代医疗的发展, 保障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通过循证方式科学采取护理措施, 体现了医院充分为患者考虑, 尽量满足患者需求, 并计划达到最佳的护理疗效的目的, 既降低了治疗成本, 也缓解了医患关系, 使患者依从性得到增强[4]

本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和检索相关文献, 总结护理方法, 将对照组所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干预, 并加以循证分析, 使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了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的选择、固定方法的解析以及维护等方面做出了有指导性的护理方案, 供科室护理人员学习采纳。本组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100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例,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结果表明, 循证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管, 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减少了静脉穿刺技术对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和伤害,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循证护理加重了对患者感受的关注, 并根据治疗结果和临床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完善而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护理方案, 使护理效果大大增强, 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8]。因此, 医护人员要充分善于观察与思考, 找到有利的临床证据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获得最佳的疗效。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 能够有效缓解决临床当中的一些问题, 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医护人员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 努力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护理方式。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丽, 王爱华. 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 2014, 9(27): 304-305. [本文引用:1]
[2] 蒋志娟, 邓远美, 高滨洋. 教师在循证护理教育实践中作用的研究[J]. 齐鲁护理杂, 2008, 14(13): 95-96 . [本文引用:1]
[3] 谷勤华, 许相华.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2(2): 89-90. [本文引用:1]
[4] 刘丽. 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研究[J]. 临床医学, 2015, 3(9): 126-127. [本文引用:2]
[5] 张兴菊.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1): 146. [本文引用:1]
[6] 王明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 199-200. [本文引用:1]
[7] 严颖, 胡翠兰. 一次性弹力网状头套固定静脉留置针的巧用[J]. 当代护士, 2013, 3(14): 186-187. [本文引用:1]
[8] 钟守平. 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浅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 2015, 4(12): 101-10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