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费连凤,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去污区是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 为污染区域[1]。其微生物等生物危害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医务人员经常近距离接触含有生物性污染的器械物品和清洗用水污染眼、口、鼻黏膜及皮肤[2, 3], 更容易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致伤, 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4]。因此, 做好对去污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近年来, 有文献分析报告CSSD去污区已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区域, 相关职业防护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 作者针对CSSD去污区职业防护作一综述, 旨在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提供可参考的职业防护措施与方法。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或者被医疗锐器刺破皮肤的状况[ 5] 。CSSD去污区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
CSSD去污区医务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 在进行手工清洗中存在着锐器伤, 仪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电器插头、插座漏电及电离辐射等职业暴露。陶华和贵艳玲[6]调查表明, CSSD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中, 受锐器伤的比例最高, 特别是穿刺针刺伤及处理手术器械所受的损伤最多。马怀丽[7]认为, 工作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烘干机、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等清洗消毒设备。文献[8]报道, 根据我国制定的工业区噪声标准55~ 60 dB, 消毒供应中心大中小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强度已经超出了标准范围, 医务人员长时间在噪声中工作, 易出现不安、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类现象。另外, 环境空气消毒使用紫外线灯辐射时, 若操作不当, 易造成眼、皮肤会引起灼伤、红斑、眼角膜炎、皮肤过敏[9]。
清洗污染器械时, 需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清洗剂、润滑剂、酒精、酸化水等, 由于上述制剂都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 防护不到位易引起人体呼吸道、皮肤黏膜、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是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
微生物气溶胶是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田桂登等[10]认为, 处理器械时需手工分类, 要直接接触污染器械上的血液、脂肪、体液、人体分泌物, 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这势必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风险。例如机械超声清洗机运行中、借助毛刷手工清洗操作以及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等等操作, 都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气溶胶, 若医务人员防护不当, 极易吸入造成危害; 杨旭东等[11]报道, 某些二级医院CSSD建筑布局不合理, 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使得去污区病原微生物浓度不能迅速降低, 易造成CSSD职业暴露。
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殊性, 去污区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 常处于站立或弯腰状态等, 长时间被迫体位过久等极易造成肌肉、关节损伤、下肢静脉曲张、腰部劳损等慢性病[12]。另外, 大量流通的手术器械其种类、规格、功能繁杂各异, 尤其是精密器械需要操作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 在长期处于劳动强度大、节奏快, 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极易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疾病。
由于去污区工作人员, 医学背景、文化程度不同, 尤其是工人承担去污区清洗岗位[13], 对职业暴露认知模糊, 职业防护依从性和自律意识淡薄。因而, 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 去污区医务人员仅仅掌握器械的清洗技术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是不够的, 还要不断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加强学习院内感染知识及自我防护知识, 做好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的培训, 提高个人防护技能[14, 15]。
按照《WS310.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以下称《规范》)要求, 医务人员进入去污区要戴圆帽、戴口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戴双层手套、穿专用鞋、进行清洗操作时戴护目镜或面罩。因此,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完善去污区岗位操作规程、污染物品处理流程等各项制度是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16]。
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制度等内容要纳入专项质控, 质控员要做好巡查, 护士长定期督查及考核, 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及防护不到位的行为予以纠正。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行为进行现场指导督查, 从而提高个人防护的执行力[17]。张以梅等[18]认为, 职业安全措施要针对各级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 每年进行消毒隔离的培训不低于6学时, 通过培训、监督、考核可以提高去污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 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规范标准操作, 戴双层手套并及时更换破损手套; 穿防护鞋是减少利器伤的重要防护措施。刘敏等[19]研究表明, 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的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减少50%以上; 处理针头锐器时, 需用止血钳等辅助工具以防针刺伤; 增加室内照明度, 改善工作环境, 保证光线充足[20] ; 使用利器盒, 加强医疗垃圾的分类, 强调双向防护, 避免锐器伤的发生[21]。
完善设备管理,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 减少噪音的产生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工作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人员实行定期换岗[22], 上岗佩戴防噪声耳罩, 创建安全环境可安装隔音和消音的防护设备, 以减少噪音对医务人员的影响。设备严格安全操作按设备说明书执行操作, 地面保持干燥, 工作台台面铺防静电材料[23]; 紫外线使用后及时关闭, 开关放在室外[24], 科学管理正确使用防护工具是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配置和使用化学制剂要现配现用, 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浸泡器械时, 要加盖密闭, 减少挥发; 掌握消毒剂、多酶清洗剂、除垢剂、除锈剂等的性能、使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不良反应, 能够减少化学制剂对人体的伤害。
使用机械超声清洗机时要注意密闭; 手工清洗操作器械应保持在清洁剂液面下或流动水中冲洗, 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按照《规范》要求, 改进去污区建筑布局, 符合去污区换气次数达到每小时10次; 保持空气清新, 以减少对人体的损害[25]。
实行健康体检制度, 建立医务人员健康档案, 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实施职业暴露登记制度,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报告感染控制科, 以进行预防指导, 随访咨询和健康评估。实行定期休假制度, 从事特殊岗位的人员每年应强制性休假以远离职业危害, 保护身体健康。重视自身调整不良控制情绪, 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26] 。
综上所述, CSSD去污区是临床各种污染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重要场所, 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 做好去污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余金泉等[27]认为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培训, 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重视从预防入手,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掌握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的技能, 提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 做好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将职业暴露降低到最低限度, 确保去污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