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红, 王金河, 全昌斌, 田梅, 袁小东, 时文伟. 化疗性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J]. 武警医学, 2017,28(3): 292-294
Permissions
Copyright©2017, 《武警医学》编辑部
化疗性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
李红1, 王金河2, 全昌斌1, 田梅1, 袁小东1, 时文伟1
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1.放射科,2.结核科
通讯作者:王金河,E-mail:lhongqq@sina.com

作者简介:李 红,硕士,副主任医师。

关键词: 化疗; CT; 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589.2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全身化疗后行CT检查, 发现肝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笔者通过分析2012-02至2016-04明确诊断恶性肿瘤患者200例化疗前后肝脏的CT影像变化, 探讨CT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性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 男112例, 女88例; 年龄22~85岁, 平均56.5岁; 肺癌128例, 乳腺癌44例, 淋巴瘤18例, 卵巢癌16例, 结肠癌5例。所有患者均有化疗前、后完整肝脏CT扫描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 化疗前均无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

1.2 观察指标和诊断依据

化疗前和化疗第四个疗程完成后患者的肝脏CT影像和肝功能(ALT、AST)指标。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学组2006年2月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组[1]:即0.7> 肝/脾CT比值≤ 1为轻度组; 0.5> 肝/脾CT比值≤ 0.7为中度组; 肝/脾CT≤ 0.5为重度组。

1.3 检查方法和数据采集

采用日本东芝公司320排CT扫描仪(Aquilion ONE)进行容积扫描, 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肋弓下缘。窗宽250 Hu, 窗位40 Hu。由两位有经验的高年职住院医师进行肝脾平均CT值测量, 并计算肝/脾CT值比值, 避开肝内管道系统及肝脏边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 对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肝脏平均CT值及肝/脾CT比值采用表示,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 临床化疗前肝脏CT扫描均无脂肪肝表现, 肝脏平均CT值63.5 Hu(60.8~66.2 Hu), 肝/脾CT值比值均> 1(1.12~1.34)。化疗第4个疗程后CT扫描, 189例出现脂肪肝(图1, 2), 肝脏平均CT值32.6 Hu(10.8~42.7 Hu), 肝/脾CT值比值均< 1(0.32~0.95), 轻度28例(肝/脾CT值比值0.72~0.95), 中度125例(肝/脾CT值比值0.53~0.69), 重度47例(肝/脾CT值比值0.32~0.48)。化疗前及化疗第四个疗程后肝脏CT值及肝脏/脾脏CT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图1
  • Figure Option
    ViewDownloadNew Window
图1 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四周期结束后CT平扫图片
A.显示化疗前肝脏密度均匀, 平均CT值55 Hu, 脾脏CT值46 Hu, 肝/脾CT值比值1.20, 大于1; B.显示化疗四周期结束后肝脏密度明显减低, 平均CT值23 Hu, 肝/脾CT值比值0.50, 小于1

实验室检查化疗前ALT、AST均在正常范围。化疗后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在化疗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2 讨 论

脂肪肝是肝脏的一种常见病, 是肝脏脂肪代谢异常致肝细胞和(或肝组织)脂肪变性、脂肪浸润。一般分轻、中和重度, 脂肪肝发病机制较复杂, 其诱发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毒物、药物性损害等[2, 3, 4, 5]。本组189例脂肪肝均为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所致。化疗药物引起脂肪肝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文献报道与化疗药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或代谢时破坏、干扰正常代谢过程有关, 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无关[6, 7]。

目前, CT和超声检查为脂肪肝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CT诊断脂肪肝主要是通过测量肝脏和脾脏CT值来进行诊断[8, 9, 10]。Piekarski等 [11]研究发现, 肝脏CT值的高低与脂肪沉积量呈负相关, 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 肝CT值越低, 根据肝CT值降低程度可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本组病例在化疗前及化疗四周期后进行肝脏CT扫描, 189例肝脏实质密度出现不同程度均一或不均一减低, 根据诊断标准诊断为脂肪肝。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照化疗前后肝脏密度改变可以确定脂肪肝是化疗导致的, 以此指导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肝脏脂肪性变的发生, 使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逆转, 防范化疗药进一步对肝脏的损害, 对肿瘤患者进一步化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患者同时患有影响肝脏实质密度的疾病如肝脏铁质沉积症、肝糖原贮积症等会影响脂肪肝的判断, 临床工作中应加以考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文献列表
  • 原文顺序
  • 文献年度倒序
  •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3): 161-163. [本文引用:1]
[2] 王林, 陈小凤. 脂肪肝与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 四川医学, 2012, 33(1): 38-40. [本文引用:1]
[3] 李小平, 符君, 王建六, 等. 卵巢癌化疗与脂肪肝的关系: 附3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3): 217-219. [本文引用:1]
[4] 李晓阳, 李全东, 胡文俭. 化疗后脂肪肝形成与药物性肝损害关系的研究[J]. 河北医药, 2010, 32(9): 1078-1079. [本文引用:1]
[5] 袁媛, 刘瑜, 谢欣哲. 乳腺癌经西药治疗所致脂肪肝临床特征及中医症候分析[J]. 中医学报, 2015, 209(30): 1402-1404. [本文引用:1]
[6] 裴强, 王晓素, 王宪波, 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 24(4): 304-306. [本文引用:1]
[7] 张占利, 肖钢, 申晋昌, 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局限性脂肪肝原因探讨及影像学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9): 1340-1343. [本文引用:1]
[8] 翟文利. 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40例超声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35(11): 8725-8726. [本文引用:1]
[9] 于湛, 高剑波, 苏静. 乳腺癌53例术后化疗致脂肪肝的CT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33): 8239-8240. [本文引用:1]
[10] Size Wu, Rong Tu, Ruixia Nan, et al. Impact of variations in fatty liver on sonographic detection of focal hepatic lesions originally identified by CT[J]. Ultra sonography, 2016, 35(1): 39-46. [本文引用:1]
[11] Piekarski J, Coldberg H I, Royal S A, et al. Difference between liver and spleen CT numbers in the normal adult: its usefulness in predicting the presence of diffuse liver disease[J]. Radiology, 1980, 137(3): 727-729. [本文引用:1]
1
2006
0.0
0.0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3): 161-163.
近10年来,随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和自然史认识的持续加深、诊断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取得了巨大进展。2012年,美国肝病学会、胃肠病学院和胃肠病学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明确了大量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文章对指南中重点结论进行归纳,并与现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指南进行比较,以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的规范化。
...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学组2006年2月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组[1]:即0 ...
1
2012
0.0
0.0
王林, 陈小凤. 脂肪肝与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 四川医学, 2012, 33(1): 38-40.
摘 要: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896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的受检者,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体重指数的划分,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①本次体检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1.42%,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4倍,不同性别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显著;脂肪肝患者中伴发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5.93%、42.16%,非脂肪肝患者中检出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1.61%、5.78%,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的患病率,而非脂肪肝受检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检出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的受检者中,体重超过正常体重范围的患者分别是正常体重人数的2.7倍及0.25倍。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中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男性是脂肪肝的主要好发人群;②脂肪肝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高血压及糖尿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③脂肪肝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较高血压更密切;④体重指数与脂肪肝具有显著相关性。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注意肥胖的控制,还应注意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 一般分轻、中和重度,脂肪肝发病机制较复杂,其诱发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毒物、药物性损害等[2,3,4,5] ...
1
2009
0.0
0.0
李小平, 符君, 王建六, 等. 卵巢癌化疗与脂肪肝的关系: 附3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3): 217-219.
... 一般分轻、中和重度,脂肪肝发病机制较复杂,其诱发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毒物、药物性损害等[2,3,4,5] ...
1
2010
0.0
0.0
李晓阳, 李全东, 胡文俭. 化疗后脂肪肝形成与药物性肝损害关系的研究[J]. 河北医药, 2010, 32(9): 1078-107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脂肪肝与药物性肝损害的关系。方法分析15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背景下、临床化疗前后患者肝脏CT表现及实验室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病例资料采集时段:第一步在化疗前,第二步在化疗第3疗程完成后。入选条件:本组病例分别具有化疗前、后完整的肝脏CT扫描资料和实验室肝功能试验资料,化疗前肝脏CT和(或)实验室肝功能指标异常者本组除外。结果化疗第3疗程完成后:本组中150例中145例CT扫描诊断为脂肪肝,化疗前后CT表现差异显著(P0.05);本组150例实验室肝功能试验指标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升高。化疗前后实验室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脂肪肝提示药物性肝损害。
... 一般分轻、中和重度,脂肪肝发病机制较复杂,其诱发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毒物、药物性损害等[2,3,4,5] ...
1
2015
0.0
0.0
袁媛, 刘瑜, 谢欣哲. 乳腺癌经西药治疗所致脂肪肝临床特征及中医症候分析[J]. 中医学报, 2015, 209(30): 1402-1404.
... 一般分轻、中和重度,脂肪肝发病机制较复杂,其诱发因素主要有肥胖、长期大量饮酒、糖尿病、高血脂、营养不良、毒物、药物性损害等[2,3,4,5] ...
1
2008
0.0
0.0
... 化疗药物引起脂肪肝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与化疗药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或代谢时破坏、干扰正常代谢过程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无关[6,7] ...
1
0.0
0.0
张占利, 肖钢, 申晋昌, 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局限性脂肪肝原因探讨及影像学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9): 1340-1343.
目的 分析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后局限性脂肪肝影像学特征.方法 4例肝癌患者术前均经超声、CT检查确定无脂肪肝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进行超声、CT检查并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检测脂肪肝情况.结果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CT、B超显示肝右下叶局限性低密度区其内可见密度较高肝静脉影像,增强后病变区强化不明显,动脉走行自然.腹部超声显示呈细腻回声增强兼后部回声衰减;血管造影显示右下叶肝动脉走行自然,动脉期未见血管增粗、迂曲或抱球征象,实质期也末见肿瘤染色现象.病理证实为肝脂肪变性.结论 了解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并发局限性脂肪肝原因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肝癌的介入治疗.
... 化疗药物引起脂肪肝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与化疗药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或代谢时破坏、干扰正常代谢过程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无关[6,7] ...
1
2011
0.0
0.0
翟文利. 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40例超声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35(11): 8725-8726.
本文对我院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 全组4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为女性,均已婚.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8岁.TNM分期:T0 3例,T1 9例,T2 18例,T3 7例,T4 3例.1.2 方法 本组均在发现乳腺癌后即进行包括肝脏超声检查在内的全身检查,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脏结构;同时也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
... 目前,CT和超声检查为脂肪肝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CT诊断脂肪肝主要是通过测量肝脏和脾脏CT值来进行诊断[8,9,10] ...
1
2008
0.0
0.0
于湛, 高剑波, 苏静. 乳腺癌53例术后化疗致脂肪肝的CT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33): 8239-824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其肝脏的CT改变.方法:对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应用CT观察其化疗前后肝脏的改变.结果:53例乳腺癌患者经化疗后CT诊断51例出现脂肪肝.结论:CT检查对乳腺癌化疗致脂肪肝准确度高,定量效果好.
... 目前,CT和超声检查为脂肪肝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CT诊断脂肪肝主要是通过测量肝脏和脾脏CT值来进行诊断[8,9,10] ...
1
2016
0.0
0.0
... 目前,CT和超声检查为脂肪肝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CT诊断脂肪肝主要是通过测量肝脏和脾脏CT值来进行诊断[8,9,10] ...
1
1980
0.0
0.0
... Piekarski等 [11]研究发现,肝脏CT值的高低与脂肪沉积量呈负相关,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肝CT值越低,根据肝CT值降低程度可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 ...
化疗性脂肪肝的CT诊断价值
[李红1, 王金河2, 全昌斌1, 田梅1, 袁小东1, 时文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