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患者的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6至2016-01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的109例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肌群(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和下肢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应用便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FET3测定肌力,采用单腿站立测试(one leg standing test, OLS),计时直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功能性步态测试(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 FGA) 测定下肢功能。结果干预后,双下肢肌力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患者的OLS [左侧(3.42±1.84)s,右侧(3.23±1.82)s] 较干预前延长,而TUGT[(12.20±7.30)s]较干预前缩短,BBS [(49.52±27.17)分]和FGA [(17.91±9.86)分]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性肌少症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状态。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nutri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exercise and Vit D in treating sarcopenia.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e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strength of iliopsoas, quadriceps, hamstrings and tibialisanterior, and their scores of One Leg Stranding Test Berg Balance Scale, 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 and Timed Up and Go Test were analyzed after six months of treatment.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lower extremity muscle strength ( P< 0.05), but patients’ OLS [(3.42±1.84) s in the left side, and (3.23±1.82) s in the right side] was extended, TUGT[(12.20±7.30) s] was shortened, BBS [(49.52±27.17) score] and FGA [(17.91±9.86)score] were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Conclusions Clinical therapy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physical function in lower extremities in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与老年性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肌少症会使老年人的住院率增高,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1, 2, 3, 4]。因此, 针对老年性肌少症进行临床干预, 纠正或减缓老年性肌少症的疾病状态至关重要。本中心通过多学科同时参与的方式对诊断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 并通过对下肢肌肉力量、活动能力、平衡功能的测试, 评价其疗效。
选择我院2015-06至2016-01收治的109例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均≥ 65岁, 最大81岁, 平均(72.56± 6.71)岁。入选标准:(1)能独立行走, 未使用辅具; (2)依从性好, 可严格遵守医嘱。排除条件:(1)认知障碍; (2)慢性心功能不全者(指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心力衰竭分级为Ⅲ 、Ⅳ 级, 或不能耐受6 m的步行测试); (3)严重肾功能不全, 需限制蛋白摄入; (4)恶性肿瘤。
1.2.1 肌肉含量的测定 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etry, DXA)[5], 测量仪器为骨密度仪。肌肉含量以骨骼肌含量相加得出四肢骨骼肌含量(all extremities skeletal muscle, ASM), 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 SMI)=ASM(kg)/身高(m2)。
1.2.2 肌力的测定 通过测量握力评价肌力, 采用JAMA液压式握力仪。按照先右手后左手的方法, 每只手测量2次, 取测量中最大值作为该受试对象的握力值。
1.2.3 步速的测定 在12 m长的地面上, 用彩色胶带分别在起点、3 m、9 m及终点处标记, 嘱受试者以最快速度步行, 自3 m处开始计时, 到达9 m处计时结束。测试3次, 取最快值。
1.2.4 肌少症的诊断 采用肌少症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6]:(1)肌量减少。身高校正的四肢带肌的骨骼肌指数, 利用DXA, 男性< 7.0 kg/m2, 女性< 5.4 kg/m2; (2)步速减慢。6 m日常步速< 0.8 m/s; (3)握力减小。男性< 26 kg, 女性< 18 kg。满足(1), 同时至少满足(2)或(3), 可诊断为肌少症。
采用多学科会诊制定干预方案:(1)进行心肺运动试验, 制定运动处方。每天进行累计40~60 min运动, 包括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坐位抬腿、拉弹力带20~30 min), 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或踏车运动)30 min(包括热身、整理运动各5 min)。根据心肺运动试验中得到的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的70%作为有氧运动的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次; 减少静坐/卧, 增加日常活动量。(2)进行膳食营养调查, 制定营养处方, 其中蛋白质摄入量1.2 g/(kg· d), 优质蛋白(乳清蛋白、动物蛋白)比例达到50%, 平均分配到三餐中。(3)补充维生素D, 补充骨化三醇0.25 μ g/d。
通过临床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进行下肢肌力及下肢功能测定的比较。
1.4.1 下肢肌力的测量 因老年人活动减少, 下肢肌力比上肢更易受到影响[7, 8], 故本研究采用下
肢肌力测量。应用便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FET3(Hoggan Health Industries Inc, USA)。测量方法参照文献[9, 10]。坐位, 椅子高46 cm, 扶手高25 cm。具体各部位如下:(1)髂腰肌, 屈髋45° , 屈膝90° , 测力计放在大腿近膝关节处, 完成屈髋动作。(2)股四头肌, 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屈曲90° , 测力计放在小腿近踝关节处, 完成伸膝动作。(3)腘绳肌, 屈髋90° , 屈膝45° , 测力计放在小腿屈侧下1/3处, 完成屈膝动作。测定每侧下肢的最大等长肌力值。每个动作测2次, 取最大值。
1.4.2 下肢功能测定 分别采用单腿站立测试(one leg standing test, OLS), 计时直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 功能性步态测试(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 FGA)对所有老年人进行测定。
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肌少症是指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的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肌少症与老年人的活动障碍、跌倒及代谢紊乱明显相关[11], 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 故其诊断包括了肌量减少、肌力减小和肌肉功能减退3个要素。健康人从30岁开始肌量每年丢失1%~2%, 到80岁时, 30%的肌量已流失[12]。因此, 肌少症日益受到关注。
肌少症主要与年龄、营养、运动、疾病(如炎性反应、恶性肿瘤及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13, 14]。(1)营养不足:蛋白质约占肌肉质量的20%, 蛋白质的代谢平衡决定了肌肉量的多少, 故蛋白质的摄入减少对肌少症有直接影响。已有研究证实, 氨基酸和蛋白质补充可直接促进肌肉蛋白合成, 预防肌少症, 推荐的饮食蛋白摄入量为每天每千克质量1.0~1.2 g[15]。体内的维生素D来源于饮食及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 故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及对维生素D的补充可改善老年人的肌力及肌肉生理功能[16]。(2)运动减少:增龄相关的运动能力下降是老年人肌肉量和强度丢失的主要因素。长期卧床者肌肉强度的下降要早于肌肉量的丢失, 活动强度不足导致肌力下降, 而肌肉无力又使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 最终肌肉量和肌肉强度均下降[17]。(3)目前, 研究较多的如神经-肌肉功能减弱及增龄相关激素变化, 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长期增高等均可造成老年性肌少症。
在所有可能因素中, 除了年龄因素为不可控因素外, 其余病因均可经临床早期干预而使得患者受益。故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目前已证实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进行早期治疗, 以期改善肌力及肌肉功能。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 采用高强度力量训练可增加肌量, 提高肌力和平衡力[18]。而采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减少随着年龄增加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抗阻训练被认为是对骨骼肌减少症一种最好的非药物干预方式之一。
因目前对肌少症的诊断共识中, 主要是针对全身骨骼肌肌量进行测量以明确肌少症的诊断, 但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及功能状态与老年人是否可完成功能性活动关系更为密切[10, 19]。故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下肢的肌力及功能评定以了解临床干预的效果。本研究表明, 经6个月的临床干预后, 下肢各组肌力较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 但功能性活动能力变化却有统计学差异。功能性活动能力是老年人维持生活自理的关键因素[20]。
本研究采用OLS、TUGT、BBS及FGA评价临床干预前后患者的下肢功能状, 其中BBS侧重于静态平衡功能的评估, FGA侧重于动态平衡和步态, 两者均为检测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常用量表, 能有效评估跌倒风险, 而平衡能力下降、步态异常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21]。TUGT代表功能性活动能力, 依赖下肢肌肉抗重力作用, 特别是股四头肌。TUGT较BBS和FGA简便、快捷, 便于临床应用。
本研究证实, 经过积极的临床干预后, 虽然老年患者在下肢肌力的改善上无统计学差异, 但在下肢功能评估上却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