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 颖,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有研究证实, 孩子的学习、品行、情绪、行为等问题可能归根于夫妻关系不良[1, 2, 3, 4, 5]。Wallerstein[6]研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对父亲的需求也不断增强。目前, “ 父教缺失” 对孩子的影响是国内外心理学专家们探讨最多的问题。“ 父教缺失” 是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 缺少父爱的现象[7]。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 “ 父教缺失” 的概念似乎不足以表明家庭的真实情况; 很多家庭, 父亲即使没有因为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离开孩子, 同样也会引起孩子一系列问题行为, 如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厌学、多动等。鉴于此, 笔者认为“ 父教缺失” 并不单纯在于父亲不在母亲和孩子身边, 而在于妻子能否感受到丈夫的支持, 丈夫能否尽到应尽的责任, 是否“ 功能” 在位。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 父位缺失” 对于儿童行为的影响。
选择2015-07至2016-12保定市龙泉社区和保定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9~11岁(平均10.4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 剔除儿童和母亲中有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等病史者。
1.2.1 调查问卷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PSQ)和自制问卷。Conners父母调查问卷1978年修订为48条, 采用四级评分法(0、1、2、3), 可归纳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6个因子。
1.2.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在保定市龙泉社区和保定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进行, 对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在问卷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工作人员对孩子母亲认真讲解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组织统一填写问卷。首先需填写母亲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 及孩子的姓名、性别、年龄、年级等。之后对以下问题进行打分:“ 您是否感觉到丈夫的支持?是否感觉到丈夫是否在位?尽到丈夫应尽的职责?(只以母亲的自我感觉为标准)” 。评分标准分为4个等级, 分别是极度不好(0~2分)、较差(3~5分)、较好(6~8分)、非常满意(9~10分)。同时填写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PSQ)。填写完毕后收回问卷, 获得有效问卷188份。根据此评分将问卷分为两部分, 0~5分为低分组, 6~10分为高分组, 对比分析两组的Conners儿童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采用SPSS 17.0软件, 计量资料用
品行、学习问题在当今儿童身上屡见不鲜, 许多家长认为可能是自己教育方式不对, 或者宠爱过度造成, 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本研究通过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表明, “ 父位缺失” 对于孩子的学习、品行方面有很大影响。
什么是“ 父位缺失” ?以往研究单纯的认为父亲不在孩子身边就是父位缺失, 本研究以妻子的感受为标准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因为在儿童期, 母亲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一个母亲感觉没有安全感, 觉得丈夫不在位, 那么孩子必定也认为父亲是不在位的。在一个孩子的内心, 如果父亲出差了, 父亲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一直在, 那么这个父亲并没有缺位; 而有的父亲即使天天回家, 朝九晚五, 但是对孩子的事不关注、不付出, 在家庭中不做主, 遇到事情总选择逃避, 即使“ 人在位” , 但“ 功能没在位” 。所以我们提出的新观点— — “ 父位缺失” 是以孩子母亲的感受为标准, 对丈夫未尽到丈夫、父亲的职责, 并不能感受到丈夫的支持, 所导致的孩子以为父亲不在位的现象。缺少父亲的约束与榜样作用, 孩子会缺少规则意识, 在品行问题上有所凸显, 同时孩子很难看到全局, 对于小事上过于介意, 尤其对于男孩来讲, 容易没有力量感与规则感。
本研究发现, 两组在心神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上, 笔者发现父位缺失的很多儿童都表现出焦虑的症状, 在这次问卷中并没有显现出来。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是针对于父母的, 是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 而在品行和学习上, 家长可能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 但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可能会忽略。在下一步的研究中, 将从儿童和家长两方面继续考察父位缺失对于儿童行为的影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