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部新兵中医体质辨识与分析
刘娟1, 安召永2, 孟钢庆3, 王岚1
1.710054 西安,武警陕西总队医院中医科
2.710021 西安,武警陕西总队一支队
3.710024 西安,武警陕西总队二支队
通讯作者:安召永,E-mail:450448196@qq.com

作者简介:刘娟,硕士,主治医师。

摘要

目的 按中医学理论了解武警某部新兵中医体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武警某部2016年9月入伍的506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辨识中医体质,比较不同体质类型在新兵中的构成差异。结果 506名新兵中,单一体质352名(69.57%),兼夹体质154名(30.43%)。单一体质中,平和质139名(39.49%),偏颇质213名(60.51%)。单一偏颇质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比例较高,分别占12.50%、10.51%、10.23%。不同入伍地、户籍性质、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的新兵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武警某部新兵中医体质状况良好。新兵中医体质类型与入伍地、文化程度、户籍性质、体质指数等因素有关,可为运用中医“治未病”预防思想引导新兵顺利度过第一适应期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辨识; 新兵;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211
Investig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of recruits in a unit of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LIU Juan1, AN Zhaoyong2, MENG Gangqing3, and WANG Lan1
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Shaanxi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Xi’an 710054, China;
2.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ial Corps,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Xi’an 710021, China;
3.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ial Corps,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Xi’an 71002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in recruits in a unit of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Methods Using the TCM Constitution Scal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06 recruits in a unit of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in September 2016. According to the 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CM constitution was identified and constitutive differences of TCM constitu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recruits.Results Among the 506 subjects, there were 352 cases of single constitution (69.57%) and 154 cases of concurrent constitution (30.43%). Among these cases of single constitution, there were 139 cases of the flat quality (39.49%) and 213 cases of biased quality (60.51%). Qi deficiency, Yang deficiency, and phlegm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12.50%, 10.51% and 10.23% of the cases of single constitution with biased quality.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constitu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recruits from different are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education levels and body mass index ( P<0.05).Conclusions TCM constitution is good among recruits of a unit of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The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places of birth, family backgrounds, educa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which provides data for helping recruits out of the first period of adaptation via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with TCM.

Keyword: TCM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recruits; questionnaire survey

体质是一种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质, 决定着个体在结构、功能、代谢, 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差异[1]。体质辨识是“ 治未病” 的抓手[2], 运用中医体质辨识, 可为受检者提供中医个体化健康管理[3], 达到养生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新兵作为部队的新生力量, 入伍后不仅要从思想上尽快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亦要保证拥有良好的体质, 以尽快适应入伍后的训练、生活, 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本研究通过对武警某部506名新兵实施中医体质辨识, 分析新兵体质现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武警某部2016年9月入伍的515名新兵。纳入标准:(1)年龄17~24岁; (2)明确本次研究目的、自愿接受调查者; (3)能够自行填写量表者。排除标准:(1)入伍7 d卫生检疫后仍有身体不适者; (2)不配合调查者。

1.2 方法

(1)基本信息调查:自行设计统计表收集新兵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入伍所在地、文化程度、户籍性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4]等情况; (2)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量表》标准中的条目, 按1~5级量化标准逐项计分并换算成转化分。对照量化结果, 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5]将被测新兵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其中, 除平和质外, 其余8种体质类型判定为单一偏颇质, 同时具备2种或2种以上单一偏颇体质者认定为兼夹体质。

1.3 质量控制

新兵入伍第9~10天进行调查, 调查前对工作人员及受试者进行中医体质知识普及, 说明调查问卷的填写方法和要求。调查时由支队卫生队统一发放问卷, 被调查者自行填答完毕后当场回收, 工作人员逐条检查, 确认资料完整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 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515份, 回收有效问卷506份, 有效回收率98.3%。506名有效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入伍地:河北籍114名(22.52%), 山东籍90名(17.79%), 河南籍86名(17.00%), 安徽籍96名(18.97%), 陕西籍120名(23.72%)。文化程度:本科、大专118名(23.32%), 高中、初中388名(76.68%)。户籍性质:城镇户口85名(16.80%), 农村户口421名(83.20%)。BMI:过轻体重(BMI< 18.5)58名(11.46%), 标准体重(18.5< BMI≤ 23.9)428名(84.58%), 超重(24.0< BMI≤ 27.9)20名(0.4%), 无肥胖者(BMI≥ 28.0)。

2.2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506名新兵中, 单一体质352名(69.57%), 兼夹体质154名(30.43%); 单一体质中, 平和质139名(39.49%), 偏颇质213名(60.51%); 单一偏颇质中, 气虚质44例(12.50%), 阳虚质37例(10.51%), 湿热质36例(10.23%), 痰湿质31例(10.23%), 血瘀质19例(5.40%), 气郁质18例(5.11%), 特禀质10例(2.84%)。154名兼夹体质新兵以存在2种或3种偏颇质最常见, 占71.86%, 比例最高的兼夹质以气虚质兼阳虚质、气虚质兼痰湿质为主。

2.3 入伍地分布情况

不同入伍地新兵平和质占有比例相当。偏颇质中, 河北籍新兵痰湿质、湿热质比例较高, 特禀质比例较低; 山东籍新兵气虚质、特禀质比例较高, 气郁质比例较低; 河南籍新兵阳虚质、湿热质比例较高, 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比例较低; 安徽籍新兵气虚质、阳虚质比例较高, 血瘀质比例较低; 陕西籍新兵气虚质比例较高, 血瘀质比例较低(表1)。

表1 武警某部新兵入伍地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n; %)
2.4 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平和质在高中、初中文化程度新兵中所占比例较高。偏颇体质中, 本科、大专文化程度新兵痰湿质、湿热质比例较高; 高中、初中文化程度新兵特禀质比例较低(表2)。

表2 武警某部新兵文化程度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n; %)
2.5 户籍性质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城镇新兵和农村新兵平和质所占比例相当。偏颇体质中, 城镇新兵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比例较高; 农村新兵各体质类型分布较均衡(表3)。

表3 武警某部新兵户籍性质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n; %)
2.6 体质指数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标准体重新兵平和质比例较高, 超重新兵平和质比例较低。偏颇体质中, 标准体重和超重新兵气虚质比例较高; 过轻体重新兵阴虚质比例较高; 超重新兵特禀质比例相对较高(表4)。

表4 武警某部新兵体质指数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n; %)
3 讨 论

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 治未病” 的重要方法[6], 旨在帮助人们从对疾病的重视转化为对人的重视。黄婧慧等[7]研究发现, 军事基础训练对新兵体质有影响。因此, 中医体质辨识, 不仅有利于帮助新兵了解自身体质及对应体质的疾病易感性和倾向性, 还能指导新兵通过饮食、起居等方式逐渐改变偏颇体质, 尽早实施个体化预防, 实现阴平阳秘, 防患于未然。

本次调查的武警某部新兵中医体质状况良好。平和质所占比例与中国一般人群平和质所占比例相当[8]。新兵正值青壮年, 气血充足、肾气旺盛、脏腑机能健全, 表现出体态健壮、性格随和开朗、精力充沛、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发病倾向较少的特点与平和质体质特征相吻合。偏颇体质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居前三位。新兵从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初次步入军营, 思想上的紧张容易引起身心疲惫, 加之路途奔波, 劳则耗气, 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精神不振、出汗、易感冒等气虚质特征。阳虚质的比例偏高考虑与新兵年纪轻, 喜冷饮, 入伍前聚会多, 夜间休息晚导致阳气受损有关系。痰湿质主要集中在河北和陕西籍新兵中, 考虑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 当今年轻人的生活条件优越, 多喜食煎炸烧烤、肥甘厚腻。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的使用, 也使青少年久坐时间增加, 运动量减少。最终导致水谷精微运化障碍、湿浊留滞。针对具有以上偏颇体质的新兵, 建议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调整作息时间, 合理搭配饮食, 少食寒凉食物, 必要时给予健脾益气、温阳利湿等中药调理, 避免相关倾向性疾病的发生。其他偏颇体质在新兵中所占比例较少, 但也应该警惕各偏颇体质的发病倾向。

新兵体质类型与不同入伍地、户籍性质、文化程度、体质指数具有相关性。孙理军 [9]认为, 内因、外因及时间坐标是体质演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中, 内因即为先天禀赋, 而影响新兵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则成为导致新兵体质类型的外因, 时间坐标则说明相对稳定的体质会随着时间、环境发生演变, 为从精神、饮食、起居、训练等方面纠正新兵偏颇体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武警某部新兵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探索了新兵这一特殊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为进一步“ 因人制宜” 指导新兵“ 治未病” 打下了基础。中医体质辨识在新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新训质量, 增强部队战斗力[10]。进一步扩大中医体质辨识范围及深度, 丰富研究内容, 让更多的官兵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 掌握干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的相应措施, 使中医“ 治未病” 优势与部队健康管理结合, 将为完善中医体质辨识在部队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参考依据, 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服务部队的能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本文引用:1]
[2] 王琦. 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抓手[J]. 环球中医药, 2008, 1(3): 5-6. [本文引用:1]
[3] 曹婷婷.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6, 29(17): 55. [本文引用: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6. [本文引用:1]
[5]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4. [本文引用:1]
[6] 王琦. 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1(2): 1-4. [本文引用:1]
[7] 黄婧慧, 黄枫, 袁金燕, . 军事训练对新兵中医体质变化的影响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 23(4): 242-244. [本文引用:1]
[8] 王琦, 朱燕波.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 7-12. [本文引用:1]
[9] 孙理军.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述评[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9(6): 1-7. [本文引用:1]
[10] 李绍旦, 周登峰, 梅荣, . 军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调查分析[J]. 人民军医, 2013, 56(3): 294-29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