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某学院发生麻疹疫情后, 武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上级命令, 于4月11日迅速派出卫生防疫应急分队, 携带防护、采样、检测和消毒等专业设备,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疫情调查处置, 经过连续12 d工作,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次麻疹疫情的首发病例为学院九队二分队学员。该学员于2015-03-22回山西临汾老家探亲, 3月29日乘火车返校, 4月1日出现发热症状(39 ℃), 就诊于学院门诊部, 值班医师予以退热降温对症治疗, 至4月5日仍反复高热并出现皮疹, 4月6日送至上级医院被确诊为麻疹病例, 当天返回学院后进行隔离治疗。从4月11日起, 该学员所在系陆续出现发热病例, 病例主要集中在学员九队, 与该学员密切接触的其他学员队也有散在病例出现。4月17日开始采取体温监测、隔离封控、环境消毒及免疫接种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20日后发病人数明显下降, 22日后再无新增发热病例。截至4月27日, 共发现32名发热学员(含首发病例), 其中确诊13例, 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均符合麻疹特征, 综合研判为麻疹局部暴发疫情。
以发热(32/32)、咳嗽(13/32)、全身无力(9/32)、结膜炎(8/32)、出疹(10/32)、咽痛(9/32)为主要表现, 体温在37.5~40.2 ℃。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心肌炎症状, 其余患者病情稳定, 无重症病例出现[1]。
截止4月27日晚24时, 该学院共32人出现发热症状, 其中13人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从4月1日首发病例出现发热症状, 4月6日确诊为麻疹, 4月11日同队学员开始出现发热患者, 日发热人数迅速上升, 至4月16日达到高峰, 20日发热病例开始下降, 22日后无新增发热病例。日病情分布见图1。
32例发热病例(13例确诊)分布在警勤中队(1例)、教研室(1例)和首发病例所在系的6个学员队(30例), 该系的整体罹患率为1.6%。其中该系学员九队发病人数最多, 共有23例发热病例(12例确诊), 学员九队罹患率为12.5%。其他学员队也有散在病例出现, 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3、4。
此次疫情暴发的系, 位于该学院西侧, 为独立整栋7层建筑, 共有13个学员队, 分别居住在大楼的2~7层, 确诊病例出现在第6层和第7层, 其中, 学员九队居住的7层病例数最多, 学员21队居住在6层。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以发热、出疹等为主要症状[2]。根据麻疹监测数据统计, 自2014年12月开始, 我国麻疹病例每周报告数呈上升趋势。全国麻疹疫情每隔5~10年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易被感染[3]。导致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麻疹传染力仅次于天花, 是流感的10倍左右, 发病前2 d至出疹后5 d都具有传染性。早期以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麻疹特征不明显, 易误诊为流感[4]。4月1日首发病例出现后, 学院门诊部值班医生予以退热降温对症治疗后, 该学员回学员队居住, 未全面隔离, 导致与其密切接触者较多, 造成病毒在学员中间局部扩散。
患者从感染至发病(潜伏期)约6~18 d, 最长可达21 d。麻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不易控制, 潜伏期内患者不发病, 传播不易发现, 不易切断, 导致学院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从而错失了最佳的防控时机。
以学员队为单位集中居住, 共同生活、学习、训练, 学员之间相互接触机会多, 加之麻疹传播力强, 未接种疫苗的人员感染概率可达90%以上, 致使病毒在学员与学员之间、队与队之间易于传播。从4月17日开始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后, 发热病例得到及时隔离治疗, 学院停止大型集会, 学员队均采取就地医学观察, 4月22日以来, 已连续7 d未出现新发病例,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落实体温测查制度, 每日定时测查体温, 如发现官兵有异常皮疹出现, 应做好监测记录, 真正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和“ 四早” 制度, 定期进行巡诊, 如出现疑似患者立即进行隔离处置, 及时防止疫情暴发。
通过宣传栏、展板、专题讲座以及宣传折页, 进行有针对性的麻疹知识宣传教育, 使广大官兵认识到麻疹疫情可防、可控、可治,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消除恐慌心理。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相关知识培训, 防止误诊漏诊及早阻断疫情扩散。
提前预置隔离诊疗区域, 一旦发现不明原因发热病例, 果断启动隔离措施, 同时,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确保遇有疫情能够迅速处置[5]。
为消除病原, 净化环境, 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严格按照消毒方案, 对部队宿舍等公共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对隔离治疗区域每日进行彻底消毒, 对解除的隔离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在接到疫情处置命令时, 学院疫情已形成局部暴发态势, 防控难度加大, 我们到达现场后, 通过采取迅速流调采样检测, 判明疫情态势; 指导隔离封控, 控制疫情蔓延; 紧急筹措疫苗, 建立防护屏障; 全方位卫生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开展宣传教育, 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防控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在处置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前期流调工作不够充分。由于专业人员配置不足, 在疫情初期实验室检测和流调工作发生冲突情况下, 人员忙乱,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存在信息不全面, 不够细致, 导致一些信息需要反复核实和确认; (2)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充足。此次疫情处置中, 麻疹疫苗是经多方协调, 紧急调运的, 暴露出应急物资储备明显不足, 需要切实按照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 加强特种药物、个人防护装具等应急物资储备; (3)疫情处置缺乏规范性。在疫情处置过程中, 存在处置流程还不够明确清晰, 背景资料和制式文件准备不足, 人员职责交叉, 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