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姜 永,硕士在读,主治医师。
目前, 我军使用的战伤伤票中将战伤按照伤部、伤类、伤型、伤势、并发症5要素进行分类, 其中伤部分类按照身体9大部位进行分类, 比较笼统, 不能适应未来高新技术武器作战伤情分类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武器的发展, 未来作战的纵深加大、打击时间不确定、打击目标更精确、致伤武器类型更复杂, 伤情将更加复杂。由于目前的战伤分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本研究按照不同伤部进行更加具体的分类。由于四肢战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低伤死率的特点[1], 笔者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四肢战伤的伤情进行咨询后, 得到四肢战伤的伤情分类。
在分类特征中伤部、伤类、伤型、伤势和并发症, 由于伤势属于全身机体状态的体现, 在四肢战伤伤部的伤情分析中不做考虑。
战伤分类中该分类特征将四肢战伤的伤部划分为上肢、下肢过于笼统, 根据系统解剖学中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将上肢分为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分, 自由上肢再分为上臂、前臂和手3个部分, 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分, 自由下肢再分为大腿、小腿和足3个部分。上肢子要素可以划分为肩部、上臂、肘部、前臂、腕部、手6个部位, 下肢子要素可以分为髋部、大腿、膝部、小腿、踝、足6个部位。
我军现行伤票中将伤型分为贯通伤、穿透伤、盲管伤、切线伤、皮肤及软组织伤(擦、挫、撕裂、撕脱伤)、骨折、断肢和断指(趾)、其他8种。由于四肢属于实性组织器官, 结合野战外科学和创伤外科学将伤型分为:皮肤软组织损伤、贯通伤、盲管伤、切线伤、反跳伤、骨折伤、脱位伤、离断伤8类。其中, 皮肤软组织损伤伤型子要素又可以分为擦伤、挫伤、撕裂伤、撕脱伤、切割伤、扭伤、拉伤、挤压伤等。骨折根据损伤类型又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根据骨折线的情况分为不完全骨折(裂缝骨折、骨膜下骨折、青枝骨折、楔形骨折)和完全骨折(撕裂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横行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凹陷性骨折、压缩骨折)。骨膜下骨折和青枝骨折一般发生于儿童, 楔形骨折发生于椎骨, 凹陷性骨折多发生在颅、颜面骨, 压缩骨折发生于椎骨和跟骨。因此, 我们采用骨折的骨折线分类, 去掉发生于非四肢骨骼的骨折类型和发生于儿童的骨折类型, 四肢骨折类型的子要素在四肢战伤中分为裂缝骨折、撕裂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横形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7种。其他伤型临床上没有进一步分类。
我军现行伤票中将伤类分为:炸伤、枪弹伤、刃器伤、挤压伤、冲击伤、撞击伤、烧伤、冻伤、毒剂伤、电离辐射伤、生物武器伤、激光损伤、微波损伤、复合伤。 随着武器的发展, 致伤因素也较以前增多, 由于四肢属于实性组织器官, 经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目前毒剂主要有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等, 其中没有针对四肢的毒剂, 只有糜烂性毒剂会对四肢皮肤损伤, 其他毒剂均没有四肢的损伤效应。核放射伤是核武器爆炸后的放射性核素对沾染人员造成的损伤, 主要有早期核放射、放射性沾染等, 一般分为外照射损伤和内照射损伤, 当人的暴露部位收到大剂量外照射损伤后引起皮肤软组织脱毛、红斑、水疱或湿性皮炎、坏死溃疡等损伤。所以核放射对四肢的损伤与糜烂性毒剂类似, 也仅限于皮肤软组织。次声波主要损伤的效应是针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听觉器官, 对四肢没有损伤效应; 激光主要针对视觉系统, 对皮肤软组织的作用类似烧伤; 微波武器主要引起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生殖、免疫、眼等的损伤; 粒子束武器主要是利用动能和射线造成卫星、导弹的电子系统等损坏。所以四肢战伤伤类按照致伤因素类型可以划分为:刃器伤、枪弹伤、烧伤、冻伤、炸伤、撞击伤、挤压伤、复合伤、毒剂伤、核放射伤10类, 但是糜烂性毒剂伤和早期核放射伤只损伤四肢的皮肤软组织结构。
战伤并发症是战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问题, 如大出血、窒息、休克、抽搐、气胸、截瘫、气性坏疽和其他等, 但对于四肢战伤来说, 如果不合并头部、颈部、胸部、脊柱等部位损伤时不可能出现窒息、抽搐、气胸、截瘫等并发症, 所以四肢战伤的并发症诊断应该只有大出血、休克、气性坏疽、感染和其他5种。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并发症为前一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后一疾病和状态, 不是独立的疾病, 并不一定发生,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有没有并发症和并发症类型对诊断名称进行填写。
2.1.1 组成 本次共咨询专家17人。所有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 副高以上职称或同级别行政管理人员, 专业吻合程度94.1%。
2.1.2 专家积极性系数 使用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的积极性系数, 据此来判断专家对咨询问题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共发出专家咨询表17份, 回收15份, 回收率88.23%, 专家积极性系数为88.23%。说明专家的积极性很高, 对本研究很关心。
2.1.3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的权威程度由专家对方案作出的判断依据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共同决定。判断依据包括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熟悉程度按照专家对问题的知晓情况分为很熟悉、较熟悉、有所了解、不熟悉四个等级。专家权威程度等于专家判断系数与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Cr=
通过对专家统计表的统计得出, 专家的熟悉程度都在0.75以上, 均值为0.79, 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都在0.7以上, 均值为0.84。说明专家权威程度很高。
对于专家咨询结果我们采用专家各项评分与专家权威程度相结合后, 再对每项结果根据所有专家的建议取平均值。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主要用重要性赋值的算术均数表示, 越大表明结果越重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 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笔者采用标准差系数计算。具体评分结果见表1~4。根据可靠系数为0.7, 本研究将重要性评分低于6.3, 变异系数大于0.25的内容予以删除。对于个别专家建议与其他专家差别较大的情况, 经过咨询导师, 查阅权威资料后做出取舍并说明情况。
根据表1中评分结果, 本研究将手掌、手背、第一到五手指、脚掌、脚背、第一到五脚趾删掉, 不作为四肢战伤伤部内容。
根据表2中评分结果, 本研究将电离辐射伤、激光损伤、生物武器伤、微波损伤删掉, 不作为四肢战伤伤类内容。
根据表3中评分结果, 本研究将裂缝骨折、斜形骨折、撕裂骨折、螺旋骨折、横形骨折、嵌插骨折、皮肤及软组织擦伤、皮肤及软组织挫伤、皮肤及软组织撕裂伤、皮肤及软组织撕脱伤、皮肤及软组织切割伤、皮肤及软组织扭伤、皮肤及软组织牵拉伤删掉, 不作为四肢战伤伤型的内容。对粉碎骨折评分较高, 但是考虑到战场环境的有限时间和骨折是否是粉碎性的确诊需要经过医疗设备检查, 在经过同导师商量后决定删掉。对于皮肤及软组织伤在评分中得分较低, 但是在战场中对于皮肤和软组织伤较多而且是一种独立的组织结构损伤, 应该予以单独列出。
根据表4中评分结果, 本研究将截瘫删掉, 不作为四肢战伤并发症的内容。
经计算后各项内容按照评分结果, 由高到低排列, 按照可靠性要求将0.7作为分值判定系数, 选取分值6.3以上的要素形成系统的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见表5。
通过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的建立, 说明按照具体伤部与具体致伤因素、损伤类型、并发症相结合而建立的以伤部为基础的战伤伤情进一步分类简单可行, 而且形成的伤情分类更具有针对性, 使战时收容、后送、救治更有效、更快速、更能适应卫勤保障现代化的发展, 为战伤不同伤部具体化的伤情分类提供了思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