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体会
孙磊, 王惠娟, 朱宏伟
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作者简介:孙 磊,本科学历,护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进而引起的腰腿疼痛和行动不便, 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10%~2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1],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今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是近年来出现的众多微创技术之一[2, 3, 4]。我科2013-01至2016-12对5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0例中, 男320例, 女210例; 年龄19~83岁, 平均(61.3± 16.6)岁。其中单间隙突出患者475例, 多间隙突出患者55例。入选标准:(1)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 (2)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 (3)定位明确的盘源性腰痛; (4)临床表现与腰椎MRI所示病变部位吻合。排除标准:(1)Ⅱ ° 以上腰椎滑脱; (2)峡部裂。

1.2 术前评估

(1)神经系统、脊柱、四肢查体; (2)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 了解脊柱形态、稳定性, 椎间孔的大小及髂嵴的高度; (3)腰椎CT薄层平扫+三维重建, 了解椎间盘骨质情况, 确定穿刺部位、方向; (4)腰椎MR薄层平扫, 了解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及是否伴有椎管狭窄、黄韧带增厚。

1.3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 O形臂(Medtronic)定位椎间隙, 采用局麻强化麻醉方式, 根据腰椎CT三维重建的手术路径, 取椎间隙旁开9~12 cm穿刺, O形臂三维扫描证实穿刺位置良好后, 沿穿刺针置入导丝, 切开皮肤8 mm, 沿导丝逐级扩张软组织, 椎间孔成型, 建立手术通道。O形臂证实通道位置良好后, 内镜下取出适量突出和退变的椎间盘组织, 神经根充分减压后行纤维环成形, 手术结束[5]

1.4 疗效评估

术后通过门诊复查和电话进行随访, 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 按照国际通用的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术后疗效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x̅±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率表示,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结果

530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5± 1.2)分, 术后6个月为(1.6± 1.9)分; 术前ODI为(62.7± 16.0)%, 术后6个月为(32.1± 24.3)%; 术后6个月VAS及ODI与术前比较,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本组2例发生脑脊液漏, 1例切口感染, 经积极治疗后痊愈。3例术后下肢肌力4级, 经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后3个月随访时完全恢复。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因环境陌生、担心手术效果及疾病预后情况, 会有焦虑、恐惧感。因此, 入院以后要对患者加强心理安抚, 术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指导等。(2)一般准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此类人群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 血压、血糖异常患者及时治疗。做好术前宣教, 禁食水12 h, 腰背部备皮, 行抗生素过敏试验等。术前避免油腻饮食, 尽量不喝牛奶、豆浆等容易导致腹部胀气的食物, 因为胃肠胀气会影响术中X线精确定位的清晰度。(3)特殊准备:患者入院后指导其进行手术体位--俯卧位练习, 双上肢屈曲置头部两侧, 胸下、髋部、小腿下垫软枕使胸腹部悬空, 脊柱后凸, 既利于呼吸, 又使病变的椎间盘后间隙增宽便于术中操作, 前期可以每次练习30~60 min, 逐渐过渡至每次2 h[6]。还要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的腰围, 指导正确佩戴腰围, 腰围松紧度以可伸入一指为宜[7]。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为手术后病情观察作对比依据。吸烟患者劝导住院后戒烟, 宣教吸烟对手术及术后的影响, 以免术中咳嗽腹压升高, 造成术区渗血或其他意外损伤。(4)疼痛护理:入院后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如:听音乐、看杂志等分散疗法, 并协助患者的日常生活。术前1 d晚入睡困难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使患者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2.2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 采取平托搬运法, 将患者移至病床上。平卧位2 h, 对腰部切口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以减少伤口周围组织的出血、水肿、渗液。因手术切口小、创伤少, 对脊柱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平卧位2 h后佩戴腰围可在床边活动。(2)病情观察:术后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 询问并记录患者腰腿痛症状有无缓解、麻木是否减轻、直腿抬高程度有无增加、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并与术前做比较, 如下肢疼痛、麻木不消失或较术前加重, 下肢及肛门周围感觉丧失加重或扩大, 应立即报告医师。(3)尿色观察:因术中使用亚甲蓝作为染色剂, 部分经肾脏代谢, 因此尿液颜色可呈蓝绿色, 患者尿液颜色多于术后6~12 h恢复正常, 无须特殊处理。(4)并发症护理:主要是针对脑脊液漏和切口、椎间隙感染, 术后应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液, 伤口处皮肤有无隆起, 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本组2例发生脑脊液漏, 报告医师后, 换药室严密缝合, 局部腰围加压后第2天正常出院, 一周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5)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可饮水, 禁食2 h, 指导患者可以进食后多食用高蛋白、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因用力排便, 增加腹内压力, 再次导致椎间盘突出。(6)康复训练:早期的功能锻炼, 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并且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 使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且对腰椎功能亦有明显提高[8, 9, 10], 因此我们在术前健康教育中增加了指导功能锻炼的内容[11], 如飞燕式训练、五点支撑等, 可增加腰背肌力量, 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 使腰背肌起到稳定腰椎作用, 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 直腿抬高训练, 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告知患者及家属若未良好依从康复训练可能造成的后果[12], 提高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积极性。(7)出院指导:患者术后1 d出院, 告知患者和家属正确佩戴腰围4周; 继续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运动量以腰腿部无不适为宜,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卧硬板床休息,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累; 防止腰部受凉。术后1个月内不负重(不超过5 kg)、少弯腰, 术后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 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3 讨 论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治愈率高、恢复快和安全性高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住院时间短, 为了增加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入院后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 降低患者焦虑感及手术适应性。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虽然我们在术后及出院指导中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的锻炼方法, 但患者出院回到家中的锻炼连续性有待提高, 我们在对患者进行1周、3个月、6个月的随访时再次向患者强调锻炼的必要性, 促进患者康复。但还没有形成一套跟进患者出院后锻炼指导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以及患者及家属依从性的监督方式, 这需要医护共同协作完成, 待进一步完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乐之, 路潜. 外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730-733. [本文引用:1]
[2] Yeung A T, Tsou P M. 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excision for lurebar disc herniation: Surgical technique,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in 307 consecutive cases[J]. Spine(Phila Pa 1976), 2002, 27(7): 722-731. [本文引用:1]
[3] Hoogland T, Schubert M, Miklitz B, et al. Transforaminal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with or without the combination of a low-dose chymopapain: a prospective rand omized study in 280 consecutive cases[J]. Spine, 2006, 31(24): E890-E897. [本文引用:1]
[4] 周跃, 李长青, 王建. 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华骨科杂志, 2010, 30(3): 225-231. [本文引用:1]
[5] 孙涛, 朱宏伟, 李勇杰, . O型臂引导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8(20);3926-3929. [本文引用:1]
[6] 庄晓红, 宋艳, 宋正娥, . 规范式护理程序在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 183-184. [本文引用:1]
[7] 郑志珊, 李清花, 朱艳莉.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2例观察与护理[J]. 心理医生, 2016, 22(25): 148-149. [本文引用:1]
[8] 李志敏, 姜蓉.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9): 940-941. [本文引用:1]
[9] 田世文, 安静, 赵正阳,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3): 104-105. [本文引用:1]
[10] 彭丽丽, 余凤娇, 王青.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207-209. [本文引用:1]
[11] 吕艳伟, 吴新宝, 候树勋, .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知晓度与需求度的多中心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 5(3): 205-208. [本文引用:1]
[12] 吴勇燕. 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J]. 医疗装备, 20l7, 30(5): 147-14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