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基层某部卫生队做好官兵训练伤防治的几点做法
梅琴娜
315000,武警浙江省总队宁波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卫生队

作者简介:梅琴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关键词: 武警部队; 训练伤; 科学防治; 卫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R821.3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 简称“ 训练伤” [1]。军事训练在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施军事训练过程中, 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 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2]。训练伤不仅影响官兵个人的工作和训练, 也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工作和任务的完成。因此, 如何防治训练伤是部队卫勤保障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卫生队属于基层卫勤保障机构, 主要负责所属支队干部战士的卫勤保障任务。几年来, 卫生队官兵针对所属部队训练伤高发的态势, 积极思考、多措并举,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幅降低了官兵训练伤的发生率。笔者总结了主要做法, 供同仁参考。

1 做好训练伤的登统计工作

登统计工作是研究、分析、计划工作的科学依据, 又是反映本单位工作质量的数据, 做好这项工作是组织观念强弱的体现。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训练伤的登记不够规范。体现在医师对训练伤的诊断标准掌握不清, 登记的意识欠缺, 尤其是一些重大训练、演习情况下, 漏登的情况比较突出。(2)统计分析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每年只是简单地汇总一下, 获得一个粗略的训练伤发生率, 而对深层次方面的训练伤发生原因、时间、群体分布却没有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加强了卫生队医师的培训。统一购置了黄昌林主编的《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 组织医师学习训练伤防治知识, 掌握训练伤的诊断依据和分类标准, 了解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军事训练伤的预防、诊断与处理, 以及军事训练性疾病和医学监督管理等。(2)规范了登记工作。统一制作了训练伤登记册, 登记项目不仅包括姓名、年龄、单位、军衔、诊断等基本信息, 也包括训练伤的发生部位、原因、场地等相关信息。对于野外驻训、比武、演习等重大项目, 也要做到专项任务登记, 确保全方位、无遗漏。(3)定期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训练计划, 做好训练伤的汇总分析工作, 了解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不仅要计算年度训练伤的发生率, 还要按时间、单位、军衔、科目等分别统计, 分析训练伤的发生原因, 进而提出整改措施。

2 与训练部门密切配合

训练部门负责官兵训练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 卫生队负责官兵的后勤保障工作, 两个部门的职责任务不同, 但在训练伤的防治上, 两个部门只有密切配合, 才能发挥最优效果[3]。(1)卫生队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卫生队根据训练伤的统计分析结果, 向训练部门提出建议, 以便后者更加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 从群体的角度上预防训练伤。例如, 2015年, 手外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手外伤的发生主要与部队训练擒拿格斗、徒手搏击等项目有关, 因此, 训练部门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微调, 并加强了训练前的准备工作。(2)根据训练计划, 卫生队提前对训练场地、器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器械、障碍物是否安放牢固, 高低是否适宜等。因失误而导致训练时受伤是武警基层部队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4]。此外, 重大任务前, 卫生队要根据环境因素(寒冷、炎热和气象变化)和地面因素(地形地貌变化, 道路的状态), 提出合理化建议。(3)卫生队做好训练活动的监督工作。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热身运动、训练管理和劳逸交替等密切相关。有时候, 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 但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却没有按训练计划进行, 训练过程中, 也不遵循因人施训、循序渐进的原则, 甚至存在蛮训的现象。因此, 卫生人员深入训练场, 全程保障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非常有必要, 是保证中队官兵科学施训的重要举措。

3 分人群搞好训练伤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训练伤的有力举措,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基层骨干对防治训练伤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及防护意识。卫生队组织业务素质高、宣传能力强的医师编写了健康教育教案, 分人群组织实施:(1)针对训练组织者, 主要包括中队干部和一线带兵班长, 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如何组织开展训练、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何发现训练中的不利因素, 以及训练伤的主要表现及现场处置。(2)针对参训官兵, 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如何认识训练伤, 如何正确处理训练强度与训练伤的关系,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等等。训练伤的发生与内在因素有很大关系, 如体重、发育、健康状态、训练水平等, 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评价是预防训练伤的首要前提。

此外, 支队每年邀请武警部队和地方的健康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如冬季训练伤的预防和治疗, 官兵心理疾病的预防, 大幅提高了整个支队官兵对训练伤防治的重视程度和能力素养。卫生队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训练伤防治的视频资料, 放在了支队的局域网上, 进一步调动了官兵学习的兴趣, 强化了记忆, 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 扎实做好训练伤的救治工作

训练伤主要分为三大类, 即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和器官损伤, 训练伤发生后如果救治不及时或者治疗不科学, 将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甚至致残或致死, 对官兵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 做好训练伤的救治工作非常重要。

卫生队采取以下举措:(1)加强现场救治。现场处理的方法是否正确对于训练伤的预后至关重要[5], 尤其是一些骨折或严重损伤的情况, 如果处理不得当, 会引起二次损伤。为此, 卫生队不仅组织所属军医和卫生员进行战伤急救五大技术的学习和演练, 还组织中队干部、带兵骨干学习训练伤的识别和处理。近几年来, 还邀请地方红十字会老师来新兵连手把手传授急救知识, 并在全支队范围内积极开展群众性大练兵, 组织基层所有官兵开展自救互救训练, 模拟战伤急救处置场景, 定期考核, 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官兵现场处置能力。(2)提高治疗能力。对于轻度损伤, 适当休息几天即可恢复, 但对于中重度损伤, 则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重度损伤, 可能还涉及手术治疗。针对训练伤较多的情况, 卫生队增加了卫生人员到理疗、推拿科进修学习的机会, 特别是针对手外伤、膝关节损伤这些容易引起后遗症的损伤, 军医均会全程参与, 必要的话及时请上级医院专家或者转诊上一级医院。此外, 卫生队还能紧贴任务实际, 提高卫勤保障能力。(3)重视随访工作。重度训练伤治疗后需要长时间恢复, 有些可能还需要多次治疗, 导致部分官兵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 卫生队高度重视训练伤的随访工作, 医师主动介入, 不仅推荐采用一些康复理疗的方法, 还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官兵勇于克服困难, 增强自信心。对于最终肢体残疾的或留有功能障碍的患者, 卫生队负责组织评残, 符合评残条件的必须评残, 有力地解决了官兵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 武警总部高度重视训练伤防治工作, 要求基层部队切实把训练伤防治内容写进训练方案, 组织训练伤防治专家编写防治方案, 要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训练工作[6]。笔者作为基层部队的一名军医, 深刻体会到基层部队官兵训练伤防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做好训练伤防治工作, 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还需要一线官兵的积极参与, 更需要广大基层卫勤保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无私付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黄昌林, 张莉. 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人民军医, 2005, 48(3): 179-181. [本文引用:1]
[2] 徐友峰. 试析武警基层部队训练伤的科学防治办法[J]. 医药, 2016, 6(29): 123. [本文引用:1]
[3] 王心, 史俊祥, 吕辉, . 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关系的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9(6): 401-404. [本文引用:1]
[4] 刘燕, 谢芳, 史娜, . 医学防护对武警全训部队官兵擒敌术训练伤的干预作用[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 32(6): 517-518. [本文引用:1]
[5] 李正超, 刘璐, 韩香, . 武警某高原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及处置情况调查[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8): 795-796. [本文引用:1]
[6] 王汝武, 衣英豪, 李祥义, . 武警某部基地化新训模式下新兵新训期训练伤特点及影响因素[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 35(9): 1059-106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