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并发脾破裂1例
李菁, 刘卫红, 杨文超, 刘玲, 夏义欣
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夏义欣,E-mail:xinyibj@126.com

作者简介:李 菁,本科学历,护师。

关键词: 剖宫产; 脾破裂; 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719.8

脾破裂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 两者的发生机制不同。前者为外伤所致脾破裂出血, 后者是没有明显外伤而因其他多种原因所致脾破裂。剖宫产术中并发脾破裂实属罕见。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 25岁, G2P0。既往史无特殊。患者停经8+4周首次就诊我院, 整个孕期检查无特殊, 孕前体重指数20.7 kg/m2, 孕期体重增长18 kg。

孕39+4周B超检查:双顶径9.4 cm, 头围33.8 cm, 腹围33.3 cm, 股骨长7.7 cm, 羊水指数9.8 cm, 胎盘功能2级。孕40+3周收入院。宫高34 cm, 腹围103 cm, 宫缩2030 s/58 min, 头位, 胎心140次/min。骨盆内测量:双侧坐骨棘不突, 坐骨棘间径10 cm, 骶骨中弧, 尾骨活动, 耻骨弓大于90° 对角径大于12.5 cm, 坐骨结节间径8 cm。

孕40+4周, 00:30出现规律宫缩, 09:00宫口开大3 cm, S-1, 宫缩不规律, 9:30行人工破膜, 胎儿呈左枕横位, 羊水Ⅲ 度污染、稠厚。10:40宫口仍开大3 cm、S-1, 胎儿呈左枕横位, 有产瘤形成, 宫缩30 s/4 min, 宫缩时胎头下降不明显, 持续胎心监护(11:00至11:59)胎心基线平直130140次/min, 并出现3次自发性减速、胎心最低降至90次/min、持续40 s恢复正常。拟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12:00手术室接患者。

耻骨联合上三横指横行切开皮肤长约12 cm, 切开皮下脂肪、剪开腹直肌前鞘6 cm, 钝性分离皮下脂肪、前鞘及腹直肌与皮肤切口等长, 打开腹膜, 见子宫下段长5 cm, 于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2 cm处切开子宫浆肌层约2 cm, 钝性撕开子宫浆肌层至10 cm, 刺破胎膜, 羊水Ⅲ 度污染, 黏稠, 吸净羊水200 ml。以左枕横位娩一男活婴3100 g。Apgar评分1、5 min均10分, 3 min后胎盘、胎膜自然剥离。发现子宫收缩欠佳, 给予持续按摩子宫及卡贝缩宫素100 μ g滴斗入, 观察2 min子宫下段收缩仍欠佳, 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 g宫体注射后子宫收缩好转。温盐水冲洗盆腹腔时, 发现少量鲜红色血自左上腹流至盆腔, 在外科医师协助下, 行两把巾钳提起脐孔, 于脐轮上缘横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1 cm, 置入套管及腹腔镜, 确认进入腹腔后, 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 对合腹直肌, 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组织。气腹(二氧化碳气体), 腹内压达2.0 kPa后, 在腹腔镜监视下, 分别于脐水平左旁开5 cm、右侧旁开5 cm、水平线下2 cm切开皮肤1 cm、0.5 cm, 置入套管及腹腔镜器械, 进行探查, 脾脏下极、大网膜结肠韧带处可见一长约1 cm破口, 有活跃性出血。取头高臀低位。纱布压迫止血后表面覆盖雪花纱1片及创必复2片, 后检查创面无活动性出血, 常规关腹。手术顺利, 全程出血1000 ml, 输血400 ml、血浆200 ml, 剩余血浆200 ml带回病房, 转入综合楼ICU病房。

术后第1天出现高热, 体温最高达40 ℃, 抗生素升级为三代头孢, 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术后第3天病情平稳转回我科, 间断性发热, 术后第4天自诉腹胀、腹痛, 左上腹明显。查体:上腹部叩诊鼓音, 肠鸣音弱。定期复查白细胞及CRP逐渐下降趋势, 腹平片提示肠梗阻, 盆腹腔CT提示小肠梗阻; 双侧胸腔积液, 双下肺不张。给予胃肠减压对症处理, 术后56 d间断发热, 给予对症处理。术后第7天夹闭胃管后进少量流食, 进食后无腹胀、腹痛, 早晨自行排大量稀便2次, 无腹胀、腹痛。术后8天停胃肠减压。术后第9天, 床旁胸腔超声提示少量胸腔积液, 深径约1 cm, 腹腔超声提示少量腹腔积液, 深径约2 cm。均较前明显减少。患者间断性发热, 经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术后第10天, 持续发热, 给予物理降温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术后第11天体温正常, 术后第12天, 患者精神、饮食良好, 乳汁足, 大小便通畅, 无不适主诉。查一般情况好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

转回我科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补液对症治疗。重点如下:(1)抗感染:观察患者体温、乳房充盈情况、腹部切口及子宫压痛情况, 阴道恶露有无臭味, 定期监测血象, 及时、足量应用抗生素; (2)促进术后恢复, 予补钾, 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2.4 g, 注射用奥硝唑0.5 g, 2/d静脉点滴抗感染及补液等对症治疗; (3)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4)必要时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胃肠蠕动。

2 讨 论
2.1 脾破裂可能原因

本例产妇脾破裂可能原因:(1)由于脾脏软、富有血管, 妊娠后期全血容量增加, 正常脾脏肿大, 脾功能旺盛、充血, 间质水肿。术前试产过程中, 医师曾轻微用力按压患者腹部试图协助患者分娩, 但此力量不足以造成脾破裂。(2)整个剖宫产过程也无明显外力作用, 但常规挤压宫底及上腹部协助胎头娩出, 虽非暴力, 但轻度外力亦可使脾髓囊内破裂, 形成血肿, 血肿增大, 脾脏的被膜破裂而致出血。(3)文献[1, 2]报道, 产妇可能存在脾周粘连、脾周围炎, 而外脾周围粘连, 或韧带粘连是发生脾自发撕裂的又一解剖因素。但此病例中, 产妇既往没有腹腔手术史, 排除脾粘连及炎性反应的可能。(4)本病例CT提示脾结肠韧带偏高, 结合术中情况专家考虑该产妇由于脾结肠偏高, 且高于健康人一般位置, 稍微外力就可导致大网膜牵拉, 从而导致脾包膜撕裂出血。(5)不排除当胎儿娩出后, 由于腹压的突然改变及子宫的回缩, 使大网膜等组织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造成了脾下极包膜撕裂而出血。

此病例也提示我们, 产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 杜绝使用外力来协助患者分娩, 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等腹压突然改变较大者, 除注意心脏、血循环问题外, 也要警惕上腹部的脾脏问题。

2.2 发热原因

(1)术中暴露时间长, 术后吸收热; (2)胸腔积液, CT示右侧肋膈角钝, 中等量积液, 自行吸收困难, 易导致发热; (3)肠源性: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 术后7 d排气, 但上腹部仍有积气, 叩诊有震水音, 考虑肠管内仍有稀便, 长期细菌刺激易出现感染; (4)腹腔积液, 量不多, 大多可自行吸收, 不考虑为发热的主要原因。

2.3 肠梗阻原因

(1)术后胃肠动力的改变, 胃肠蠕动减弱是梗阻的主要原因[3]; (2)妊娠期孕激素水平较高, 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 抑制胃肠蠕动; (3)产后腹压降低导致肠袢位置发生变化, 血液重新分配导致肠蠕动减少及减弱[4]; (4)文献[5]报道, 产后出血> 800 ml是剖宫产术后梗阻的危险因素, 可能与产后出血导致胃肠相对缺血, 引起肠蠕动功能减弱有一定关系[5]; (5)本病例在剖宫产同时进行腹腔镜探查, 增加肠梗阻的机会。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邹冬芳, 吴国平. 剖宫产术中并发脾破裂1例[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2): 102. [本文引用:1]
[2] 杜魏巍. 剖宫产术中脾破裂1例报告[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 14(2): 146. [本文引用:1]
[3] 单琴. 2次刮宫产术后肠梗阻1例[J]. 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17): 87. [本文引用:1]
[4] 刘海燕, 蔡英, 高玲.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10例报告[J]. 中国医刊, 2012, 47(6): 80-81. [本文引用:1]
[5] 杨京晶. 王山米, 梁梅英, .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 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1): 39-41.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