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损害2型糖尿病178例监测24小时平均脉压的意义
马长红1, 田永霞2
1.066000,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综合科
2.150010 哈尔滨,黑龙江三精肾脏病专科医院

作者简介:马长红,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4小时平均脉压; 早期肾损害
中图分类号:R587.1

脉压作为描述动脉血压的四大参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之一, 因为与心脑肾等主要靶器官的早期损害极具相关性[1], 最终导致重要靶器官的功能衰竭,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有研究发现, 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的发生, 长期以来的研究和治疗主要集中在血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SBP)以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DBP)的调理和控制上, 而对于24 h平均脉压(24-hour mean pulse pressure, 24 hMPP)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研究较少[2], 本文以17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 监测24 h动态血压及肾功能, 进一步研究24 hMPP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6至2015-06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 1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9例, 女79例。年龄5676岁, 平均(63.6± 9.8)岁。入选标准:(1)诊断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2)诊断时间≤ 5年; (3)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 7.5%; 排除1型糖尿病、恶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等影响研究的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美林公司), 设定昼夜监测模式(白昼8:00-20:00, 1次/30 min; 黑夜20:00-8:00, 1次/60 min), 观察内容:24 h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MDBP)、24 h平均脉压(24 hMPP)[3];

1.2 分组

根据患者24 hMPP宽度进行分组:A组(24 hMPP< 40 mmHg)62例, B组(24 hMPP =4060 mmHg)56例, C组(24 hMPP≥ 60 mmHg)60例。3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24 hMSBP、24 hMDBP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表1), 具有可比性。

表1 3组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 s)
1.3 方法

患者空腹12 h后抽取静脉血, 测定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肌酐(creatinine, CRE)的含量, 检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收集各患者空腹12 h后的尿液,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 MAU)、尿B2微球蛋白(B2-Microglobulin, B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 acetylglucosaminidase, NAG)的测定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完成; 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公式(男性)=(140-年龄)× 体重(kg)/72× Scr(mg/dl); [女性=(男性)(Ccr)× 0.8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x̅± s表示, 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对于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F检验, 不满足以上要求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成组资料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对3组进行肾功能指标的比较(BUN、CRE、MAU、B2-MG、NAG), 随着24 hMPP的增宽, B、C组尿中的NAG、MAU、B2-MG各项指标含量与A组比较均增加; CRE、BUN值比较C组明显增加; B、C组肌酐清除率(Ccr)与A组比较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表2 3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比较( x̅± s)
2 讨 论

T2DM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T2DM较为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损害, 但并不是所有T2DM患者均进展为临床肾病。因此, 对于T2DM患者引起肾损害的主要因素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以往研究认为, T2DM患者的SBP、DBP及平均血糖水平是导致肾脏损害的主要因素, 而近年来研究发现[4, 5, 6], 24 hMPP作为动脉血压的主要参数之一, 不仅反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和僵硬度, 而且可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 本组选择早期T2DM患者178例进行研究, 根据患者24 hMPP宽度进行分组, 3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24 hMSBP、24 hMDBP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排除SBP、DBP及平均血糖水平等客观影响因素, 以血液BUN、CRE, 尿液MAU、B2-MG、NAG以及计算Ccr作为监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主要指标[7, 8], 本文结果显示, B组 、C组 尿中的NAG、MAU、B2-MG各项指标含量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 C组CRE、BUN值增加明显; B组、C组 Ccr 与A组比较下降明显。结果提示, 24 hMPP增宽的T2DM患者的肾功能的早期损害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C组脉压差最大, 其肾脏损伤的指标最明显, 其可能机制:24 hMPP增宽导致肾灌流量和静水压的增加, 加重肾小球的损害, 同时, 使肾小血管扩张, 内皮细胞间出现暂时的大裂隙, 血液成分进入并导致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节段性透明变形或者坏死, 当肾脏内部小动脉病变导致肾小球供血严重下降时, 肾脏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 最终表现为肾功能的损害, 因此认为24 hMPP可能作为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对于24 hMPP增宽的患者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于延缓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可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其它相关因素参与肾脏的损害, 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美春, 王晋明, 宋敏,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J]. 武警医学, 2004, 15(4): 263-265. [本文引用:1]
[2] 冯晓红, 王丽彦. 老年T2DM脉压和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 11(2): 128-129. [本文引用:1]
[3] 夏纪田, 刘燕青, 朱宁.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动态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4): 6866-6868. [本文引用:1]
[4] 张杰, 徐瑞, 廉颖, . 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6, 10(4): 487-489. [本文引用:1]
[5] 张琳钧.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 18(1): 53-55. [本文引用:1]
[6] 方铭, 黄文龙. T2DM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的脉压比较[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3(2): 210. [本文引用:1]
[7] 魏静, 张建荣. 缬沙坦抑制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肾损害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J]. 武警医学, 2015, 26(12): 1224-1227. [本文引用:1]
[8] 李香玲, 郭振涛, 刘晓霞, . 肾动态显像与B2-MG及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 9(12): 1079-108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