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鹭鹭,博士、教授,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随着战争形态变化、信息化变革、保障任务多样化的发展, 部队卫勤保障研究的科学化、合理化、客观化日益重要。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部队卫勤研究, 决定了卫勤体制的优化, 卫勤保障能力、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以及卫勤行动的成败。但是, 近年来部队卫勤的研究内容较局限, 难以从全面深远的角度对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提出精准的建议; 研究方法较单一, 以理论研究与分析为主, 缺少客观量化的证据。鉴于此, 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 对部队卫勤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具体来讲, 部队卫勤研究可根据以下6个步骤开展(图1)。首先, 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明确界定, 掌握该问题的现实需求。该阶段主要依靠文献资料和问题的主体, 可通过文献研究、既往资料Meta分析、专家访谈、不同主体的需求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实现。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充分掌握该问题的研究趋势和现况, 以更科学合理的确定研究范畴; 对各主体的分析可从现实需求角度, 对问题提出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次, 在提出具体研究问题的基础上, 应展开现场调研。这一阶段工作目的在于为整个研究提供最关键、最必要和最真实的数据, 现场调研的成功依赖于问卷的设计和调研的实施。问卷设计应基于文献研究结果、标准量表和具体需求点, 设计出能为解决研究问题提供数据的问卷。在问卷设计完成后, 应实施预调研, 其关键在于对样本量进行估算, 确定合适的预调研对象。基于预调研结果, 应对问卷的信效度、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和修正, 尤其是信效度的检验关乎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卷的各项验证完成后, 方可实施现场调研。调研过程应严格实施质量控制, 确保调研问卷的高质量填写, 并根据预估样本量严格执行现场调研。质量的控制应由每位调查者和质量控制小组同时管控, 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完整性[1]。现场调研完成后, 应对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 整理后录入所有数据。然后, 根据研究需求和数据特征, 构建数据库, 并将现场调研数据导入数据库。第三, 基于现场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归纳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特征, 并对所提出问题的内在关联性、数量关系、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该阶段主要运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常借助SPSS和SAS两种统计学分析软件实施。第四, 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的数量和逻辑关系, 进行模型构建。模型的类型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的特征, 选择智能体模型、离散事件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现实系统的抽象和还原, 对于部队卫勤中很多难以复制、发生代价过高的研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五, 基于构建的模型, 应对模型进行验证, 包括模型的灵敏度验证、可靠性检验和历史数据拟合检验[2]。模型验证合格后, 方可对模型实施模拟干预实验。模拟干预实验实施前, 应确定政策点, 设计模拟干预实验方案, 最后根据实验方案实施干预实验。最后, 根据模拟干预实验结果, 确定最优解、最优政策或最优方案。
表1详述了部队卫勤研究关于包括智能体建模、离散事件建模和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体系。智能体建模关注的是模型主体, 包括主体的类型, 主体的行为选择, 以及主体的互动, 这种建模方法是以主体为核心构建系统的方法[3]。构建该种模型的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NetLogo、Swarm和AnyLogic等, 本课题组主要采用Anylogic软件[4]构建智能体模型, 该软件相对于其他计算机软件更易使用[5]。离散事件模型关注随着时间变化的问题, 是以流程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建模方法[6], 其主要实现软件包括Arena[7]和Anylogic, 本课题组均配备并测试使用, 效果俱佳。系统动力学建模则主要关注系统层面,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构建模型, 并从系统整体、不同子系统的联系和互动, 对系统问题展开模拟研究的建模方法[8, 9]。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主要实现软件包括Vensim, iThink, Stella和Anylogic等, 其中, Vensim是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最常用软件, 操作界面简单友好[10]。
以战时部队卫勤需求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建模与仿真实验, 实现和平时期对“ 战时” 部队卫勤的客观准确研究。笔者所带领的课题组, 5年来对海军卫勤进行了4次现场调研, 涉及到78个基层单位, 23 000余份样本量, 5类兵种, 3个舰队, 填补了我军近30年无卫勤本底数据的空白。以现场调研为基础, 可进一步展开对现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定量明确卫生减员、卫勤组织指挥、卫勤力量编成、医疗后送、时效救治、战时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我课题组首次系统性建立了我军作战卫勤保障数据库, 构建了涵盖“ 三个层次” “ 五种要素” 和“ 六类实体” 的海军卫生资源数据库。在数据库基础上, 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 可对现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明确当前战时卫勤保障的各项现况, 并得出逻辑关系[11]。进一步地, 在数据和逻辑关系基础上, 可构建计算机模型, 实现对“ 战时” 卫勤保障体系的仿真系统构建, 并可在计算机中, 模拟系统运行、实施干预实验, 通过模拟不同卫勤保障方案, 观测结局指标的变化情况, 评估不同方案的效率和效果, 测算最优解, 实现了1分钟生成战时卫勤保障方案。
这种以现实需求为基础, 从而构建计算机模型, 实施干预实验的方法, 克服了难以开展作战状态下研究的困难。
“ 非战争军事行动” 部队卫勤研究应从供需双方的角度, 高效完成应急医学救援的组织、实施、后送和救治任务。我课题组于2008年以来, 对4次大型地震(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开展持续现场调研, 深入重灾区获取第一手资料, 完成了玉树、芦山、鲁甸三次地震伤病数据本底构建, 包括194支机动卫勤力量、62个救治机构、3000余名后送住院伤病员、5700余名医务人员数据和5300余名重灾区灾民, 涵盖伤病谱、力量部署、反应性和协同性4个模块的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大数据本底。形成卫勤力量数据库, 包括医疗后送、救援力量配置、地震伤病员、地震重灾灾民、灾后心理创伤5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 创造性发现了抗震救灾应急医疗救援“ 两期三段” 规律[12], 发现减员预计、力量部署、协同指挥、医疗后送、物资调集5类卫勤问题的干预靶点, 降低了伤死率(由汶川地震 1.1%下降至玉树地震 0.2%、雅安地震 0.3%[13])。在数据库、救援规律、供需数量的现实基础上, 构建了5类卫勤问题的优化决策模型, 发现了系统结构演化的干预靶点, 填补了国际灾难应急医学救援建模研究的空白。在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研究的基础上, 课题组继续对2次龙卷风灾难跟进调研, 并构建伤员发生与救援模型, 实施仿真干预实验, 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对龙卷风研究的数据库构建、伤病员数据分析、医学救援等系统研究, 进一步扩展了“ 非战争” 卫勤保障研究的内涵及应用范围。同时, 课题组还展开了城市大规模创伤的研究, 跟踪调研了4年内不同创伤机制的致伤特点, 并构建了数据库和应急医学救援系统模型。
“ 平时” 部队卫勤研究应立足于不同主体, 从各方主体的需求和利益相关关系出发, 对主体行为和系统变化展开研究。我课题组十余年来, 对患者、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医院整体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 涉及到样本量2万余份, 并据此统计分析了患者的医疗需求和满意度, 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薪酬激励制度和满意度, 管理人员对于当前部队卫勤体制的态度和评估, 以及医院整体运行和绩效情况。根据调研数据和作用关系, 构建了“ 1+n” 模型体系, 包括模型30个, 阶次7阶, 2000余个函数变量, 近万个反馈回路, 22种函数关系, 2010个函数方程。集成了卫勤复杂系统“ 模拟实验厅” , 实现了系统行为模拟干预实验, 突破了卫勤实验技术与工具的瓶颈[14]。
“ 平时” 部队卫勤研究仍然按照我课题组提出的“ 调研-建模-仿真实验” 思路展开, 突破了仅从文献、纯理论的角度开展研究的局限性, 实现了卫勤保障方案的循证研究, 推动了卫勤循证决策技术的发展。
结合上述我课题组的研究思路、方法学体系和实践经验, 笔者对部队卫勤研究提出了“ 调研-建模-仿真实验” 这一新的研究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学体系依托于可获取的现实数据, 实现对难以复制的场景、发生率较低但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战争环境等难以重演场景的模拟和仿真[15], 极大推动了我军卫勤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这种方法学体系可以紧贴现实情况, 通过现场调研获取最详尽可靠的数据基础, 结合统计学分析, 可获得基本情况和逻辑关系; 这些数据库和统计分析结果, 可以为构建计算机模型提供数据基础和逻辑来源; 在构建的计算机模型基础上, 可以实现模拟仿真实验,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设置和干预方案, 实现在计算机上模拟不同方案或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测算最优解。
具体而言, 现场调研应结合研究目的, 一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量表的制定应以国内外标准量表为基础, 结合研究需求适当修改并测算信效度后, 对研究主体实施现场调研, 获取第一手资料。计算机建模主要依托于计算机软件, 我课题组常用的建模软件包括Vensim、Arena、Anylogic等, 可实现系统动力学建模、离散事件建模、智能体建模等多种模型构建。仿真实验是以构建的计算机模型为基础, 通过调整关键参数值、应急医学救援方案、政策方案等, 观察模拟仿真后的观测指标变化, 以此判断不同干预方案的效应, 筛选最优方案。在多年对数据、模型、软件、装备、方案的研究下, 我课题组首次建成了我军的卫勤决策支持平台, 包括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和部队训练3种任务状态, 创造性地实现了我军卫勤决策支持工具的研发和运用。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体系将会有效推动我军卫勤的迅猛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