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肺创伤65例CT诊断分析
林炳权, 许乙凯, 黄婵桃, 周芳
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通讯作者: 许乙凯,E-mail:xu_yi_kai@126.com

作者简介:林炳权,博士,主治医师。

关键词: 肺挫伤; 肺撕裂伤; CT
中图分类号:R816.1

近年来, 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及其他意外伤害发生率逐年增高, 闭合性肺创伤在临床急诊中越来越多见,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闭合性肺创伤以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最常见, 其进展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死率高[1]。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诊断、评估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分型及肺部损伤程度, 是目前肺部创伤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为提高对肺创伤CT表现认识, 现对65例闭合性胸部肺创伤患者CT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其CT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06至2018-01我院住院治疗闭合性肺创伤65例, 其中男43例, 女22例; 年龄3~72岁。均有明确闭合性胸部创伤史, 其中交通事故伤37例, 坠落伤16例, 其他12例。患者均于受伤后1~24 h行首次CT检查, 其中21例行多次CT检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53例, 气促、呼吸困难47例, 痰中带血或咯血28例, 昏迷20例。胸部创伤包括肋骨骨折41例, 气胸、血胸、血气胸29例, 皮下气肿20例, 其他创伤包括四肢及脊柱骨折32例, 颅脑损伤38例, 腹部损伤25例。

1.2 检查方法

65例CT检查均包括胸部平扫, 使用西门子64层双源螺旋CT及Philiphs brilliance 256层iCT机, 扫描参数为120 kV, 200~250 mAs, 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剑突下3横指, 层厚5 mm, 间隔5 mm, 病情较轻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 病情较重患者非屏气呼吸。获取原始横轴面图像后, 以1 mm层厚转送至后处理工作站, 运用MPR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 重建肺窗、纵膈窗及骨窗。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CT检查结果, 对患者受伤种类及合并伤进行分析。

1.4 结果

1.4.1 单纯肺挫伤 共49例, 单个肺叶挫伤13例、 两个肺叶及以上肺挫伤36例。单肺叶挫伤病例中4例于上肺, 1例位于中肺, 8例位于下肺。CT表现为磨玻璃状、斑片及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不清, 4例密度较高, 部分实变, 11例发生于肺叶边缘。两肺叶及以上肺挫伤病例中, 17例两肺叶挫伤, 19例三肺叶及以上挫伤, 其中有21例出现下肺挫伤。CT表现为多发磨玻璃、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不清, 其中19例出现实变, 10例出现肺不张。以上CT表现大部分是混合存在的(图1)。

图1 交通事故所致肺挫伤合并肺撕裂伤CT
交通事故所致肺挫伤, 双肺弥漫分布磨玻璃、斑片及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 以右肺为著

1.4.2 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 共16例, 撕裂伤共31个病灶, 27个病灶位于肺下叶, 病灶大部分位于肺外缘或紧贴胸膜, 单发病灶8例, 多发病灶8例。31个病灶中, 6个病灶呈气囊腔型, CT表现为类圆形或长条状透亮影; 21个病灶呈气液囊腔型, CT表现为类圆形或长条形透亮影, 其内可见气液平面, 内壁光滑(图2)。4个病灶呈肺内血肿型, 表现为肺内结节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 边缘清楚。以上16例肺撕裂伤周围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

图2 高处坠落伤所致肺撕裂伤CT
A.右肺下叶背段可见椭圆形气液囊腔影, 边界清晰, 其内可见液平, 周围可见絮状稍高密度影; B.3 d后复查示气囊腔内液体较前稍增多, 周围渗出影已基本吸收

2 讨 论

胸部创伤通常由暴力所致, 以胸膜腔是否与外界直接相通, 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 以前者最常见, 多是交通事故引起。闭合性肺组织创伤一般较为隐蔽, 受损机制比较复杂。肺部创伤主要有肺挫伤、肺撕裂伤, 极少部分可合并肺疝形成[2]。闭合性肺创伤在诊断上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及CT检查。胸部X线片简单、便捷, 对肺部受损的情况能得到较准确的诊断, 同时还可及时、动态观察, 但其对肺挫伤、肺撕裂伤一些细节诊断方面显示欠佳。而多层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 能直接显示肺部受损情况, 对肺损伤病灶细节显示较胸部X线片更清晰, 能为临床准确判断肺部创伤程度、分型及观察病情进展、恢复情况提供准确的依据。

胸部创伤中最常出现的是肺挫伤, 主要是外力作用于胸壁使得胸腔缩小, 胸内压增大压迫肺组织引起损伤, 当胸廓弹性回复时又产生负压进一步加重原损伤区的损伤, 肺实质在这种暴力作用下使得肺泡或肺毛细血管壁损伤, 使得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渗入肺泡内和肺间质, 引起肺泡内出血或间质水肿[3]。肺挫伤一般很少出现肺表面的裂伤。肺挫伤CT上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紊乱及模糊, 肺实质内形成磨玻璃影、小斑片状、结节及大片状高密度影, 边界不清, 部分可见肺不张。若肺组织损伤较轻则表现一叶局限分布或多肺叶散在、多发斑片、结节及絮状稍高密度影, 病灶多分布于肺组织外缘, 本组病例中40例出现于肺边缘。若创伤较重, 则病灶密度更高, 为肺内出血较多, 其可融合成大片状甚至以叶段分布的密度增高影, 密度不均匀, 以受伤侧为著, 常由于发生对冲伤, 致另一侧肺相同CT表现, 但两侧肺病灶分布及密度不同, 本组中23例由于渗出及出血较多, 出现实变影。若损伤及支气管断裂、闭塞或由分泌物堵塞, 可形成肺实变不张, 10例可见到肺不张。

胸部创伤中, 肺撕裂伤较肺挫伤少见, 其临床症状相对较重, 多由于较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胸壁, 肺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撕裂, 弹力作用使周围肺组织回缩, 撕裂口溢入气体从而形成肺撕裂伤类型中的气囊腔型, 气囊壁由小叶间间质结缔组织组成, 其囊腔大小为1~14 cm[4, 5], 气囊腔内如有积聚液体可转化为气液囊或肺内血肿, 也可由肺内血肿或气液囊腔内的液体经小支气管引流后遗留, 液体多是为邻近血管破裂流入。气液囊型是肺撕裂伤最常见的类型, 其好发于胸膜下或脊柱旁[6, 7]。肺撕裂伤多发生于双肺下叶, 肺撕裂伤多伴有肺挫伤发生[8]。肺撕裂伤CT表现为3型:(1)气囊腔型, 表现为肺实质内或胸膜下透亮含气腔, 边缘光滑, 多发生于肺组织边缘, 多发气囊腔有时可沿肺纹理分布, 呈串珠或索条状排列,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肺内小支气管破裂, 气体积聚于肺间质内而形成。单纯气囊腔相对少见[9]。本组病例中只出现6个气囊腔型撕裂伤, 其中4个转化成气液囊腔, 2个病灶未随访。(2)气液囊腔型, 表现为肺内或胸膜下透亮含气腔内见高密度的液平, 囊腔内壁光滑, 此征象是肺撕裂伤最典型的表现, 该类型在本组出现最多, 有21个气液囊腔, 其中有14个进行随访, 6个吸收, 8个进展为肺内血肿, 这是最常见的转化类型。(3)肺内血肿型, 表现为肺内类圆形高密度影, 边缘清楚, 密度高、均匀, 也是以肺外周常见。本组病例中出现4个肺内血肿, 随访其中2个1个病灶缩小, 1个病灶完全吸收。文献[10]报道, 肺撕裂伤中的气囊及气液囊85%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可能由于青少年肋骨有较好的顺应性, 可将更大的外力传递至肺实质, 但其合并骨折少见。当血肿转化为气液囊时要警惕合并有肺脓肿, 其继发感染不少见, 有38%可能发展成肺脓肿[11], 本组中未发现此类型转化。部分肺部创伤还可表现为胸膜下气泡影, CT表现为胸膜下条形或类圆形透亮影, 多位于背侧, 一般较小, 局限, 与气胸所形成的带状表现不同, 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为肺边缘肺泡断裂所致, 当撕裂区域较大时, 可进展为气胸或气液胸。本组中出现7例。

肺挫伤诊断相对容易, 肺撕裂伤有时隐藏在肺挫伤中, 需要随访观察, 部分肺挫伤吸收后表现为肺组织内囊腔, 肺撕裂伤可以以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同时存在, 各类型之间还常随时间而发生转化, 所以诊断肺撕裂伤时需要注意其各种类型的改变。肺挫伤需与肺内感染性病变鉴别, 主要需与吸入性肺炎鉴别, 这是由于部分患者在外伤昏迷时可误吸引起肺部炎性反应, 与肺挫伤重叠, 其次需与病患本身肺部感染鉴别。肺撕裂伤中的肺气囊腔型需与肺囊肿、肺大泡及支气管扩张等鉴别, 气囊腔形态多为类圆形或长条形, 多发生于肺外缘或近胸膜下, 治疗后可消失, 也可转化为气液囊腔或肺内血肿。气液囊腔需要肺脓肿、肺囊肿合并感染或肺结核空洞鉴别, 创伤性肺气液囊腔有外伤史, 多见于下肺近胸膜处。如果肺撕裂伤表现为肺内血肿, 则需与球形肺炎、肺肿瘤相鉴别, 肺血肿边缘清楚, 密度较高, 增强不强化, 而球形肺炎、肺肿瘤一般边界不清, 增强扫描可发生强化。

目前, 多排螺旋CT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肺部检查的应用, 其不仅直接显示出闭合性肺部创伤的程度及分型, 还可随访观察创伤进展及恢复情况, 为临床及时判断肺部创伤提供可靠依据, 是目前肺部创伤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iller P R, Croce M A, Bee T K, et al. ARDS after pulmonary contusion: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ontusion volume identifies high-risk patients[J]. J Trauma, 2001, 51: 223-230. [本文引用:1]
[2] Mirka H, Ferda J, Baxa J.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hest trauma : indications , technique and interpretation[J]. Insights Imaging, 2012, 3(5): 433-449. [本文引用:1]
[3] Sangster G P, González B A, Carbo A I, et al. Blunt 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lung parenchyma, pleura, thoracic wall, and intrathoracic airways: multidetector computer tomography imaging findings[J]. Emerg Radiol, 2007, 14: 297-310. [本文引用:1]
[4] Sorsdahl O A, Powell J W. Cavitary pulmonary lesions following non-penetrating chest trauma in children[J]. Am J Roentgenol, 1965, 95: 118-124. [本文引用:1]
[5] Gulbahar G. Diagnosing traumatic pulmonary pseudocyst[J]. South Med J, 2009, 102(9): 947-948. [本文引用:1]
[6] Stathopoulos G, Chrysikopoulou E, Kalogeromitros A, et al. Bilateral traumatic pulmonary pseudocyst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J Trauma, 2002, 53: 993-996. [本文引用:1]
[7] Romero J, Velmahos G C. Giant post traumatic hemopneumatocele: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is safe[J]. J Trauma, 2000, 49(6): 1132-1134. [本文引用:1]
[8] Cho H J, Jeon Y B, Ma O S, et al. Traumatic pulmonary pseudocysts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 prevalence, 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5, 79(3): 425-430. [本文引用:1]
[9] 张光辉, 刘旭林, 唐小锋, . 肺撕裂伤的影像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1): 37-39. [本文引用:1]
[10] Hazer S l, Orhan Söylemez U P.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pulmonary pseudocysts[J]. Ulus Travma Acil Cerrahi Derg, 2018, 24(1): 49-55. [本文引用:1]
[11] Chon S H, Lee C B, Kim H, et al. Dianosi and prognosis of traumatic pulmoary psuedocysts : a review of 12 cases[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29(5): 819-82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