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型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
李秋松;王保平;袁大伟;刘凡 |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急诊科,长沙,410006 |
|
Relation ship between severe brain injury with hemorrhagic shock and stress ulcer |
LI Qiusong;WANG Baoping;YUAN Dawei;LIU Fan |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与应激性溃疡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失血性休克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情况,同时测定胃液和血液的pH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总共发生应激性溃疡79例(24.2%),其中45例为失血性休克,占失血性休克的39.8%(45/113),无休克发生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5.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第2天血液中的pH值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7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天和第7天胃液中的pH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时更易发生应激性溃疡.
|
|
关键词 :
重型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应激性溃疡
|
收稿日期: 2008-01-15
|
[1] |
张虹, 苑键, 于向丽, 叶林, 杨春梅. 质子泵抑制药和H2受体拮抗药预防应激性溃疡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武警医学, 2019, 30(6): 510-512. |
[2] |
武化云,李 娟,韩轶鹏,刘佰运,杨慧宁.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防治中的应用[J]. 武警医学, 2016, 27(6): 565-567. |
[3] |
李秋松,陈翀,王保平,袁大伟.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周内颅内压变化特点[J]. 武警医学, 2016, 27(1): 40-42. |
[4] |
杨柏林,王欢,彭军,徐其明,余超. 高压氧干预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NF-κB (p50)表达的影响[J]. 武警医学, 2014, 25(11): 1131-1134. |
[5] |
张希国,刘小丰,苏嘉,张永. 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两种液体复苏方法的比较[J]. , 2013, 24(9): 804-806. |
[6] |
杨军,陈东华,孙辉,黄时军,唐林强,罗波林. 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 武警医学, 2013, 24(4): 344-345. |
[7] |
孙 莉;董建梅;杨 毅;黄 梅. 多重感觉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作用[J]. , 2012, 23(1): 5-5. |
[8] |
商崇智;陈宝友;刘晓智;李建国;张赛.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 , 2009, 20(04): 312-315. |
[9] |
齐洪武;孙为民;王政刚;张旭东;樊丰势;张卫宁;程建业.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J]. , 2009, 20(03): 248-250. |
[10] |
沈美华;霍正禄;梅冰;何建;王美堂. 核因子-κB在兔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 , 2008, 19(11): 969-972. |
[11] |
缪国专;杜长生;张远征;武化云.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维持适当低灌注压的疗效观察[J]. , 2008, 19(07): 626-627. |
[12] |
李毓忠;刘松岩;翟艳辉.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及白蛋白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中的临床比较[J]. , 2007, 18(03): 198-202. |
[13] |
何欣;刘云洪;徐奇志;杨大祥;刘洋. 床旁锥颅、穿刺、碎吸术抢救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52例[J]. , 2005, 16(11): 841-842. |
[14] |
徐文俊;乔振才;邬祖良;王荣;荣效国;杨杰;徐凯;何晓飞. 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 , 2005, 16(09): 684-685. |
[15] |
杨柏林;程毓华;余超;王欢;彭军;徐其明;周军. 特重型颅脑损伤低位颞部减压术47例[J]. , 2004, 15(08): 618-6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