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科学学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导航切换
科学学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科技论坛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
陈悦;刘则渊;陈劲;侯剑华
2008 Vol. 26 (3): 449-460.
摘要 (
)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是科学计量学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本章从引文分析和信息可视化角度介绍了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的历程,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科学知识图谱类型和现代的三维构型图谱、多维尺度分析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自组织映射图谱以及寻求路径图谱及其相应的原理。其研究进展表明,无论是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知识图谱都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
科学学理论
科技资源的价值及其价值表现分析
赵伟;赵奎涛;彭洁;胡克
2008 Vol. 26 (3): 461-465.
摘要 (
)
本文在剖析科技资源的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从科技资源具有的稀缺性、资本属性和商品属性等不同角度分析其价值来源,开展了科技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增值(殖)过程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科技资源横向价值和纵向价值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差”,以及从价值属性角度表现出的科技资源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演化的集成研究及新兴技术演化
王敏;银路
2008 Vol. 26 (3): 466-471.
摘要 (
)
本文对不同研究领域的技术演化进行了集成研究,分别从单一技术、技术系统和“技术-经济范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技术演化的内涵,与以往讨论技术演化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分析中不仅考虑了技术的自然属性,更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提出技术演化是包含多要素、跨层次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演化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讨论。
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属性看互联网社会工程
唐魁玉
2008 Vol. 26 (3): 472-475.
摘要 (
)
从现代科学解释学和技术社会学的观点看,互联网与其说是一种具有高技术与“异托邦”特质的“另类空间”或媒介“物体系”,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工具理性气质的“社会工程体系”。互联网就是一种充满主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互动性逻辑精神的社会工程。它是实际存在的,但因为处于虚拟环境中,所以对它的理解还须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
两种交互式信息传播网络的传播模型比较研究
唐四慧;杨建梅
2008 Vol. 26 (3): 476-479.
摘要 (
)
对中国产业集群网论坛用户提问与回答的关系数据,建立了一个以自我中心,包括832个用户的知识传播网络模型。将该传播网络的传播模型与Watts通过Email方式建立的信息传递网络模型相比较。结合经典的传染模型和渗流模型及这两种信息传播网络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传播模型。不同的传播模型有不同的提高信息传播广度的方法: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不仅要提高信息传递者的激情而且要提高社会网的连通性,基于论坛回复关系的信息传播网络只需提高用户的回复激情就可扩大信息传播的广度。同时还给出了两种方式的难易程度,根据难易程度建议依据信息的不同性质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传播。
科技工作者公众形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何光喜;马缨;王奋宇;薛姝
2008 Vol. 26 (3): 480-486.
摘要 (
)
科技工作者的公众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外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对科技工作者的刻板形象、职业形象、媒体形象等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公众对科技工作者印象的因素以及科技工作者公众形象的潜在后果。本文在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此类研究的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基于“SARS”与“禽流感”疫情的研究
马健
2008 Vol. 26 (3): 487-492.
摘要 (
)
科学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包括外行知识。科学知识与外行知识都是所谓的地方性知识。科学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科学知识与外行知识通过彼此竞争,相互融合,从一种地方性知识转变为另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过程。科学家与大众传媒必须在科学知识的真实性与科学传播的时效性之间寻求一种“必要的张力”。
现代化学引发灾难的规律研究
刘雯;徐飞
2008 Vol. 26 (3): 493-499.
摘要 (
)
20世纪现代化学引发的重大灾难有200多起,本文初步统计分析了灾难的种类、特性、发展规律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现代化学引发灾难的次数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递增,呈现指数增长的规律,新的化学成果和相关灾难发生之间在时间上具有延迟性和一定的关联性。灾难的原因和案例分析表明,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应当重视并积极控制现代科技引发的各种灾难。
中国科学学元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王续琨;田宇力
2008 Vol. 26 (3): 500-505.
摘要 (
)
从1977年钱学森先生倡导发展“科学的科学”算起,科学学在中国刚好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对科学学著作和科学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表明,科学学在内容上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从单纯研究科学走向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研究,即走向科学技术学。在科学学著作中,专论科学学分支学科的著作占绝大多数;在科学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中,探讨科学学分支学科的论文占绝大多数。面向社会实际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学分支学科的深度开掘,是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基于序参量识别的产业生态网络演进方式研究
刁晓纯;苏敬勤
2008 Vol. 26 (3): 506-510.
摘要 (
)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论述了不断提高生态效率和固化核心能力是产业生态网络演进的两种方式,并结合协同学中序参量的识别方法以及我国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数据对两种演进方式进行比较,得出基于生态效率的产业生态网络演进方式是促进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济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评价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徐建荣;陈圻;聂晟玮
2008 Vol. 26 (3): 511-518.
摘要 (
)
文章在生产开放性和要素异质性的前提下,将内外资要素共同内置到生产函数中,运用1995年以来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这一时期结构调整的绩效。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所改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大,与一些文献认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改善最显著的结论不同。从要素产出水平看,劳动要素特别是内资劳动要素在生产中的产出弹性普遍较高,这启示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不同要素使用比例,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扩大吸引外资过程中,由注重引进物质资本转向重视外资对我国人才培养和管理理念熏陶。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程华;赵祥
2008 Vol. 26 (3): 519-525.
摘要 (
)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构建了企业R&D投入产出的计量模型,采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测度了政府科技资助、企业自筹R&D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等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进一步,分别考察了政府资助强度、企业技术特征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产出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的R&D产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不及企业自筹的R&D资金;政府科技资助对中等资助强度产业的R&D产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科技资助对低、中低技术产业的R&D产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金融机构贷款对企业R&D产出的作用不显著。
中国R&D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张小蒂;王中兴
2008 Vol. 26 (3): 526-529.
摘要 (
)
本文对中国R&D存量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各个产出指标进行了相关检验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995-2005年中国R&D资本存量与该行业专利申请受理数量、销售收入、利润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都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高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量、销售收入、利润指标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中国R&D资本存量呈现强正线性相关关系;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指标与R&D资本存量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国有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量、销售收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同R&D资本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远不如三资企业。
中国学科结构动态绩效的国际比较及预测
岳洪江
2008 Vol. 26 (3): 530-538.
摘要 (
)
利用基本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采用定量化模型方法,从学科领域论文与引文增长绩效、相对优势学科变化、学科结构国际相似性变化、学科领域中期预测等方面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学科结构动态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借助国际比较揭示了中国学科结构绩效变化的特征。
中美高校政府科研经费成本控制机制比较研究
湛毅青;刘爱东;程楠;周以芳
2008 Vol. 26 (3): 539-545.
摘要 (
)
对政府投入高校科研经费的成本进行科学、规范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发达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从制度、核算、监督三个层面对中美两国政府关于高校科研成本控制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缺乏完整的成本规范、科学的核算体系以及有力的经济处罚措施是目前我国高校国拨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的最重要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科学、有效控制我国高校科研成本的治理建议。
中日技术转移与合作研究
范拓源
2008 Vol. 26 (3): 546-555.
摘要 (
)
创建世界创造中心需要产业技术升级,需要技术学习。而日本是技术学习成功的典范,也是中国主要技术来源国。中日技术转移与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发展潜力很大但现在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中国有必要加快从日本引进适合技术,利用国际产业调整时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转型经济战略管理的文献研究
朱振坤;金占明
2008 Vol. 26 (3): 556-562.
摘要 (
)
通过文献研究对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战略管理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评估。通过检索和甄别2001-2006年度发表在国际一流管理学刊物上的所有论文,确认了31篇与转型经济企业战略相关的文章。从课题、类型、方法、研究国家等各个方面对这些论文进行了归类和分析,认为转型经济的研究目前在主流学术界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因为转型经济国家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转型经济的前景存在变数以及研究中存在诸多客观的困难。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科研组织运行的分析框架
刘小玲
2008 Vol. 26 (3): 563-568.
摘要 (
)
本文从科学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对科研组织的运行做了理论分析。认为科研组织的运行是研究目标、行为主体、认知方式、经费来源、运行规范、评价标准等六个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
同行评议制度缺陷的根源及完善机制
杨锋;梁樑;苟清龙;凌六一
2008 Vol. 26 (3): 569-572.
摘要 (
)
同行评议是科学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方式。现有的同行评议制度中普遍存在着非公正性、非客观性、非合理性的缺陷。本文详细描绘了现有同行评议制度的缺陷,分析了缺陷存在的根源,并创新性地提出一整套完善机制以消除这些缺陷。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
雷孝平;朱东华;周春娜
2008 Vol. 26 (3): 573-577.
摘要 (
)
以科技项目成果中的技术专利群为研究对象,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专利价值评价流程。运用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得到可以操作的专利指标值,并使用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的专利测评模型,对整个专利群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高技术企业跨边界学习的案例研究
钟竞;吴泗宗;张波
2008 Vol. 26 (3): 578-583.
摘要 (
)
本案例研究对比了两家高技术企业在跨边界学习和组织特性上的异同,发现大企业可以不断发展新技术,通过探索和利用之间的平衡实现长久的生存;小型企业通过利用专一的技术和市场业务的逐步演进实现较快的成长。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注重跨知识边界的学习,以客户导向的企业注重跨组织边界的学习,跨知识边界和跨组织边界的学习存在交织互补的关系。
技术企业创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实证研究
张炜;袁晓璐
2008 Vol. 26 (3): 584-588.
摘要 (
)
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知识资产。本研究将智力资本概念引入技术创业研究中,采用多层次问卷测量法,检验了高技术企业创业智力资本与创业成长绩效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指出创业智力资本结构维度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创业竞争绩效和潜力绩效。
资源获取、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朱秀梅
2008 Vol. 26 (3): 589-595.
摘要 (
)
本文拓展了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的经典模型,构建了资源可获得性、创业导向、环境动态性、资源整合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及所提出的假设。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度量与功效 ——本土模型的构建和实证研究
焦豪;邬爱其;张样
2008 Vol. 26 (3): 596-603.
摘要 (
)
通过对IT能力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访谈从而总结出其由IT体系惯例、IT基础设施、人力IT资源、IT关系资产四个要素构成并构建了IT能力的测量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探索与验证,最后检验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
企业动态能力测量之实证研究 ——以270家孵化器入孵企业为例
蒋勤峰;田晓明;王重鸣
2008 Vol. 26 (3): 604-611.
摘要 (
)
企业动态能力是目前创业研究中聚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270家孵化器入孵企业为样本,探究在中国背景下,进行初创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论对我们初创型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社会资本与核心能力关系研究:以知识创造为中介变量
王凤彬;江鸿;吴隆增
2008 Vol. 26 (3): 612-618.
摘要 (
)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协同影响,并以知识基础理论为基础探讨知识创造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机制对企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创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明确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内外部社会资本、以及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机制对核心能力不同维度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指导企业利用其内外部关系提升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中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测度与分析研究
夏志勇;林聃;何林
2008 Vol. 26 (3): 619-632.
摘要 (
)
大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依托。本文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定权聚类法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AHP法对测度指标进行了赋权,以33个制造业大企业为样本,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状况很不乐观,其主要测度指标的表现也很不理想,与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尚有较大差距,挑战严峻,形势紧迫。
中国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视角
戴魁早
2008 Vol. 26 (3): 626-632.
摘要 (
)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两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
政府规制对上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影响历程研究 ——以复杂系统自组织原理为分析框架
顾文涛;李东红;王以华
2008 Vol. 26 (3): 633-639.
摘要 (
)
介绍了复杂系统的熵值变化公式和系统层次关系原理,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复杂系统自组织原理。以此原理为分析框架,对政府规制对上汽集团自主创新的影响历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政府规制的作用方式和上汽对政府规制的反应。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分析框架能够对案例所涉及各主要因素的历史演进作出符合实际的说明。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
舒成利;高山行
2008 Vol. 26 (3): 640-644.
摘要 (
)
知识生产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基础,从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出发,将原始性创新具体划分为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模型。
有效制度安排下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李应博
2008 Vol. 26 (3): 645-651.
摘要 (
)
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对国际视野下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种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提出了“有效制度安排下的协调互动方式”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探讨了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资源平台、制度环境、机制政策和技术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中国省际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
简泽
2008 Vol. 26 (3): 652-658.
摘要 (
)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决定问题。利用启发式理论分析方法,把转轨经济的一些重要特征融进新增长经济学内生技术变迁的理论中,从而发展起一个揭示转轨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源泉的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估计了一个统计上稳健的技术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决定力量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很好地解释了转轨期间我国技术知识生产的特征和省际间技术创新水平的发散模式。
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张玉明;李凯
2008 Vol. 26 (3): 659-665.
摘要 (
)
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利用1996-2005年的专利数据对中国31个省际区域进行了空间数据探索分析;专利可视化分布图显示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分布情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区位Gini系数和Moran I指数均指出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非随机分布,呈现不同层次的创新集群,并表现出空间依赖;Moran散点图进一步指出了各省际区域的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模式,为区域合作和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
程开明;李金昌
2008 Vol. 26 (3): 666-672.
摘要 (
)
城市的众多特征有利于技术创新产生,且为创新扩散创造良好条件,创新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动态分析显示,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化对自身波动的冲击反应强烈,对技术创新波动的冲击反应较弱,技术创新对城市化的冲击反应强烈而对自身冲击反应较弱。结论对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培育城市创新能力和提高整体创新水平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