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人才争夺战”的背景和区域人才政策的视角,利用自然语言分析(NLP)、文本挖掘等方法整理出2002-2021年中国3308项地方性人才政策的量化数据,设计得到“多地区-多政策”维度下的人才政策量化标准、流程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体微观数据,考察了城市人才政策对人才流动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人才政策综合得分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加该城市被人才选择的概率。从城市视角来看,较小规模城市、非省会城市人才政策的作用更为明显。从个体特征来看,高学历、高收入以及25-54岁中、青年人才群体对人才政策综合得分的变动更为敏感。2.具体到引育留用四类政策环节上,不同地理区域城市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在各政策环节的实际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城市、南方城市的引才、留才和用才环节政策均能显著影响人才流入,而内陆地区育才、用才环节政策作用不明显,北方地区仅留才环节政策能够产生效果。3.具体到奖励型、保障型、发展型三类政策工具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人才群体对各类政策工具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就年龄而言,35岁以下人才群体对生活补贴、薪酬待遇等短期性、补贴型的内容变动较为敏感,而35岁及以上人才群体则相对更关心子女入学与个人职业发展等保障型与发展型政策。就不同类型人才而言,创新创业人才对金融支持、创新载体建设等发展型政策的变化十分关注,而企业经管人才更关心生活补贴与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等奖励型政策。农村实用人才则更看重保障型政策,如户籍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