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科研人员是提升新质生产力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双一流”建设以来,高校科研人员校际流动频繁且流动失序加剧,其归因多元。与过多指责外部环境因素相比,从科研人员自身角度分析个体特征对流动意愿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优化,更具意义和价值。研究随机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13个省份878名代表性科研人员进行了个体特征如何影响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并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性、差异性和回归性分析。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我国高校科研人员流动意愿总体上比较强烈,但流动意愿在个体不同特征上存在差异性。其中,性别、年龄、工龄、职称、学校类型、学科领域、婚姻状况等与流动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历、所在地域、子女情况等与流动意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称、学校类型、学科领域、婚姻状况等与科研人员流动意愿存在相关性。基于此,研究针对不同维度个体特征与流动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原因探析,提出了多元协同的引导策略,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高校和科研人员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科研人员科学合理有序流动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