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慧敏 陈光 李章伟. 决策与咨询的共生与交融———基于日本科技咨询体系的考察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7): 1199-1207. |
[2] |
尚智丛 田喜腾. 科学与社会秩序共生的理论探索[J]. 科学学研究, 2020, 38(2): 193-199. |
[3] |
周程.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何以能够战胜儒学[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5): 776-780. |
[4] |
门伟莉 张志强. 诺贝尔科学奖跨学科师承效应定量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4): 498-506. |
[5] |
贾鹤鹏 刘立 王大鹏 任安波. 科学传播的科学——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阶段[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3): 330-336. |
[6] |
马来平. 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J]. 科学学研究, 2013, (5): 641-0. |
[7] |
董国豪 潜伟. 普赖斯科学技术观初探[J]. 科学学研究, 2013, (12): 1773-1780. |
[8] |
于海波. 跨学科交叉研究视角下的定量与定性——以旅游研究为例 [J]. , 2012, 30(6): 807-812. |
[9] |
刘则渊. 论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J]. , 2012, 30(1): 5-13. |
[10] |
乔磊;陈凡
. 科技进步与知识产权变迁[J]. , 2011, 29(3): 337-342. |
[11] |
汪樟发;汪涛;王毅.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调状况研究[J]. , 2010, 28(5): 697-703. |
[12] |
解学芳. 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的逻辑演进[J]. , 2010, 28(12): 1820-1831. |
[13] |
樊春良;张新庆. 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环境[J]. , 2010, 28(11): 1611-1618. |
[14] |
宋刚;王续琨;冯茹. 基于文献计量的技术管理学学科分立发展[J]. , 2009, 27(7): 981-988. |
[15] |
朱勤. 台湾STS研究的建制与特点[J]. , 2009, 27(6): 818-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