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妍 叶广宇 梁肖梅. 制度压力、地方政府响应与区域环境绩效———基于 30 省数据的定性比较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24, 42(2): 300-309. |
[2] |
徐晨倩 朱雪忠. 美国337调查、动态能力与企业专利国际化[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8): 1474-1483. |
[3] |
徐慧超 赵彦云. 中国数字化转型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11): 1967-1979. |
[4] |
杨力 刘敦虎 魏奇锋. 共生理论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10): 1897-1909. |
[5] |
朱建民 崔心怡. 国际技术并购因素组态与双元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8): 1527-1536. |
[6] |
杨伟 劳晓云 周青 张璐. 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治理利基组态[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3): 534-544. |
[7] |
杨代福 刘爽. 新冠疫情应对决策中的研究证据使用:基于十个国家的定性比较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2): 278-287. |
[8] |
王丽平 常翠青. 组态视角下高校专利的转化路径选择[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2): 309-318. |
[9] |
郭元源 贺易宁 程聪 许紫岳. 集群中科技中介角色演变与网络结构互动机制[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3): 450-461. |
[10] |
程聪 钟慧慧 郭元源 李鸽翎. 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机制研究——网络协同与资源配置的视角[J]. 科学学研究, 2018, 36(4): 723-731. |
[11] |
吕荣杰 张冰冰 张义明. 跨区域技术转移效率前因组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8, 36(11): 1986-1994. |
[12] |
倪渊 张健. 协同知识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11): 1687-1699. |
[13] |
朱依曦 胡汉辉. 网络型产业规制政策演变与影响 ——基于中美有线电视产业的比较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10): 1479-1486. |
[14] |
吴利华 纪静. 中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环境比较分析—基于关联产业的视角[J]. , 2014, 32(2): 236-241. |
[15] |
任磊 张超 何薇.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 , 2013, (7): 983-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