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跨学科研究在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
  • 陈仕吉 Clément Arsenault(康温和) Vincent Larivière(江文森)
  • 2018 Vol. 36 (7): 1153-1160.
  • 摘要 ( )
  • 随着科学系统的复杂化,许多社会问题和科学研究计划无法由一个学科解决,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式。因此,分析与了解科学中跨学科研究的变化趋势,阐明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对跨学科研究的持续发展和科技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61-2015年高被引论文数据(top 1%)为基础,分别利用第三代生物多样性指标Leinster-Cobbold多样性指数(LCDiv)和单项跨学科指标(丰富性、均衡性和差异度)分析跨学科研究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对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要,跨学科研究的丰富性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均衡性呈现下降趋势,大多数学科的差异度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也表明高被引论文的高丰富性、低均衡性和高差异度的跨学科特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科学家跨国迁移——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例
  • 孙玉涛 国容毓
  • 2018 Vol. 36 (7): 1161-1169.
  • 摘要 ( )
  • 文章提出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占居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位置是因为科学家跨国迁移,并运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数据对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进行实证。通过1901-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以研究成果作为表征与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表征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具有同步转移现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跨国迁移者占总体的38%,并呈现逐阶段上升趋势;美国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迁入国,若剔除跨国迁入获奖者,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将推后至1945年;同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跨国迁移特征呈现阶段性变化,未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可能呈现多中心特征。
  • STS领域的知识图谱——基于贝尔纳奖获得者共被引分析
  • 李淑敏 李正风
  • 2018 Vol. 36 (7): 1170-1179.
  • 摘要 ( )
  • 通过对贝尔纳奖获得者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采取多元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绘制STS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存在七个学术子群,并确定了各子群的主题,按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SK微观进路”、“科学技术的女性主义研究”、“科学体制社会学”、“技术论”、“争论与风险研究”、“SSK宏观进路”、“科技史”;获奖者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大量交集,研究主题渗透交叉、依赖较紧密;尽管Thomas Kuhn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最大的STS学者,但在STS学术共同体中,Bruno Latour影响力却是最大。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我国如何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赵正国
  • 2018 Vol. 36 (7): 1180-1187.
  • 摘要 ( )
  • 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十三五”时期我国优化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英国弹射中心网络、英国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建设的经验分析和个案研究发现,英国弹射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弹射中心角色定位明确、职能聚焦;组成机构综合性强、代表性高;运营机构实体化、组织架构标准化和工作人员专职化。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可从中获得五个重要启示,一是在国家层面明确负责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二是减少管理层级,改革管理模式;三是瞄准职能定位,创新运行机制;四是严格控制数量,加大支持力度;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注重公开透明和开放交流。
  • 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策略选择
  • 王宗水 秦续忠 赵红 张健
  • 2018 Vol. 36 (7): 1188-1195.
  • 摘要 ( )
  • 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在目标、内涵、影响以及研究趋势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研究内容上两者以价值创造及相关主题予以连接。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视角,系统的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各阶段价值创造的一般特性,并归纳出理想条件下制造业服务化阶段与价值创造的变化趋势,即服务创造的价值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并逐步超过产品所创造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与要素组成,针对制造业服务化不同阶段特征,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搜索与企业竞争优势
  • 吴松强 蔡婷婷 赵顺龙
  • 2018 Vol. 36 (7): 1196-1205.
  • 摘要 ( )
  • 网络结构特征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本文以组织理论为基础,从利用式-探索式知识搜索视角出发,构建“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搜索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模型。通过对178家软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的网络稳定性和位置中心度正向影响知识搜索和企业竞争优势;利用式知识搜索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向影响;利用式知识搜索在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企业在集群中应强化网络观和提高知识搜索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实现集群中的知识转移、利用与再生,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 专利质量导向下企业专利数量增长能力重塑
  • 陈力田 岑杰
  • 2018 Vol. 36 (7): 1215-1223.
  • 摘要 ( )
  • 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过程中存在“数量-质量”核心矛盾。秉承“专用、通用和权变”能力特征视角,基于30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先采用DEA方法将公司专利数量增长能力解构为三种子能力,再比较这三种子能力对企业专利质量的效用,以及环境不可预测性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识别了专利质量导向下企业专利数量增长能力的优先级自低至高次序:研发规模控制能力→技术领域内效率提升能力→技术领域选择能力。环境不可预测性越强,该次序越有向以下路径重塑的倾向:研发规模控制能力→技术领域选择能力→技术领域内效率提升能力。该发现基于能力特征视角突破了技术创新领域的“数量与质量替代”逻辑,调和了理论分歧;并对本土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能力重塑实现从增加努力程度向改变努力模式的转型,以实现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均衡提出建议。
  • 专利审查能够影响专利维持时间吗
  • 肖冰 许可 肖尤丹
  • 2018 Vol. 36 (7): 1224-1234.
  • 摘要 ( )
  • 作为技术方案能否获得专利授权的核心程序,专利审查被认为是影响专利质量特别是维持时间的重要因素。但专利审查与专利维持时间各自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对六国两万余项发明专利的审查时间与维持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不论基于授权国家的区别,还是技术领域的差异,专利审查与专利维持时间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的关系。相反,过长的专利审查时间甚至对专利维持时间存在负面影响。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影响效应
  • 付丙海 谢富纪 张宏如
  • 2018 Vol. 36 (7): 1244-1253.
  • 摘要 ( )
  • 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而获得持续成长?作为国际创业中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创业拼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本文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将个人层面的魅力型领导、企业层面的战略柔性、网络层面的关系学习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5家新企业案例分析对理论模型提供了现实性支撑。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都对创业拼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确定环境下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会进一步诱发新企业采取创业拼凑战略;知识基础在创业拼凑和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这些发现对我国转型期间新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后发企业联盟组合多样性架构:定性比较分析
  • 寿柯炎 魏江 刘洋
  • 2018 Vol. 36 (7): 1254-1263.
  • 摘要 ( )
  • 联盟组合多样性架构是联盟组合配置的重要战略决策。本研究从组织/技术/地理三个维度来联合刻画联盟组合多样性,采用架构的视角,通过基于集合论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和探讨了三个维度联盟组成的不同模式对后发企业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有两条路径,即技术聚焦组织分散型以及组织国家联合分散型有助于取得高创新追赶绩效。相应得,后发企业可以在三种架构类型间做出选择以期获得高创新追赶绩效,从而为企业配置联盟组合多样性架构这一战略决策提供了路径和启示。
  • IT能力与组织管控促进复杂产品研发敏捷性研究
  • 曾德麟 欧阳桃花 胡京波 崔争艳
  • 2018 Vol. 36 (7): 1264-1273.
  • 摘要 ( )
  • 以东方红小卫星公司为案例对象,探讨企业如何实现复杂产品研发敏捷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在复杂产品研发的三个阶段,企业需要应对四类不确定性,即“混乱、不可预见与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偏差”。因而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分别发展出“聚焦外部感知、内外部跨越、聚焦内部响应”的三种IT能力,并采取以“非正式管控为主、非正式管控加正式管控、正式管控为主”的组织管控机制,从而最终促进复杂产品研发的敏捷性。企业复杂产品研发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呈现出 “更注重创新、兼顾创新与可靠、更注重可靠”的动态变化特征。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完善企业敏捷性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复杂产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研发敏捷性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协调机制研究
  • 王海军 成佳 邹日菘
  • 2018 Vol. 36 (7): 1274-1283.
  • 摘要 ( )
  • 知识经济情境下,知识转移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绩效至关重要。文章引入模块化理论来研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并重点从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视角分别探讨了知识转移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海尔为案例系统地分析了其产品模块化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讨论了案例企业采用模块化手段与外部合作资源开展知识交互,以及基于模块化的知识转移协调机制的具体应用。研究发现:模块化不但有助于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有利于调节知识供需双方的知识转移策略;模块接口则作为知识供需双方消除信息不对称、实施知识转移的重要管道。本研究可以为中国企业探索需求驱动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以及实施知识转移提供借鉴。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国外创新政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 黄鲁成 王小丽 吴菲菲 苗红 李欣 杨早立
  • 2018 Vol. 36 (7): 1284-1293.
  • 摘要 ( )
  •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外创新政策文献为研究数据。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创新政策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响力分析;其次,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提炼出产业发展、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创新政策工具运用、技术创新政策效应评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政策等六个研究主题;最后,采用CARROT文献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方法,剖析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新趋势,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中有关“知识”、“政策绩效”、“数据运用”、“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动态变化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
  • 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基于类DNA翻译过程
  • 方炜 王莉丽
  • 2018 Vol. 36 (7): 1294-1304.
  • 摘要 ( )
  • 在综合协同创新网络基本属性和独有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刻画外界刺激转变过程和网络异质主体行为,构建出以异质性主体为网络要素、以刺激-反应机制为演化机理的协同创新网络类DNA翻译过程模型。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分析了从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动规律,知识元素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耦合演化关系,网络异质主体的角色作用及主体开放程度与知识流动效率的关系等多个角度渐次深入地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网络结构变动特点及其与知识元素、主体要素间深层次地交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会多次涌现小世界特性,但程度、原因不尽相同;技术知识和网络结构存在协同演化现象;强势企业始终是协同创新网络的主导;主体开放程度对技术知识流动效率提升幅度有很大影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增强异质性主体间的开放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有力保障。
  • 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多样化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
  • 王琳 郑月龙 闫志伟
  • 2018 Vol. 36 (7): 1305-1313.
  • 摘要 ( )
  • 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获取服务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多样化联结究竟会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缺乏关注但亟待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重庆203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伙伴多样化、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对跨界搜索经验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联结伙伴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线性效应,但没有曲线效应;跨界搜索经验调节联结伙伴多样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跨界搜索经验增强了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曲线关系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结论推进了组织间关系视角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多样性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启示。, 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获取服务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多样化联结究竟会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缺乏关注但亟待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重庆203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伙伴多样化、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对跨界搜索经验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联结伙伴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线性效应,但没有曲线效应;跨界搜索经验调节联结伙伴多样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跨界搜索经验增强了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曲线关系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结论推进了组织间关系视角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多样性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启示。
  • 大客户关系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 李姝 翟士运 古朴
  • 2018 Vol. 36 (7): 1314-1324.
  • 摘要 ( )
  • 以往研究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探讨,但客户集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客户集中度为视角,探讨了大客户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2009年—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作用,而公司规模有利于缓解这种不利影响,但客户波动性则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通过增加企业持续经营风险削弱了企业创新风险承担能力;(2)客户集中度通过迫使企业增加现金持有与被动陷入客户资金占用使企业的创新资源被挤占。
  • 管理创新实施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双刃剑”作用
  • 张振刚 姚聪 余传鹏
  • 2018 Vol. 36 (7): 1325-1333.
  • 摘要 ( )
  • 管理创新和企业成长是近年来企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过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实施影响成长绩效的理论模型,以287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战略柔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并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管理创新实施对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且协调柔性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2)管理创新实施与协调柔性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3)资源柔性正向调节管理创新实施对协调柔性的影响,负向调节协调柔性对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管理创新实施对成长绩效的“双刃剑”作用以及战略柔性在两者间扮演的角色,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 组织情绪能力对产品创新影响的边界与路径
  • 孙锐 李树文
  • 2018 Vol. 36 (7): 1334-1344.
  • 摘要 ( )
  • 摘要:组织情绪能力是组织层次情绪理论研究的新兴主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对400余家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发现:企业智力资本在组织情绪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中介作用,其中在企业初创期扮演完全中介角色,而在企业的发展与成熟期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次,环境竞争性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作用关系,其中,在企业初创期与成熟期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发展期不起调节作用;再次,环境竞争性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在企业初创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均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且在初创期的高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发展期的低动态-高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以及成熟期的低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企业产品创新绩效较高。研究拓展了对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后效分析,为复杂变革环境下组织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管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