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和鸿鹏 胡万亨. 为了科学,还是为了公众? ———论公众科学的两种进路[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2): 193-201. |
[2] |
王海燕 徐君言 李玲娟.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现状与统计口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10): 1812-1821. |
[3] |
宋锴业. “算法”与国家治理创新——数据、算法与权力的知识生产与逻辑呈现[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3): 401-409. |
[4] |
吴菲菲 李一苇 苗红 黄鲁成. 中国重点技术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效率评估[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12): 2160-2169. |
[5] |
郑金连 王虹锦. 中国民间智库的研究产出:特征及意义[J]. 科学学研究, 2020, 38(12): 2113-2123. |
[6] |
任静静 赵兰香. 合作性学术研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5): 795-802. |
[7] |
龚旭 方新. 中国基础研究改革与发展40年[J]. 科学学研究, 2018, 36(12): 2125-2128. |
[8] |
苏竣 眭纪刚.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J]. 科学学研究, 2018, 36(12): 2132-2135. |
[9] |
陈凯华 张艺 穆荣平. 科技领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以储能领域为例[J]. 科学学研究, 2017, 35(1): 34-44. |
[10] |
张艺 陈凯华 朱桂龙. 中国科学院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与影响[J]. 科学学研究, 2016, 34(3): 404-417. |
[11] |
郑琳琳,戴顺治,卢忠鸣,陈雅兰.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5): 758-766. |
[12] |
陈雅兰,戴顺治,郑琳琳,卢忠鸣,黄锨. 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4): 481-489. |
[13] |
陈劲,汪欢吉. 国内高校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多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4): 490-497. |
[14] |
戴魁早. 制度环境、区域差异与知识生产效率——来自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3): 369-377. |
[15] |
李平 李蕾蕾. 基础研究对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视角[J]. , 2014, 32(5): 677-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