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廉振宇 顾桐菲 薛奇 游光荣.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研究———概念、框架与构建途径[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4): 615-622. |
[2] |
范亚亚 胡振绅 叶广宇. GVCs 关联效应对经济韧性重塑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3, 41(11): 2004-2015. |
[3] |
卫武 杨天飞 温兴琦. 基于初创企业发展周期的众创空间服务与角色[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9): 1720-1728. |
[4] |
李振华 刘迟 吴文清. 情境学习视角下创客空间构成及运行机制[J]. 科学学研究, 2018, 36(4): 586-592. |
[5] |
陈圻 陈国栋. 基于三维驱动力网络的创新路径及其组合研究[J]. , 2014, 32(1): 122-129. |
[6] |
万劲波 赵兰香 牟乾辉.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J]. , 2013, (6): 829-836. |
[7] |
王秀红. 基于QFD的组织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研究[J]. , 2012, 30(4): 575-580. |
[8] |
辛德强;毛荐其. 基于需求进化的技术进化底层因素影响研究[J]. , 2011, 29(9): 1349-1355. |
[9] |
屠启宇;邓智团.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再设计与空间再组织[J]. , 2011, 29(9): 1425-1434. |
[10] |
刘立. 创新系统功能论[J]. , 2011, 29(8): 1121-1128. |
[11] |
郭金明;杨起全. 工业实验室的变迁[J]. , 2011, 29(12): 1792-1796. |
[12] |
韩彩英. 论科学与技术伦理的论域区隔和理论取向问题——兼与李文潮博士商榷[J]. , 2011, 29(11): 1753-1760. |
[13] |
刘启华;马万超. 技术科学发展模式初探——兼论现代科技政策的一种社会作用机制[J]. , 2010, 28(5): 641-649. |
[14] |
陈勇;邹晓东;陈艾华;陈婵;王锋雷;柳宏志.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J]. , 2010, 28(3): 346-350. |
[15] |
周莹;刘华.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协同运行模式研究[J]. , 2010, 28(3): 351-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