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技创新政策加权共词网络研究——基于扎根理论与政策测量
-
陈慧茹 肖相泽 冯锋
-
2016 Vol. (12):
1769-1776.
-
摘要 (
)
-
基于已有政策共词网络研究基础上,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政策属性与关键词权重在网络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引入扎根理论、词频分析和政策测量方法,建构基于政策属性与关键词权重的加权共词网络模型。模型构建之后,利用加权后的Ochiia系数计算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建构关键词矩阵。基于加权共词矩阵进行结点分析和小团体分析,对比验证加权共词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在综合视角下展现了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和不足,发现科技金融、产业发展和人才吸引与培养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面向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
-
汤勇力 李剑敏 李从东 王洪 曾路 王正
-
2016 Vol. (12):
1777-1788.
-
摘要 (
)
-
针对目前面向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评估准则模糊以及缺乏初始技术清单分析方法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产业技术路线图、IDEF0以及三角模糊数的产业关键技术系统化识别方法。基于价值链升级理论探索和界定产业关键技术的内涵,从操作层面提出产业关键技术的评估准则;考虑产业价值链特征以及产业技术链的关联性等属性,结合产业技术路线图理论实践和IDEF0方法,提出了产业关键技术初始清单的双链识别方法;为解决产业关键技术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与主观性问题,提出结合三角模糊数和熵权法的评估准则权重计算方法;构建产业关键技术的矩阵分析模型,确定最终的产业关键技术。基于广东省LED产业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案例研究,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我们是否需要一种“需求侧创新政策”——来自“先进”国家的经验
-
王程韡 李振国
-
2016 Vol. (12):
1789-1799.
-
摘要 (
)
-
OECD《需求侧创新政策》报告的发布,引起了我国政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留下了如何学习“先进”国家经验的政策难题。通过回溯需求侧创新政策及其代表性政策工具创新型公共采购的学术渊源,本文指出:对需求的不同理解、把握和反应能力从理论上构成了国家对该政策认知和实践迥异的原因。进而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借助MVQAP方法实证了这种知行之间的张力并揭示了其背后所可能存在的“理性”。进而在回顾主要政策企业家埃德勒(Jakob Edler)博士政策倡导工作的基础上,澄清欧盟国家推行“万灵药”式需求侧创新政策的核心,在于为探索不同于美国式/技术推动型线性创新模型的发展道路提供必要的合法性基础。还市场更大的空间去通过自身界定需求,以及恢复发现和解决激励与扩散创新问题的自信,才是真正需要我国学习的“最佳实践”和当务之急。
-
政府支持有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R&D效率吗?
-
卢方元 李彦龙
-
2016 Vol. (12):
1800-1806.
-
摘要 (
)
-
根据2003年-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考察政府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对R&D效率的影响,分析政府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显著地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并且高技术企业自身R&D投入、企业规模与地区因素会对政府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演进机理——以中国蜂窝移动通信产业为例
-
张越 余江
-
2016 Vol. (12):
1807-1816.
-
摘要 (
)
-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和产业技术追赶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规范的多案例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以我国蜂窝移动通信产业为典型研究案例,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演进与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结构、新兴技术体系、生态系统能力、制度要素的共同演进对支撑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度剖析我国蜂窝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提出了新兴国家产业的并行发展模式,拓展了产业技术追赶的相关理论,并为分析产业演进创新过程中的机制与动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共性资源联盟与“互联网+”创业——基于创业者视角的多案例分析
-
许佳荧 张化尧
-
2016 Vol. (12):
1830-1837.
-
摘要 (
)
-
摘要:“互联网+”创业是当前我国流行的现象,网上创业企业的高速成长改变了人们“创业难”的传统观念,本文从资源观的视角,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互联网对创业带来的影响。研究选取四个“互联网+”的创业案例,从创业者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它们的资源约束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无尺度资源带来了对资源需求的巨大差异,无尺度资源对于创业企业资源的替代作用和互联网经济原理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大大降低了创业难度。本研究的发现推进了新环境下创业企业的资源理论构建。
-
大学知识溢出驱动的双元创业能力构建研究
-
李雯 夏清华
-
2016 Vol. (12):
1847-1855.
-
摘要 (
)
-
基于网络嵌入的视角,本文探索大学知识溢出驱动的技术创业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学术与产业网络嵌入来构建创业能力,获得成长动力的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探索能力”和“资源开发能力”所组成的双元创业能力是创业企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并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部关键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在向学术与产业网络的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中,创新探索能力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对企业成长绩效的促进效应也更积极。并且,创生属性的特殊性导致大学衍生企业(USO)与产业衍生企业(CSO)的双元创业能力构建模式呈现出明显差异。
-
高技术企业知识动员对知识进化的影响路径——知识隐匿中介作用及知识基的调节作用
-
康鑫 刘强
-
2016 Vol. (12):
1856-1864.
-
摘要 (
)
-
知识进化是组织对自有知识存量进行评估与创造加工,不断增强知识活性以满足组织知识应用和创新需要的动态过程,知识动员则是提升知识进化效能、缩减知识进化周期的有效手段。以高技术企业为例,构建以知识动员为自变量、知识进化为因变量、知识基为中介变量和知识隐匿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探究知识动员对知识进化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动员对知识进化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隐匿在知识动员与知识进化之间起部分负向中介作用,知识基对知识动员及知识进化的关系均有调节作用,即强知识基企业较弱知识基企业更容易取得知识动员的效果、化解知识隐匿对于知识进化的负面影响。
-
关系质量、知识缄默性与IT外包知识转移——基于接包方视角的实证研究
-
刘伟 邸支艳
-
2016 Vol. (12):
1865-1874.
-
摘要 (
)
-
IT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的过程,知识转移是影响外包绩效的关键。本文基于IT外包接包方视角,构建了以关系质量中的三个维度:信任、满意和承诺以及知识缄默性为影响因素,以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交互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来自规模较大的IT外包公司的21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关系质量对IT外包知识转移的作用过程中,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信任、满意和承诺对接包方的知识接受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和满意对接包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缄默性对IT外包知识转移具有负向影响,关系质量中的信任和满意维度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路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风险资本专业化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黄福广 王建业 朱桂龙
-
2016 Vol. (12):
1875-1885.
-
摘要 (
)
-
风险资本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重要的学术和实践问题。论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资本专业化投资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资本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进一步检验发现,风险资本的行业专业化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阶段和地域聚焦投资强化了行业专业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行业专业化提高了风险资本进行早期阶段和近距离投资的倾向,不同专业化之间存在部分相互强化关系。论文从专业化角度,揭示了风险资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机制。
-
锚定+创新街区的创新集聚模式研究
-
胡琳娜 张所地 陈劲
-
2016 Vol. (12):
1886-1896.
-
摘要 (
)
-
Brookings学会的Katz教授2014年首次明确界定了创新街区,这方面的国际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以世界锚定+创新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10-2014年美国社区调查数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三螺旋模型进行要素空间投影及重构,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街区-大学交互模式”概念模型,采用肯德尔广场单案例和七个锚定+创新街区多案例对比,重点对该概念模型中的交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才净流入是创新街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年轻创新人才如大学(毕业)生是其中的关键核心;创新街区地产类型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不同人才群体的需求,区内产业多样化有助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因此,创新街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创新集聚模式的实现,首先必须有效实施年轻创新人才的管理以及创新的栅格化管理,其次利用人才市场的繁荣引致其他资产市场的繁荣。
-
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
李美桂 赵兰香 张大蒙
-
2016 Vol. (12):
1897-1904.
-
摘要 (
)
-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和着力点等问题成为学界、政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产业知识基础视角研究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解析型知识基础和综合型知识基础影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框架,并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了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以及2000-2013年北京地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将2013年北京两类产业知识基础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实证结果显示:北京的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与资源基础和制度环境极不相称,不能对北京科技创新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应提高产业知识基础水平,尤其是关注以激进型创新为主的解析型知识基础。本研究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创新——高新技术企业部门心理安全的作用
-
孙锐 赵晨
-
2016 Vol. (12):
1905-1915.
-
摘要 (
)
-
本文通过对我国35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企业产品、流程和管理创新产生影响。其中,员工整体组织承诺水平会调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产品/流程/管理创新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上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情绪能力、企业创新间作用关系的了解,为企业创新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