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创新创业
-
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生态模式——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
解学芳 刘芹良
-
2018 Vol. 36 (4):
577-585.
-
摘要 (
)
-
“众创空间”是创新2.0时代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集合式概念,是由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组成的创新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创新2.0时代,欧美国家正积极探索众创空间生态模式,逐渐建立起“创客空间+孵化器+智能化创新(Living Lab)”的垂直、多元化众创空间生态主体结构。相比之下,我国众创空间生态体系尚不健全,“孵化器”一元主导的结构模式明显,在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经营主体、功能绩效等方面与国外众创空间存在较大差距。创新2.0时代,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众创空间发展经验,布局社区化创客空间,建立创新创业智能化升级机制,延长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完善众创空间生态体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市场化改革,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中介组织,提升众创空间专业化水平,形成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多元化众创空间新形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众创空间生态体系。
-
情境学习视角下创客空间构成及运行机制
-
李振华 刘迟 吴文清
-
2018 Vol. 36 (4):
586-592.
-
摘要 (
)
-
创客空间以项目为导向,通过提供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创客学习兴趣,推动创客间有效协作,提升创客创新创业能力。从情境学习视角出发,界定创客空间内涵,从领域、共同体、实践与工具四方面分析创客空间构成要素,探究构成要素从实践共同体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演进过程,研究创客空间如何从动力激发、活动参与、支撑保障、反馈评价等四方面构建有效运行机制,提高创客情境学习效率。以南京创客空间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为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情境构建与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
众创空间平台组织模式研究
-
陈武 李燕萍
-
2018 Vol. 36 (4):
593-600.
-
摘要 (
)
-
“互联网+”背景下的平台组织正快速发展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增长需求,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从组织生态学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和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众创空间平台组织模式的功能与特点,发现其具有与平台和平台组织相似的特点,即能提供互动交流界面、可实现资源的快速集聚与迭代、能够推动生态网络的形成以及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驱动创新发展;其次,本文将众创空间平台组织界定为促进双边或多边开展交流互动,以提升参与者创新能力并满足其异质性需求为目标而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的一种能够对资源进行快速聚散与迭代的生态网络,此类生态网络能够根据现实情境实现动态演化;最后,从众创空间平台组织生态网络的生成与进化,生态网络要素结构,平台组织与参与者间的作用机理和传统组织的平台化演变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综合质量控制为诉求的公共研发绩效评价体系
-
郭嘉 邢怀滨
-
2018 Vol. 36 (4):
622-634.
-
摘要 (
)
-
公共研发绩效评价是对科学研究质量、资金使用质量、社会满意度等目标达成的一种综合质量控制手段。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下,尝试提出了以公共研发绩效的多维度的内在品质和多样性的外在表现为基础,以评价逻辑与评价结构为支撑,以综合质量控制为功能旨趣的公共研发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通过NSFC成立25周年国际绩效评估案例中所蕴含的评估逻辑与结构分析,佐证了公共研发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有效性。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基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涉税问题研究
-
常旭华 陈强 韩元建 刘笑
-
2018 Vol. 36 (4):
635-643.
-
摘要 (
)
-
税收激励政策在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考察美国和英国高校技术转移相关税收政策基础上,梳理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体系,探讨了流转税和所得税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研究表明:尽管我国税收政策体系完善,但针对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模式仍存在税率差异大、政策导向冲突及制度设计不连贯问题;我国应借鉴英美“中立化”税制设计理念,消除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下的税收政策差异,优化纳税渠道,并补齐相关保障措施。
-
协同科技创业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基于西安光机所的案例研究
-
张树满 原长弘 李妍 雷攀
-
2018 Vol. 36 (4):
644-653.
-
摘要 (
)
-
科技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科研院所历经转制改革,科技创业方兴未艾,但如何通过科技创业有效转化科技成果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探究的新课题。本文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科研院所通过协同科技创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揭示了科研院所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并提出了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协同科技创业的相关理论命题。本文拓展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启了科研院所协同科技创业的研究,对我国科研院所的科技创业和成果转化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价格扭曲、资源错配是否抑制了我国创新生产率
-
李德山 邓翔
-
2018 Vol. 36 (4):
654-661.
-
摘要 (
)
-
创新发展是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手段,只有打破要素和资源的瓶颈,才能激发创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创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Global Cost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模型将创新生产率进行了分解,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创新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化率、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改善创新效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贸易自由度反而导致了创新效率的下降。
-
影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差异分析
-
王黎萤 虞微佳 王佳敏 张迪 王雁
-
2018 Vol. 36 (4):
662-672.
-
摘要 (
)
-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经济就业贡献。研究以浙江省33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样本,基于创新价值链开展创新效率评价和关键因素识别,发现生产规模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是影响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且发挥正向影响,政府资金对创新效率发挥消极影响,而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有研发活动企业数等影响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存在研发投入产出不匹配的短板,为提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提供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科研院所改革政策主体演化研究
-
王福涛 潘振赛 汪艳霞
-
2018 Vol. 36 (4):
673-683.
-
摘要 (
)
-
政策文献是政策主体行动目标的表达形式,以1984—2015年期间中央政府机构颁布的293件科研院所改革政策文献为样本,根据文本数量峰值分布并结合国家五年计划实施,将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描述政策主体结构,发文数量统计显示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之间合作密切,形成推动该项改革的轴心。测量政策主体发文合作网络,根据网络结构阶段变化明晰推动改革受经济逻辑主导,在行政体制架构下自上而下的改革。1984—2002年期间改革旨在组织再造以转变科研院所组织属性,但受制于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致该项改革停滞。运用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发现科研院所与行政管理体制条块的共生关系已经被打破,但与行政管理体制间的共生关系尚存。科研院所、政府以及市场三者间的关系被调整重构以期以科研院所替代政府部分科技资源配置作用,随之引起市场机会集合变化。深化科研院所改革需强化经济逻辑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适配性。
-
双元战略导向对企业资源拼凑的影响研究
-
孙永磊 陈劲 宋晶
-
2018 Vol. 36 (4):
684-690.
-
摘要 (
)
-
本文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向对资源拼凑的影响,基于组织双元性的研究,共区分了五种不同的战略导向:技术导向、市场导向、差异性导向、整体性导向和交互性导向。在梳理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战略导向与资源拼凑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包括: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均有利于资源拼凑行为的开展,除整体性战略导向之外,差异性定向和交互性定向与资源拼凑的相关关系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
技术战略联盟的驱动力、合作优化与联盟稳定
-
杨震宁 赵红 刘昕颖
-
2018 Vol. 36 (4):
691-700.
-
摘要 (
)
-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众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或技术战略联盟等方式来开展合作,以求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形成竞争优势。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技术战略联盟驱动力、合作优化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假设并得出结论:第一,市场竞争越激烈、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及同行的示范效应越明显,企业越有动力形成技术战略联盟,从而战略联盟越稳定;第二,牵头单位的协调能力及政府的规范作为不同的合作优化方式均可以提高在驱动力驱动下形成的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从而起到优化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
华为公司专利产学研合作:特征、网络演化及其启示
-
王珊珊 邓守萍 Sarah Y vonne Cooper 王宏起
-
2018 Vol. 36 (4):
701-713.
-
摘要 (
)
-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者,在专利活动与技术创新方面非常活跃,也开展了大量的专利产学研合作。通过统计华为公司产学研合作的发明专利数据,采用专利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华为公司专利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特征,并采用UCINET软件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出专利产学研合作的阶段演化特征和网络属性,得出企业专利产学研合作的有益规律和启示,为我国企业开展专利产学研合作以及专利合作网络的发展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孵化网络契约与信任关系研究——基于技术重叠的调节效应
-
王兆群 胡海青 李浩 崔杰
-
2018 Vol. 36 (4):
714-722.
-
摘要 (
)
-
伴随孵育机制网络化发展,孵化网络中的网络成员更加丰富,信任本身已不足以维系开放的网络关系。契约这一传统治理机制的有效发挥,被视为网络关系构建过程中信任缺失的重要补充。而忽视对网络关系异质性的构建基础——技术重叠的考察,限制了现有孵化网络治理相关研究结论对孵育机制的解释力。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孵化网络中契约与信任的概念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层次回归模型,验证孵化网络不同维度契约对不同维度信任的影响路径,以及技术重叠在其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契约控制对企业能力信任和行为信任有正向影响,且技术重叠对其有调节作用;契约协调对企业行为信任有正向影响,不过,技术重叠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机制研究——网络协同与资源配置的视角
-
程聪 钟慧慧 郭元源 李鸽翎
-
2018 Vol. 36 (4):
723-731.
-
摘要 (
)
-
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是当前企业适应互联网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浙江地区大力实施网络销售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资料收集,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企业线上/线下创新行为进行了整合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线上/线下创新协同的驱动机制可以划分为PS*PO*HC型、GD*PS*PO型、GD*PO*R&D型和PS* R&D型等四种构型,每一构型都是不同驱动要素的紧密配合。另外,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在所有四种构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驱动要素,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和协调好网络协同与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关要素,才能获得线上/线下创新的协同效益。
-
企业开放式创新动力源的实证研究
-
刘志迎 沈磊 韦周雪
-
2018 Vol. 36 (4):
732-743.
-
摘要 (
)
-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内生化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然而,何以驱动创新,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和不一致。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产业政策之争,实质上也正是该难题的典型表现。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了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七力模型”,并实证了企业内源力、客户拉动力、供应商推动力、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力、竞争对手竞争压力、科技中介服务力、政府政策激励力对创新绩效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政府政策激励力、科技中介服务力对其它几种驱动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强度——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
徐建中 王曼曼
-
2018 Vol. 36 (4):
744-753.
-
摘要 (
)
-
基于核密度函数模型描绘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和行业异质性,从行业环境规制视角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强度的非线性门槛模型,探讨行业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和时序变化,进而利用各因素多个分位数全面分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整体发展较为收敛,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能源相对价格、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水平与能源强度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和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能源强度降低;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能源强度,但受限于行业低环境规制(ER≤0.101)和中环境规制(0.101<ER≤2.160)区间;环境规制存在行业异质性,不同年份同一行业也有较大差异;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门限回归夸大了企业规模对能源强度的正向影响,且高人力资本才能显著降低能源强度,低人力资本反之。
-
利益相关者网络演化视角下CoPS创新风险研究
-
李春友 盛亚
-
2018 Vol. 36 (4):
754-768.
-
摘要 (
)
-
近年来,中国复杂产品系统(CoPS)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事故频发,亟待理论界关注。为打开CoPS创新风险生成的黑箱,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网络演化视角,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网络、机会主义行为和CoPS创新风险的分析框架,对三代AP1000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SM核电站2号机组2002-2016年的创新过程进行了嵌入性纵向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CoPS创新阶段利益相关者网络的结构是不同的,系统集成商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对称程度也是不同的;系统集成商和利益相关者追求权利对称状态是利益相关者网络在不同CoPS创新阶段上演化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当利益相关者权利不对称时,有可能通过实施机会主义行为达到权利对称的目的,而机会主义行为容易诱发CoPS创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