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科学学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导航切换
科学学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论科技治理工具
曾婧婧;钟书华
2011 Vol. 29 (6): 801-807.
摘要 (
)
从国际和国内视角探讨科技治理工具。国际科技治理工具包括超国家法律、嵌套性规则、监管式自治、集水区规则、规则转移、联合规则、相互认可与调试等7种;国内科技治理工具包括结构式控制工具、合同式诱导工具以及互动式影响工具3种。国际上,科技治理各工具之间的区分度不明显,且大都嵌套使用;1990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治理工具的使用呈现出市场化、制度化、参与化的趋势。
西方科学观演变探析
孙敏
2011 Vol. 29 (6): 808-813.
摘要 (
)
基于已出版的有关文献研究探析西方社会对科学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可分为从古希腊时期把科学视为个人纯粹理性认识的真理,到文艺复兴时期起强调观察实验并追求实效的科学知识,到19世纪后半期起逻辑思维和经验验证并重的科学认识,20世纪后半期起重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理解解释活动,再到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和情境深刻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科学活动,直到目前将科学视为高度体现人类能动性的科学实践活动。这些不同阶段的科学观根据其特点被分别概括为真理科学观、经验科学观、表象科学观、文化历史主义科学观、社会科学观和实践科学观。最后简要讨论西方科学观演变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
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意象作用机制研究——以科学活动中的意象作用为例
滕瀚;方明;叶良均
2011 Vol. 29 (6): 814-818.
摘要 (
)
对180名高中理科生的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进行实验研究,以探索科学活动中的意象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结果表明:(1)科学活动中,意象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2)意象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特征具有显著性作用,但对聚合思维的作用不显著。
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
毛荐其;刘娜;陈雷
2011 Vol. 29 (6): 819-824.
摘要 (
)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的,不同技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得技术演化与技术生态密不可分。在技术生态视野下,技术的自组织演化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必定会受到技术生境的影响。在研究技术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技术系统的自创生行为、技术间的自适应特性和技术生态的自稳定功能;接着,进一步研究了技术生境对技术自组织演化的引导调节作用。
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对技术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专利面板数据的分析
潘海英;郑垂勇;刘丹丹;翟方正;李永超;薛营
2011 Vol. 29 (6): 825-832.
摘要 (
)
以1985~2009年的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专利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离散型非线性模型——负二项式模型,测算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对技术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技术变迁有较大影响的技术生态位特征因素主要是生态位密度、生态位多样性和生态位地位,其中生态位密度与技术变迁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生态位多样性、生态位地位对技术变迁均有正向影响,且生态位地位和区域重叠度之间存在负相关;而区域重叠度和技术变迁之间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负相关。最后,说明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若干建议。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中国专利数据检索策略研究
张嶷;汪雪锋;郭颖;朱东华
2011 Vol. 29 (6): 833-839.
摘要 (
)
随着我国专利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策略研究愈来愈成为众多专利研究所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专利检索策略的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专利分析结果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提升我国专利研究的水平,增强专利数据源的可信度,针对中国专利检索策略的一般思路,引入词频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手段,通过不断地反馈与修正,设计了一套能够充分结合专家智慧与专利检索实情的适用于专利研究人员的中国专利检索策略方法。同时,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为我国专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支持。
版权保护与软件业盗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51个国家的数据分析
姚颉靖;彭辉
2011 Vol. 29 (6): 840-846.
摘要 (
)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伴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盗版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已经成为威胁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以2006年51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版权保护与软件业盗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版权保护对抑制软件业盗版具有显著影响,其弹性系数为0.524。
企业专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李伟
2011 Vol. 29 (6): 840-846.
摘要 (
)
从内、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企业专利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宁波、杭州的问卷调查进行了验证。企业专利能力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企业家素质、企业规模、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学习能力五个方面;企业专利能力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增长、专利制度和政策促进和知识产权文化塑造。其中,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对企业专利能力发生作用。
技术壁垒对我国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
何海燕;林波;张剑
2011 Vol. 29 (6): 856-860.
摘要 (
)
后经济危机时代,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果受到来自各方技术壁垒的新挑战。对比分析技术壁垒对企业科技资源配置同时具有正、负双向影响的作用机制,运用计量统计相关方法,验证技术壁垒、出口贸易、企业科技进步具有高度相关关系,技术壁垒虽然会暂时性阻碍我国企业产品的对外出口,但长期能够带动企业技术进步;研究表明,在不断演变的宏观贸易新形势下,企业应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占领全球技术高端,促使科技、贸易、经济形成良好循环发展关系,为我国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网络演化形态研究——基于启东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分析
吉敏;胡汉辉;陈金丹
2011 Vol. 29 (6): 861-867.
摘要 (
)
集群的网络优势带动的创新升级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基于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分析了集群升级过程中的网络演化形态,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节点间的某种网络关系占主导地位,使得集群网络呈现出不同的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内生型集群升级过程中的网络演化形态。结果证明,在不同的升级阶段,集群网络分别体现出以社会网络、经济网络及知识网络为代表的特征,集群的整个网络升级过程在一种稳态——非稳态之间进行。
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及减排潜力研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
王群伟;周德群;周鹏
2011 Vol. 29 (6): 868-875.
摘要 (
)
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有向距离函数构造了只要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一绩效指标和同时要求二氧化碳减少与经济产出扩张的综合绩效指标,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分析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样本期间总体绩效偏低且有退化趋势,年均减少二氧化碳且增加经济产出的潜力在30%左右;潜在碳强度明显小于初始碳强度,且部分工业省区的排序在两种碳强度状态下将发生较大变动;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前沿的向外移动。
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风能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黄萃;苏竣;施丽萍;程啸天
2011 Vol. 29 (6): 876-882.
摘要 (
)
政策工具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路径。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风能政策所采用的政策工具进行计量和分析。全文按照样本选择、制定分析框架、定义分析单元、统计分析等步骤逐次展开,深入剖析了中国风能政策在政策工具选择、组织与建构中所存在的过溢、缺失与冲突问题,并给出了未来风能政策优化和完善的政策指引与技术手段。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陈傲;柳卸林;程鹏
2011 Vol. 29 (6): 883-889.
摘要 (
)
按照空间计量经济学要求选择地理质心并引入地理距离,以2003-2007年中国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空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地理距离、知识缺口,同时还受中心城市人口相对拥挤程度、周边地区吸收能力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知识缺口明显阻尼了空间知识溢出的发生,而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缺口显著加速了知识的外溢。在控制吸收能力影响后,空间知识溢出的地理衰减过程不再显著。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实证研究
李冬伟;李建良
2011 Vol. 29 (6): 890-899.
摘要 (
)
以我国高科技企业为样本,以知识价值链为理论基础确定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验证智力资本构成要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创新资本和客户资本四要素组成,其中创新资本是与人力资本等资本要素同等地位的、独立的要素之一。不同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企业应识别和关注每一个智力资本要素。
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产品的研发
王娟茹;杨瑾
2011 Vol. 29 (6): 900-905.
摘要 (
)
采用文献和调研访谈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归纳提炼了影响复杂产品研发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21个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286个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得出影响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6个主成分因子,即项目战略因素、干系人特征因素、技术因素、知识特征因素、组织因素和内部使能因素。
企业影响政府/行业的能力与新产品绩效关系研究
赵文红;原长弘
2011 Vol. 29 (6): 906-913.
摘要 (
)
转型时期的中国,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往往是因为政府政策和干预行为的连续变化以及高度的行业竞争带来的。基于动态能力的资源观点,企业影响政府的能力和影响行业的能力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能力之一,这两种能力可以降低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并且政府干预对两种能力与新产品绩效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应用分层多元回归模型,对陕西省178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能力对新产品绩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两者的交互也将促进新产品绩效;政府干预对两种能力与新产品绩效关系的调节是倒U型的,即适量的政府干预可以促进两种能力与绩效之间的积极关系,而当干预过多,则降低了企业的柔性,削弱了企业对环境的敏感度,从而对两种能力与新产品绩效之间的积极关系产生消极作用。
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结构实证研究
易朝辉
2011 Vol. 29 (6): 914-923.
摘要 (
)
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创业周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模型并探索了其测量量表;然后,利用334家风险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初始信任、计算型信任、基于个体的了解型信任和基于组织的了解型信任、基于情感的认同型信任共同构成了信任的5维结构模型,从而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测量工具;最后,我们还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信任水平对风险企业获取资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企业资源观在创业领域的理论研究。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创新平台的识别与等级认定
王雪原;王宏起;李文奇
2011 Vol. 29 (6): 924-929.
摘要 (
)
发展创新平台是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推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创新平台已成为各级政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战略选择。科学规范创新平台识别与等级认定标准是有效制定与实施相应政策措施的前提,因此通过平台的形式、功能、面向界面、服务对象及运行方式的分析,揭示创新平台的本质,并基于人力、技术、信息资源等六个维度设计创新平台的识别标准;以及从创新平台现状、发展趋势与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设计创新平台等级认定依据,可为政府部门创新平台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与决策支持。
要素市场不完全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基于三阶段DEA-Windows的内外资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
成力为;孙玮;王九云
2011 Vol. 29 (6): 930-938.
摘要 (
)
考虑中国要素市场不完全的特征,从“技术最优”和“成本最小”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引入要素价格信息的创新效率指标,并利用三阶段DEA-Windows方法测度1996-2008年四位码高技术产业内、外资部门的相对效率差异,分解出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得出要素市场不完全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特点:第一,创新效率主要受制于低配置效率,创新研发效率主要受制于低规模效率,而且有极强的内生性;第二,内、外资部门创新效率的差别主要在配置效率上,创新研发效率的差别主要在规模效率上,研发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第三,外部环境、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在提高研发效率的同时却以配置效率的损失为代价。因此,应注重“市场”维度、发挥要素市场在高科技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支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需要在研发效率提高与配置效率损失之间权衡,确保创新效率最大化。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路径研究——基于创新要素及创新层次迁移视角的案例研究
张军;金露
2011 Vol. 29 (6): 939-948.
摘要 (
)
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基于现代演化观,认为创新是企业通过创造内部变异以补偿外部变异所致风险的组织行为,是推动动态能力形成的内部驱动力。基于文献述评,构建了企业创新活动中心所居要素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的二维研究框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观察企业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对于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影响,探索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路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推动了动态能力的发展,并决定了动态能力发展周期内非均衡特点;动态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所产生的价值潜力是动态能力演化的内生驱动因素。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王红丽;彭正龙;谷峰;陆云波
2011 Vol. 29 (6): 949-960.
摘要 (
)
开放式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更是组织之间知识的治理问题。作为知识治理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的基础性探索,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影响因素框架,即以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内生情境为自变量,知识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对于外部创新源的知识特性,知识的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能够消减知识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等部分复杂属性;知识能力在知识活动主体因素中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大,知识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捕获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提供关于组织之间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知识转移程度等信息,帮助企业组织确定合适的外部创新源目标;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中社会关系亲密程度、互动机制对于知识治理绩效都有较大贡献,此外成员之间的博弈类型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