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卷首语

科技论坛

  • IPCC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要争取科学话语权
  • 郝新鸿;蔡仲
  • 2011 Vol. 29 (01): 3-8.
  • 摘要 ( )
  •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社会和政治之外,而这种科学自主论在当今涉及全球的大科学面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会议上的IPCC评估报告、减排方案和谈判过程中科学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专业的气候科学已然成为政治博弈的重要资源,成为某些发达国家获取其经济利益的“政治修辞术”。鉴于此,中国应加强气候科研,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地从科学上赢得国际气候与环境外交的主动权,使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活动能朝着真正有助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向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 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
  • 何建坤
  • 2011 Vol. 29 (01): 9-17.
  • 摘要 ( )
  • 就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率、GDP能源强度下降率、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下降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品种构成中增长率等影响减缓CO2排放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计算,进而测算了我国从1990~2005年GDP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中,技术节能的贡献率约为56%,而结构节能的贡献率44%。2005~2020年情景分析方案中,对促进GDP的CO2强度下降的贡献因素中,技术节能约为43%,结构节能约为37%,而能源结构改善的贡献率也可达20%,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减缓CO2排放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中还分析了CO2排放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目标时各项相关指标需达到的条件。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服务科学:概念架构、研究范式与未来主题
  • 包国宪;王学军;柯卉
  • 2011 Vol. 29 (01): 18-24.
  • 摘要 ( )
  • 服务科学在全球服务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成为近几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梳理现有服务科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服务科学的概念架构和研究范式进行了述评,提出了服务科学的定义和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认为在服务主导逻辑研究范式下,服务科学是从科学而非直觉和经验的视角研究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及其分析方法的理论;服务系统是服务科学的基本分析单元,包含顾客、服务供应商和服务传递者三个主要部分。最后对服务科学的未来研究主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综合型知识基础与解析型知识基础的比较研究
  • 牛盼强;谢富纪
  • 2011 Vol. 29 (01): 25-30.
  • 摘要 ( )
  • 产业知识基础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和本质,进而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但当前国外对产业知识基础的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国内还未有关于产业知识基础的直接研究。文章引入产业知识基础,对产业知识基础进行准确界定,并从知识构成的类型、知识创造的方式、知识创造的活动、知识创造的形式、创新参与者、工业设置等角度对综合型知识基础和解析型知识基础进行了比较,而且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集群企业迁移理论述评——兼对区域政府“腾笼换鸟”政策的反思
  • 吴波;肖迪
  • 2011 Vol. 29 (01): 84-90.
  • 摘要 ( )
  • 随着集群企业,特别是高品质集群企业,外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集群企业迁移的内在机理。已有研究放松了集聚效应的潜在假设,提出了集群企业迁移理论,认为区域层面的资源有限性和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决定了集群企业的迁移动因与去向。在区域层面,资源禀赋有限性带来的拥挤成本,以及知识积累路径依赖所带来的知识本地锁定风险,驱动集群企业迁移。在企业层面,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了集聚效应的非对称分布和竞争效应,从而驱动集群企业的迁移。基于以上认识进而对区域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升级的“腾笼换鸟”政策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四个重要方向。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研究
  • 陈金丹;胡汉辉;杨煜
  • 2011 Vol. 29 (01): 91-96.
  • 摘要 ( )
  • 当前知识已经成为产业集群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关系着集群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集群知识演化的平台,集群网络的结构影响着知识扩散与创新的绩效。文章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对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的研究中。在对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中,对现实的集群网络进行了直观描述和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集群知识演化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对比分析了现实集群网络与重连、随机两个模拟网络上知识扩散和创新的绩效,并提出了现实集群网络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 组织间跨国知识流动网络结构分析——基于专利的实证研究
  • 向希尧;蔡虹
  • 2011 Vol. 29 (01): 97-105.
  • 摘要 ( )
  • 跨国知识交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经由实物形态的产出和人员交流,即有形和无形的流动渠道得以扩散。基于我国电力系统专利的引用、合作申请以及共同发明人信息,分析和对比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跨国溢出与创新扩散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显性知识溢出网络和创新扩散网络相对比较分散,且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性。而基于发明人交流的隐性知识流动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不仅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渠道,而且缩短了知识的传播距离并降低了核心节点的信息控制作用,有利于网络中知识传播效率的提高。
  • 校企知识转移网络中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研究
  • 邹波;于渤;卜琳华
  • 2011 Vol. 29 (01): 106-111.
  • 摘要 ( )
  •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与奇瑞汽车公司的合作关系为案例,构建了校企知识转移网络,基于该网络对企业员工知识吸收频率、中心性、核心-边缘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伙伴专属性吸收能力”的概念,提出了“类属吸收能力”的概念;揭示了“自我监控力”、网络中心性与企业员工吸收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企业员工个体能动性在构建网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核心-边缘结构对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的影响机理等,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员工吸收能力的针对性措施。
  • ERP实施顾问向关键用户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 尹洁;李锋;葛世伦;吴洁
  • 2011 Vol. 29 (01): 112-120.
  • 摘要 ( )
  •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实施过程,即各参与方的知识转移过程。各参与方知识的不对称带来了合作障碍,知识转移是消除障碍的重要手段。针对参与制造企业已实施上线ERP项目的关键用户收集调查问卷,通过来自15个地区、45个制造企业ERP项目的152份有效问卷调查,从知识自身特征、转移情境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方特征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ERP实施过程中实施顾问向关键用户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经过统计检验,验证了知识内隐性与因果模糊性、领导重视程度、学习文化、实施顾问沟通编码能力、关键用户沟通解码能力对于实施顾问向关键用户知识转移效果的显著性影响。通过识别、分析关键影响因素,促进ERP实施知识转移效果,提高ERP项目成功率。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组织承诺会导致创新:目标定向的调节作用
  • 韩翼;杨百寅;张鹏程
  • 2011 Vol. 29 (01): 127-137.
  • 摘要 ( )
  • 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组织承诺是一个三维结构,而目标定向是一个二维结构。回归分析发现,感情承诺不仅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当员工表现出成绩目标定向时,这种关系被弱化。另一方面,持续承诺也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并受学习目标定向调节,规范承诺则对创新绩效没有影响。成绩目标定向调节感情承诺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学习目标定向则调节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组织承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目标定向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实证和实践的意义。
  • 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 陈修德;彭玉莲;卢春源
  • 2011 Vol. 29 (01): 138-146.
  • 摘要 ( )
  • 以2005—2007年连续披露R&D支出信息的107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Q值均一假设与Q值非均一假设两种情况分别建立计量模型对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无形资产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2)在国内现有数据库条件下,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代理变量,虽然对企业价值存在影响,但不十分显著,存在一定的应用约束;(3)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作用未体现明显的行业差异性,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具有显著的知识资产价值转化效率优势;(4)相较Q值均一假设模型而言,Q值非均一假设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解释力度,能更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 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的分析
  • 郝斌
  • 2011 Vol. 29 (01): 147-153.
  • 摘要 ( )
  • 随着模块化研究的深入,主流文献逐渐将视角聚焦于技术创新的模块化,模块化创新开始成为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网络理论,从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与机理角度,探讨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问题。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价值吸收的本质,即产品内分工深化引起的企业能力生成和价值生成的分离,具体表现为:(1)能力生成边界和能力作用边界的分离,(2)价值生成和价值整合的分离。其次,探讨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机制,指出价值吸收包括共享吸收、互补吸收、单体吸收等三条路径,需经历搜寻、甄选、内化、整合、实现等五阶段过程。最后,通过对丰田公司的案例分析,论证了文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也进一步拓展了模块化创新的实践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