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科学学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导航切换
科学学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卷首语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
冯之浚
2008 Vol. 26 (1): 1-2.
摘要 (
)
科技论坛
政策范式的社会形塑——以《美国竞争法》为例
王程韡;曾国屏
2008 Vol. 26 (1): 3-12.
摘要 (
)
通过对政策范式的理论回顾和分析,设定“国家主义-民主主义”与“战争-和平”思维两个维度及其衍生的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美国竞争法》的社会形塑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法案的成功出台,代表着科技政策方面国家主义“危机动员”模式的延续,而教育政策方面从“民权推动型”转向“民生推动型”则包含着妥协的因素;“国家主义-民主主义”维度的分歧作为美国政策范式的最显著特点也会长期延续。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对于人才 “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理念性分歧在一定时间内会继续存在,而授权法案的性质也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受到困难;同时也引出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有的两点关注。
影响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战略诸因素分析
尹忠
2008 Vol. 26 (1): 13-18.
摘要 (
)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分析,提出生物医药创新战略不仅是产业和企业的重要任务,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使命。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产业和企业自身的能力有所不足,国家要在规划管理、经济支持等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政府资金占R&D经费的比重多大为宜
肖广岭
2008 Vol. 26 (1): 19-24.
摘要 (
)
通过阐述我国政府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比重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并且重点分析我国相关政策及进行一些估算,提出我国2006~2020年该比重应在26%左右或在24%~30%之间。
科学学理论
从“实体”的科学到“关系”的科学——走向系统科学思想史研究
高剑平
2008 Vol. 26 (1): 25-33.
摘要 (
)
20世纪4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系统科学一反近代以来围绕物质“实体”来展开的科学传统,而是将“关系”作为认识论立论基础,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客观事物与其过程的关于“关系”的共同规定性及其规律。对系统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科学方法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对系统科学思想史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 ——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中的考察
刘冠军
2008 Vol. 26 (1): 34-38.
摘要 (
)
在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视域中,现代科技企业的价值生产和运行,一方面展示为由“初级价值链”、“二级价值链”和“三级价值链”在横向维度上所形成的现代科技企业的三个“价值源”及其相对应的三股“价值流”的运行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为由“价值源泉链条”、“价值增殖链条”和“价值递进链条”在纵向维度上所形成的现代科技企业的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运行过程。两个维度上的六条“价值链”相互联结、纵横交叉和有机叠加,共同构成了现代科技企业价值生产和运行的网络模式。
中国专利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尹丽春;刘则渊;殷福亮;杨中楷
2008 Vol. 26 (1): 39-45.
摘要 (
)
从专利研究的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作者合作状况、共被引相关群等角度对中国的专利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共被引分析法,包括作品共被引分析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法,揭示了中国专利研究领域中潜在的学科结构,并由此绘制了中国专利研究的“知识图谱”。
中国在亚洲地区学科研究相对优弱势比较研究
胡小君;李鲁
2008 Vol. 26 (1): 46-51.
摘要 (
)
本研究以相对科学推动力为衡量基础,以学科研究“相对优势系数”为新指标,以ESI1996~2006为数据来源, 采用线图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聚类、相似性比较等方法,对亚洲地区论文产出七强进行了学科研究质量相对优弱势等级评价, 数据用SPSS处理。结果表明,除香港的大部分学科超出世界水平外,绝大多数亚洲学科研究质量都低于世界水平,而中国的学科研究质量属于亚洲七强中的弱势。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的学术分层机制
严建新;王续琨
2008 Vol. 26 (1): 52-57.
摘要 (
)
学术性科学技术期刊在学术维度上的分层是一种客观现象,高质稿源集中流向少数期刊是出现学术分层现象的根本原因。核心期刊遴选的周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期刊的层内和层际流动成为可能,大幅度地提高了期刊界的开放程度。然而,也正是因为管理制度对期刊级别的强调,造成中国许多优秀的论文流向国外期刊,从而导致中国学术性科学技术期刊陷入了提高国际地位的困境。
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证效度指标初探
朱大明
2008 Vol. 26 (1): 58-60.
摘要 (
)
基于参考文献引证与论文主题内容及其学术质量水平关系的辩证认识,从科学文献计量学角度提出“引证效度”的概念,并阐述了引证效度指标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的灰色关联研究
岳洪江;刘思峰
2008 Vol. 26 (1): 61-65.
摘要 (
)
利用灰色绝对关联度与优势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了2004年16种管理科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与其期刊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与各指标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篇均作者和基金论文比是影响管理科学期刊质量的两个最重要指标,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
马峥;苏成;潘云涛;武夷山
2008 Vol. 26 (1): 66-69.
摘要 (
)
本文研究了十年间(1996-2005)SCIE论文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通过对论文数量和引文影响的相对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三个主要学科大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论文和引文数量都比较多;工程技术学科论文数多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少;医学生物学则是论文数量较少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本文还将h指数的概念引入到学科比较中,以学科作为论文产出的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同样可以发现三大类学科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h指数普遍较高,工程技术类普遍较低,而医学生物学处于二者之间的地位。
大学综合排名的悖论
王战军;郑中华
2008 Vol. 26 (1): 70-72.
摘要 (
)
针对大学排名饱受争议的现状,借鉴期望效用理论的思想,在定义了不可调和排名概念的基础上,对大学排名中的不同评价视角进行综合的可能性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适合所有需要的“综合排名”,进而指出对具体某一排名而言,评价视角的单一化是使排名获得广泛认可、并有效服务于目标价值需求的有效途径。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
罗瑾琏;李思宏
2008 Vol. 26 (1): 73-77.
摘要 (
)
从科技人才最根本的隐性因素价值观入手,结合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利用Rokeach 的“价值观调查”量表探析了科技人才对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之要素的认同程度,并深入分析科技人才价值观结构、实现路径,旨在为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析与科技人才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汤书昆;王孝炯;徐晓飞
2008 Vol. 26 (1): 78-84.
摘要 (
)
在回顾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问卷。并利用安徽省的大样本实证调查数据,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同时对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项研究对于政府准确掌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进而制定和实施更为有效的公民科学素质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从WAPI看全球科技治理时代标准设定
王健;梁正
2008 Vol. 26 (1): 85-89.
摘要 (
)
引入了政策过程-政策范式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我国WAPI国家标准的设立和推广的政策过程,构建出全球科技治理时代一国国家技术标准设定的政策范式,最后提出:中国标准设定应处理好与跨国公司的关系;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并调整其行为模式;调动起更广大的企业力量推动标准的产业化以占领市场。
技术领域优势的国际比较研究
官建成;王刚波
2008 Vol. 26 (1): 90-97.
摘要 (
)
对近年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增长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专利特点,同时采用技术优势指数、快速增长领域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各国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就如何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美国在华技术比较优势演变及其政策含义 ——基于1985-2003年美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统计分析
俞文华
2008 Vol. 26 (1): 98-104.
摘要 (
)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美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专利统计分析,探讨美国在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比较优势,以揭示美国在华的技术竞争优势。为此,本文分以下三部分:首先对美国在华发明的申请和授权态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检索数据库与国际专利分类和技术分类对照表,对美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按技术领域进行了汇总,并基于上述统计对美国在华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中国企业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分析
孙林岩;陈钢;杨洪焦
2008 Vol. 26 (1): 105-109.
摘要 (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想,构建了综合测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绩效的记分卡。记分卡涉及企业战略及组织间的协调能力、计划及执行能力、物流效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调查问卷,并在中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调研。利用调研数据,比较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在物流与供应链绩效各在方面上的差异。此外,构建了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路径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实施对物流效率的影响机制,为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中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突破机制探讨
李显君;庞丽
2008 Vol. 26 (1): 110-114.
摘要 (
)
国内外关于汽车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的现有理论,还不能对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实践作出清楚的解释。本文提出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建立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框架和分析方法。这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新的竞争范式和发展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我国汽车行业制定突破性竞争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市场扩散与区域生产率
梁玺;吴贵生
2008 Vol. 26 (1): 115-118.
摘要 (
)
北京地区集聚了全国较大比例的科技资源,但是对于全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多大的作用却常常受到质疑。本文在技术扩散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以技术市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与区域生产率的定量研究,肯定了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确实推动了全国其它地区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对影响北京地区技术扩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如何实现更高的扩散效率提供了启示。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自主品牌发展: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的互动
李文鹣;李春成
2008 Vol. 26 (1): 119-123.
摘要 (
)
自主品牌靠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营销努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本文以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中药行业的著名品牌企业——天士力集团为案例来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的整合和互动来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模型的技术信息平台研究
颜芳
2008 Vol. 26 (1): 124-129.
摘要 (
)
为了理解竞争环境中的发展趋势和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提出一种基于隐形知识外化模型的技术信息网络平台。基于科学创新必须凝结人类劳动的思想,研究了信息平台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差距,借助知识专家的科学表达和引导,建立信息对称的网络平台。并用于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的技术信息平台, 研究了该平台的正反馈效应。结果表明,对称的信息平台能很好地实现技术引导作用,对科技变革能进行很好的预警和前瞻。
区域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与本地中小企业成长——基于浙江省三个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吴波;杨菊萍
2008 Vol. 26 (1): 130-136.
摘要 (
)
区域龙头企业的知识溢出对本地中小企业成长的带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已有对作用机制的研究存在社会临近观和认知临近性两种观点。基于知识转移理论,我们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会对区域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更大的作用。基于浙江省三个区域产业集群中163家中小企业实地调查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本地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社会临近性和社会临近性对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的交互作用;而区域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带动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同时与龙头具有较高社会临近和认知临近的本地中小企业才能享受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杨震宁;吕萍;王以华
2008 Vol. 26 (1): 137-143.
摘要 (
)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企业访谈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中国企业填写的测量量表,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深入挖掘企业进驻科技园的主要动机,包括:技术获取动机、市场渗透动机和政策获取动机;探讨了影响这三类入园动机的因素,包括:科技园地区的资源吸引力、地区差异吸引力、政策吸引力、地方政府的支持性和管理性政策、科技园招商机构的服务以及企业自身对科技园的主观评估等因素;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建立了企业入驻科技园动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为科技园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企业协同NPO与竞争优势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视角
蔡宁;田雪莹
2008 Vol. 26 (1): 144-148.
摘要 (
)
非营利组织的迅速成长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同发展以获取竞争优势成为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协同网络”概念为研究起点,通过刻画企业行为的社会嵌入性特征,阐释了协同网络形成及扩展的机制,并在构建网络特征-能力-竞争优势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揭示了协同网络特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完善性地拓展了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基于BSC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张良强;刘香旭
2008 Vol. 26 (1): 149-156.
摘要 (
)
在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其评价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平衡计分卡(BSC)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节约资源的观念、制度与组织、过程、综合绩效等4个维度的评价资源节约型社会系统的逻辑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际的评价应用。
基于ERG的科技人员收入激励状况实证研究——关于江苏省南通市2600份调查表的分析
陈涛
2008 Vol. 26 (1): 157-161.
摘要 (
)
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和成长需要能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人的工作行为。在影响三种需要满足情况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从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和成长需要三个维度设计了相关的收入观察变量,以江苏省南通市科技人员为例,考察了科技人员收入与三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科技人员现有收入的激励作用大小,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围绕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分析
孙锐;石金涛;李海刚
2008 Vol. 26 (1): 162-168.
摘要 (
)
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某公司围绕研发项目的组织创新管理实践为例,研究了其促进创造、创新的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提出了基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模型。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创新行为的社会空间理论
陈杰
2008 Vol. 26 (1): 169-177.
摘要 (
)
通过物理空间、个人空间和社会空间属性的比较,得到了对社会空间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行为的权度及限度的历史性和存在性问题;得到一种创新行为的动态及静态的权限观。
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
钟书华
2008 Vol. 26 (1): 178-184.
摘要 (
)
从马歇尔到波特,创新集群思想经历了萌芽和演变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完成了创新集群概念的理解转向,提出了当代创新集群概念。创新集群具有5个技术经济特征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
刘友金;刘莉君
2008 Vol. 26 (1): 185-190.
摘要 (
)
从分析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入手,阐述创新网络的混沌特征,然后通过借鉴虫口模型来分析和检验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路径。随着母体企业的聚化能力从弱到强的转变,集群式创新网络逐步出现混沌状态,而且不同的聚化能力表现出不同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的结果。通过有效地控制母体企业的聚化能力,可以从宏观上把握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方向。
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研究
赵琨;隋映辉
2008 Vol. 26 (1): 191-198.
摘要 (
)
本文从广义角度界定了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内涵,建立创新系统与产业生态转型互动的结构和运作模型,并设计了创新-转型互动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生态转型路径。
组织间学习、控制方式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基于两种技术差异情景的比较分析
李垣;陈浩然;赵文红
2008 Vol. 26 (1): 199-204.
摘要 (
)
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组织间学习、控制方式和自主创新之间关系的一个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技术差异条件下组织间学习、控制方式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组织间学习过程中两种控制方式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辨识
万君康;李华威
2008 Vol. 26 (1): 205-209.
摘要 (
)
本文从“自主主体”、“自主成果”以及“自主程度”三方面解释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给出了自主创新的系统框架,指出自主创新能力由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自主创新运行能力和自主创新环境支撑力四部分构成,并论证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化与交易成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经济分析
王晟;陈松
2008 Vol. 26 (1): 210-214.
摘要 (
)
技术的创新、吸收和扩散过程中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为此,本文从专业化和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国家创新体系。首先,通过考察专业化带来的技术创新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冲突,提出一个研究国家创新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框架;然后,以1871年德国统一后的发展为例,按照上述框架考察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这一框架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创新型城市发展状况评测体系研究
朱凌;陈劲;王飞绒
2008 Vol. 26 (1): 215-222.
摘要 (
)
在研究国内外城市竞争力、创新经济、创新能力相关评价体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设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为我国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帮助国内各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该指标体系包含创新活动产出效率、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三个方面共计23个指标,凸显了当前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为我国各省市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理想的借鉴方案,具有较先进的理论发展内涵和较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学术动态
德业流风山高水长——纪念龚育之先生诞辰78周年追思会纪要
樊春良
2008 Vol. 26 (1): 223-224.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