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学共同体中的民主策略
-
田甲乐 尚智丛
-
2017 Vol. 35 (5):
661-666.
-
摘要 (
)
-
科学共同体中的研究活动符合民主所需要的条件和精神,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而是往往充满了分歧,他们通过基于期刊论文、公共展示和资源压力等策略进行说服活动,根据科学知识共识程度的高低和利益共识程度的高低形成四种共识形式。在后学院科学中,科学共同体发生了新的变化,共识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民主不仅成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事实存在,而且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需要。
-
普赖斯与科学史定量研究
-
董国豪 潜伟
-
2017 Vol. 35 (5):
667-675.
-
摘要 (
)
-
普赖斯是科学史定量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科学史定量研究亦是普赖斯学术研究的逻辑主线。科学增长指数规律是普赖斯科学史定量研究的起点,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少年时代对科学的好奇与思考、学术生涯早期在物理学与数学方面的积淀,以及从布拉格和帕金森那里得到的直接启发。从“科学是‘印纸中心’的累积活动”这一基本认识和假设出发,普赖斯继承并发展了基于历史统计的科学史定量研究方法,形成了“普赖斯三定律”。与此同时,普赖斯利用“科学引文索引”探秘科学论文的网络结构,描绘了从知识基础走向知识前沿的科学发展整体图景,开启了基于科学论文的引文分析主流方向。普赖斯既是科学史定量研究方法的积极宣扬者,也是富有成效的实践者。
-
论文影响力与变异视角的科学家学术影响研究
-
章娟 段志光 于琦 李文丽 张瑜
-
2017 Vol. 35 (5):
676-680.
-
摘要 (
)
-
以77位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和8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论文影响力平均水平与高水平的二维分区,以及论文影响力水平与变异程度的二维分区对科学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型,展示了分区法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若想整体进阶到诺贝尔奖层级,其论文影响力需要扩大e2倍;已有少数几位院士显示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的影响力。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所得税政策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效应研究
-
张胜 张丹萍 郭英远
-
2017 Vol. 35 (5):
681-688.
-
摘要 (
)
-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已经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式,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税收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时,即刻缴税、递延5年缴税、暂不缴税(递延至转让时缴税)三种所得税政策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行为的挤出效应,从“进入门槛”的设立,“劣技术驱逐良技术”,税收成本补偿三方面比较了三种政策效应,发现税收政策的挤出效应存在“即刻缴税>递延5年缴税>暂不缴税”的现象,即暂不缴税政策是最有效的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所得税优惠政策。因此,本研究提出在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应坚持无收益不缴税,有收益再缴税的原则,实施获得股权时暂不缴税,转让股权获得现金收益时再依法计缴所得税政策。暂不缴税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会对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拉动作用。
-
不同政府科技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
马文聪 李小转 廖建聪 张光宇
-
2017 Vol. 35 (5):
689-699.
-
摘要 (
)
-
政府科技资助是解决企业研发活动外部性问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探讨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三种科技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分析知识产权、企业规模、产权类型、知识存量和R&D资本存量等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三种科技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均有显著激励效应,且直接税收优惠的最强,但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政府对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比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强。对R&D资本存量、知识存量大的企业,直接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更强,反之则直接补贴资助、间接税收优惠的更强。
-
企业研发投入结构特征与经济增长模式——基于中国与主要国家企业研发数据的比较
-
成力为 李翘楚
-
2017 Vol. 35 (5):
700-708.
-
摘要 (
)
-
利用101个国家和地区18076个非金融企业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主要将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印度6个国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研发,中国顶级企业研发投资规模与之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缺乏引领全世界技术创新的核心企业的支撑,且依靠能源、原材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第二,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分布特征比较发现:中国能源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差距较小,反映了国家对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视;中国信息科技行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在本国所有行业的企业中较高,但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过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产业链的延伸;中国企业在医疗保健、消费者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主要受人均收入水平决定的经济复杂度制约,这将影响中国产品品质与质量的升级;第三,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年龄分布特征和规模分布特征比较发现,中国高龄企业、小型企业研发投资规模过低,新创企业、大型企业研发投资强度高。
-
金融化方式、市场竞争与研发投资挤占 ——来自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许罡 朱卫东
-
2017 Vol. 35 (5):
709-719.
-
摘要 (
)
-
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金融化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金融化与研发投资强度显著负相关,即对研发投资具有挤占效应,进一步对金融资产进行异质性分类后发现,长期投资型金融化的研发投资挤占效应比短期投机型金融化更加显著和突出;市场竞争越激励,公司研发投资强度越高,并对金融化的研发投资挤占效应有一定调节作用。本文结果显示,金融化问题研究需要考虑投资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动机,其对公司研发投资挤占具有不同的效应和结果;虽然有些公司短期交易型金融资产占比公司奇高,但总体上短期交易型金融资产占比适中,而长期稳定型金融投资在公司金融化进程中占主导,契合了当前上市公司参股合作并购模式盛行的现状。
-
复合邻近条件下大城市的区域吸收能力
-
孙哲 周密 刘秉镰
-
2017 Vol. 35 (5):
720-728.
-
摘要 (
)
-
区域间的知识流动逐步发展成为在空间层面上配置创新资源、推进国家创新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利用2008-2014年以来城市间专利权转移的来源地-目的地“流数据”,避免专利引文研究的文献分析缺陷,应用空间交互模型,在区域层面上把单一地理邻近性扩展为包含技术总体水平邻近、技术结构类别邻近和制度邻近的复合邻近性,对城市个体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参数估计,计算得到中国大城市的区域吸收能力水平。实证结果表明,1000-1500公里之间存在着我国知识流动中空间相互作用的临界点,技术邻近性在总体水平和结构类别两个维度上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得到验证,高吸收能力城市呈现出圈带状集聚的空间特征。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科研经费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付晔 孙巧萍
-
2017 Vol. 35 (5):
729-736.
-
摘要 (
)
-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研经费违法违规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制度因素、监管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内的三维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用Linguistic 2-Tuples模型和DEMATEL方法来处理和集结专家给出的语言判断信息,对科研经费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排序。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意识是科研经费使用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制度是制度因素中最活跃的影响因素;科研经费违法违规使用的惩处力度最容易对其它因素产生影响。最后,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产学研知识分工协同理论与实证研究
-
余维新 顾新 熊文明
-
2017 Vol. 35 (5):
737-745.
-
摘要 (
)
-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可分为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文章在探讨知识分工、知识协同与产学研创新的技术效应、规模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4年间的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成果的数据,通过DEA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及创新绩效进行测算,利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知识分工与技术效应正相关,与规模效应负相关,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知识协同与技术效应、规模效应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知识协同能够提升知识分工对技术效应正的边际贡献、降低知识分工对规模效应负的边际贡献,使得知识分工对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递增。
-
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动力研究,
-
方炜 牛婷婷
-
2017 Vol. 35 (5):
746-753.
-
摘要 (
)
-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的12个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出属性、交往和环境三个驱动维度,构建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驱动维度对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均有着正向总效应,其中交往驱动是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演化的最大动力,而且属性驱动和环境驱动正向影响交往驱动。
-
管理机制、技术知识资产与企业市场绩效
-
吴伟伟 阚红莲 刘业鑫 Kim Yanggi
-
2017 Vol. 35 (5):
754-762.
-
摘要 (
)
-
管理机制和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分析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的作用,以及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励机制在技术知识资产转化为市场绩效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CEO薪酬水平的调节作用强于CEO持股比例;监管机制中的外部董事持股比例起到正向的强化作用,而两职分离起到弱化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理论上深化了对管理机制与技术知识资产间关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距离对“高校—农村”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
-
陈宇 肖璐
-
2017 Vol. 35 (5):
763-770.
-
摘要 (
)
-
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基层政府及家庭农场进行知识溢出现状的调研,并运用SPSS20.0及AMOSS17.0对所回收482份样本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高校与农村的知识距离与文化距离对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农村的知识吸收能力在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揭示“高校-农村”知识溢出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门限回归
-
苏屹 安晓丽 王心焕 雷家骕
-
2017 Vol. 35 (5):
771-781.
-
摘要 (
)
-
基于2009-2013年度中国23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区域创新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门限变量,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探究不同门限效应下,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人力资本投入与滞后二期的专利授权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重门限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处于[0.184, 0.256]、[0.256, 0.448]及大于0.448时,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83、0.682、0.592,促进作用先增后减。创新人力资本投入与滞后三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处于小于0.140、[0.140, 0.980]、大于0.980时,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03、0.318、0.241,促进作用渐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才机制的完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三方面,提出促进人力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的对策。
-
制度邻近、技术邻近与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基于产学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
-
夏丽娟 谢富纪 王海花
-
2017 Vol. 35 (5):
782-791.
-
摘要 (
)
-
基于邻近性的视角,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提供的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制度邻近与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制度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技术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倒U型的,且这种倒U形关系受到地理邻近的负向调节作用;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并不会负向影响产学协同创新绩效。
-
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对技术生态位影响的实证分析
-
曹兴 李文
-
2017 Vol. 35 (5):
792-800.
-
摘要 (
)
-
借鉴态势理论,通过技术生态位“态”的分析,从量上衡量节点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生态位“势”的分析,从增长率上衡量节点技术创新能力对网络环境的潜在影响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5年间移动通讯终端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不同时期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移动通讯终端创新网络结构由原来松散型、简单型逐渐向紧凑型和复杂型演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网络演化的结构特征值,对网络结构与技术生态位“态”和技术生态位“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度数中心度与技术生态位“态”呈倒U型关系;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和关系强度与技术生态位“势”均呈倒U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