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基于“良序科学”理想对“CEPC-SPPC之争”的讨论
  • 陈强强 王大明
  • 2018 Vol. 36 (2): 193-201.
  • 摘要 ( )
  • 基切尔认为,树立于温和实在论基础之上的科学形象才是实际的,这也是将科学民主化的认识论依据;与此同时,布朗论述了将科学民主化的政治学依据。这两个依据是旨在为科学实践治理提供标准的“良序科学”理想得以建构的重要前提。“良序科学”理想要求“理想慎思过程”贯穿于科学的资助、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以此确保民主力量能始终发挥作用。基于“良序科学”理论来看,最近爆发的中国是否应该建造“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和超级质子对撞机(CEPC-SPPC)”的争论至少反映出了当前中国科学实践及其治理存在的三个显著问题:1)中国科学实践的“治理”方面存在观念性障碍;2)治理主体未能充分认识到科学实践治理的民主模式及其多样性和具体性;3)治理主体未能辨明科普的双重目的:“理解”与“参与”。若要解决这些问题,下述的思路或许可供参考:1)思想观念方面强化认识科学实践时的整体论思维;2)理论研究方面引入普遍语用学的维度;3)制度设计方面重视科学实践治理的正义原则。
  • 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转移特征的可视化分析
  • 侯剑华 杨秀财 李莲姬
  • 2018 Vol. 36 (2): 211-220.
  • 摘要 ( )
  • 探测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中心(主题中心和地域中心)的转移特征,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辅助参考。基于文献信息可视化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工具,从研究的中心主题和中心区域两个方面对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中心转移规律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主题围绕方法和应用两个层面交替出现,研究中心主题的更替越来越快,并且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研究中心地域呈现出“地缘式”增长和扩散规律,研究中心国家的兴隆周期逐渐缩短,当今已经形成了荷兰、美国、比利时、中国、西班牙、意大利等研究中心国家。同时,研究中心不仅是文献产出量高的国家,同时也具有高学术影响力。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科技政策研究评价方法评析
  • 李强 郑海军 李晓轩
  • 2018 Vol. 36 (2): 221-227.
  • 摘要 ( )
  • 在科技政策研究中,评价活动不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撑,更需要科学合理、准确规范的评价方法。针对评价者在实践中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理论工具而无所适从的困境,本文在简要回顾科技政策研究评价方法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将评价方法按照在科技政策研究中常用于否、出现先后的顺序,简单合理地归并为社会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经济分析法及文献计量法四大类方法,并就方法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 产业政策有效性分析——来自风电企业产权性质及区域创新环境异质性的考量
  • 王晓珍 邹鸿辉 高伟
  • 2018 Vol. 36 (2): 228-238.
  • 摘要 ( )
  • 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至今(1994-2015年)我国部委级别及以上级别部门发布的216项风电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估计模型研究产业政策力度和区域创新环境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支持政策力度和技术支持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规范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效果受到区域创新环境影响而存在显著差异;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类型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产业政策,从而使产业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风电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促进技术创新效率?
  • 赵庆
  • 2018 Vol. 36 (2): 239-248.
  • 摘要 ( )
  • 理论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本质是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生产部门向高效率生产部门转移,这必然会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影响,但实际中,市场机制在引导生产要素的进退时,可能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高效和顺畅。采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从省际宏观视角直接考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际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从时间维度而言,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从而表现出“滚雪球效应”;从空间维度而言,呈现出显著的地域依赖特征,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实能够显著的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形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螺旋上升”,同时也对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分析。
  • “科技认定”、代理成本与创新绩效——基于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的初步证据
  • 孙刚
  • 2018 Vol. 36 (2): 249-263.
  • 摘要 ( )
  • 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简称:“科技认定”)视为特定的政企创新联盟和科技资源分配机制,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年度专利申请量反映其创新绩效,重点分析了在不同政府治理和公司治理环境下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后,民营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且随着预期政府代理成本或公司代理成本的减少,“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改善外部政府治理和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将显著优化“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环境。总体上,较之“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扶持之手”效应占主导。本研究指出,发挥“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依赖社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内部创新资本有效利用。本文协调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提供的不一致的经验证据,对厘清政府在构建普惠性创新治理环境体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借鉴意义。
  • 技术活动、空间外溢与高技术产业TFP
  • 李若曦 赵宏中
  • 2018 Vol. 36 (2): 264-271.
  • 摘要 ( )
  • 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模仿等技术活动置于技术学习曲线理论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其对TFP的影响,辨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活动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TFP具有显著倒U型效应,模仿创新为显著U型效应,技术模仿效应不显著,即技术模仿对TFP提升的推动力减弱甚至基本消失,模仿创新的效应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正向显著,自主创新的效应由正向显著逐渐转弱为不显著,且自主创新对TFP影响大于模仿创新,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前沿。同时,技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外溢效应大于地区内部的直接效应。
  • 有效专利数量增长下的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研究
  • 乔永忠
  • 2018 Vol. 36 (2): 272-278.
  • 摘要 ( )
  • 中国国内创新主体拥有有效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其专利运用水平以及专利收益能力没有及时提升,使得专利维持年费负担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研究专利维持年费制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创新主体就专利维持年费相关制度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创新主体也承受着过重的专利维持年费压力;专利维持年费制度是一种类似于税收杠杆的、能够促进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现有专利维持年费制度不利于促进创新主体的可持续创新活动,对其进行全面改革有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最后提出完善中国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的建议。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基于内部网络视角的企业知识结构与创新研究——“发散为王,还是收敛制胜?”
  • 潘李鹏 池仁勇
  • 2018 Vol. 36 (2): 288-295.
  • 摘要 ( )
  •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技术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急需转换发展模式,强化创新驱动。因此,企业对知识积累和相应管理模式的优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对企业知识结构的研究成为急需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基于内部网络的企业知识结构测度方法,进一步论述了知识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结构模式研究维度分析不同知识结构模式间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通过对106家制药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知识结构的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结构洞和网络凝聚指数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另一方面,企业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完全发散、不完全发散、不完全收敛、完全收敛和无特性五种模式,在当前情境下,完全发散型知识结构下企业拥有更高的创新绩效。
  • 亲社会性与社会创业机会开发关系研究
  • 仇思宁 李华晶
  • 2018 Vol. 36 (2): 304-312.
  • 摘要 ( )
  • 在融合亲社会性和社会创业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亲社会性与社会创业机会开发的联系,将创业行为双阶段模型拓展至社会创业过程,把社会创业机会开发细化为他人机会与自身机会的环节,并以社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深入挖掘亲社会性对社会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非亲缘型亲社会性直接作用于他人机会产生过程,亲缘型亲社会性直接作用于自身机会转化过程。据此,构建了亲社会性嵌入的社会创业机会开发框架,对跨学科创业研究和社会创业实践具有价值。
  • 学习导向、联盟管理实践采用与联盟管理能力
  • 车密 江旭 高山行
  • 2018 Vol. 36 (2): 313-323.
  • 摘要 ( )
  •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一个以联盟管理实践采用(alliance management practice adoption)为中介变量、以联盟竞争机制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以解释企业的学习导向如何影响其联盟管理能力。基于185家中国联盟企业的双份数据,采用逐步层级回归和被调节的路径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管理实践采用在学习导向与联盟管理能力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而联盟竞争机制对上述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当联盟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存在直接竞争时,联盟管理实践采用的中介效应变得更弱。最后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专业服务业创新独占性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 魏江 李拓宇 胡胜蓉 赵雨菡 张莉
  • 2018 Vol. 36 (2): 324-333.
  • 摘要 ( )
  • 服务创新是专业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其创新产出的可模仿性和难以保护性,导致专业服务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在我国弱产权保护体制下,专业服务业创新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基于对专业服务业创新独占性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三个主要结论:(1)专业服务业创新独占性机制是专业服务企业避免创新被模仿,保护和占有自己创新活动回报的行为总和,同时包含“防御型”策略内部隔离和产权保护,以及“进攻型”策略顾客锚定三种微观机制,且以“进攻型”策略为主,“防御型”策略为辅。(2)专业服务业创新保护的目的以获取持续收益为主,阻止模仿为辅。(3)内部隔离、产权保护和顾客锚定在阻止模仿和持续收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
  •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
  • 王娟茹 张渝
  • 2018 Vol. 36 (2): 352-360.
  • 摘要 ( )
  •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高端制造企业为例,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程度。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中的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行为有显著的直接正向诱导作用,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的诱导性更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诱导性更强;绿色技术创新意愿能够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在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具有差异性,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这揭示了“不完全规制”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以及“波特假说”得到进一步支持的中介变量。
  • 董事会治理、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 王锋正 陈方圆
  • 2018 Vol. 36 (2): 361-369.
  • 摘要 ( )
  • 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有效整合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基于制度规制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以2009-2014年45家重污染行业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董事会治理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本身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呈正向影响,董事会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呈正向显著影响,且董事会治理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中呈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面对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客观现实,并举外部环境政策落实和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和减污排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