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中国科技发展70年
-
中国70年来科技追赶战略的演变
-
樊春良
-
2019 Vol. 37 (10):
1735-1743.
-
摘要 (
)
-
本文从新中国前17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两大阶段,对新中国科技追赶战略的演变做了历史考察。研究表明,科技追赶战略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科技追赶战略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追赶的目标、政府的作用、学习与追赶和创新的关系,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以及追赶的界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
中国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的建立、转制意义及模式
-
李哲 韩军徽
-
2019 Vol. 37 (10):
1744-1751.
-
摘要 (
)
-
产业共性技术兼具竞争性和公益性的特征,政府如何推动此类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公共科技治理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在这方面,中国在70年左右的科技创新实践中,通过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建立、发展、改革(转制)等过程,依托财政、税收、国有资本管理、保险、非营利机构、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组合,探索形成了将技术要素建制化地扩散到工业化进程中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投放”模式。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学不确定性背景下的邻避冲突与民主治理
-
张海柱
-
2019 Vol. 37 (10):
1752-1758.
-
摘要 (
)
-
在科技工业设施选址过程中,对科技风险的忧虑是引发邻避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传统“技术治理”范式下,设施选址与邻避治理决策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普通公众则被视为“非理性”或“无知”。然而以通信基站冲突为例进行的考察发现,针对电磁辐射健康风险的科学知识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与“未知”问题。政府决策者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规避甚至不容忍科学不确定性的倾向,由此引发了公众的信任危机。科学不确定性问题的彰显使得邻避冲突的技术治理范式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需要走向一种基于“知识民主”的民主治理新范式。这种民主治理强调基于科学不确定性的预防原则、基于认知正义的信任重建以及基于风险沟通与集体学习的选址决策。
-
从作者到贡献者:科学论文署名制度的困境与转型
-
和鸿鹏 周程
-
2019 Vol. 37 (10):
1759-1764.
-
摘要 (
)
-
署名制度对科学的运行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的作者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于是贡献者模式被提出。贡献者模式能否解决署名问题,更好地实现科学论文署名制度的功能?深入考察科学论文署名制度的功能及作者模式的危机后发现,科学合作分工、商业化研究和数字化发表等现代科学活动特征导致了署名功能紊乱,而贡献者模式能更好地适应这些特征。贡献者模式替代作者模式的合理性在于:以矩阵式的二维贡献描述代替了线性的一维贡献描述,实现了更精准的贡献描述。但贡献者模式也未能完全反映真实贡献,并没有彻底解决署名问题。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
2019 Vol. 37 (10):
1765-1774.
-
摘要 (
)
-
人工智能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动力,将可能成为未来产业转型的核心。本文以2012年以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国家层面的21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和创新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制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计量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增加需求侧政策工具,并随着产业的成熟制定更多面向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阶段的政策,尽早开展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
-
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黄永明 姜泽林
-
2019 Vol. 37 (10):
1775-1785.
-
摘要 (
)
-
本文在自由资本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金融结构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金融结构最优时产业集聚状态亦最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结论。随之采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四大区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证明了金融结构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但是当分区域看,发现了东部地区金融结构与该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第二,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金融结构对多样化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产业集聚的作用存在差异性。第三,就全国整体层面上,金融结构指标未超过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较大,当越过门槛值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将会有所衰减。文章的扩展性分析也基本支撑了前述相应结论。最后指出合理调整金融结构、加强多样化产业集聚治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产业集聚水平及积极探索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等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制造业技术含量提升
-
刘磊
-
2019 Vol. 37 (10):
1786-1796.
-
摘要 (
)
-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16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国内技术含量,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技术含量提升,并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技术含量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产品效应、行业竞争效应以及大市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都可以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国内自主研发对国内技术含量的作用要大于国外技术引进。从行业异质性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高技术行业。
-
基础知识及其转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胡善成 靳来群 刘慧宏
-
2019 Vol. 37 (10):
1805-1815.
-
摘要 (
)
-
知识经济下基础知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知识分为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并结合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一个包含基础知识生产的模型,用来分析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利用2004-2015年基础研究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数字技术对创业活动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
-
蔡莉 杨亚倩 卢珊 于海晶
-
2019 Vol. 37 (10):
1816-1824.
-
摘要 (
)
-
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和改变着创业行为和结果,但数字技术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在FT50和UTD24共52个期刊中,选取1998年至2018年近21年有关数字技术与创业活动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旨在揭示数字技术的内涵和属性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创业活动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且挑战了现有的创业理论,包括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制度理论、网络理论、机会发现观和机会创造观。最后基于研究局限性及现实需求,并运用过程理论的思想构建未来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
提升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补贴绩效的内外规制研究
-
尚洪涛 祝丽然
-
2019 Vol. 37 (10):
1825-1835.
-
摘要 (
)
-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不同规制约束下,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环境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较高的内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研发投入与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较高的外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当企业面临高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当企业面临内外部规制一强一弱的制约时,相比于低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高外部规制和低内部规制下更能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提升政府环境研发补贴绩效和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考虑过度自信的CoPS 联合研发激励机制研究
-
王经略 周国华
-
2019 Vol. 37 (10):
1836-1845.
-
摘要 (
)
-
从复杂产品联合研发过程中代理公司主体地位出发,结合复杂产品联合研发的特点,建立了考虑代理公司过度自信的多代理人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代理公司是否处于主体地位对复杂产品联合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定制难度大、联合研发需求高的复杂产品,委托公司应该选择地位相同的代理公司进行联合研发,反之应该选择地位不同的代理公司;2)当两家代理公司地位相同时,代理公司的过度自信会提高其独自研发的努力水平,同时也会提高与之共事的企业在联合研发上的努力水平;3)当一家代理公司处于主体地位时,其过度自信会削弱其在联合研发上的努力水平,同时会降低与之共事的公司在独立工作上投入的努力水平。
-
即兴型组织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
-
王健 黄群慧
-
2019 Vol. 37 (10):
1846-1856.
-
摘要 (
)
-
在当前“超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构建即兴型组织以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而学界对此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网络能力视角来构建即兴型组织,然后从吸收能力和组织情绪能力情景下探讨即兴型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并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技术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能力对组织即兴具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地,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对组织即兴具有正向效应,但网络运作能力对组织即兴具有负向效应;组织即兴对创新绩效并无显著的影响,即兴型组织未必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吸收能力和组织情绪能力条件下,组织即兴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
管理学习的诀窍:合法化机制的应用
-
张娜娜 谢伟 孙忠娟
-
2019 Vol. 37 (10):
1857-1863.
-
摘要 (
)
-
管理学习的本质是新管理技术获得合法性的过程,但现有的学术文献缺乏对企业管理学习中合法化机制的研究。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分析其管理学习的成功经验,发现华为不仅重视管理学习的外部合法性,而且重视内部合法性的构建;研究进一步识别了多种内外部合法化机制,并提出了有助于企业管理学习的启示。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国家重大工程背景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探究
-
刘云 桂秉修 马志云 张孟亚 王小黎
-
2019 Vol. 37 (10):
1864-1873.
-
摘要 (
)
-
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将以中国高铁工程为例,分析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本文首先从前人对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出发,进行系统性回溯并总结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同时从中国几类典型国家重大工程的历史发展分析,总结国家重大工程的内涵;基于二者内涵的认识,构建国家重大工程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技术创新水平-时间维度、市场规模-时间维度、产业分工维度分析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关键爆发点的角度分析高铁发展要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中国高铁颠覆性创新的“三三三”模式,并从创新特点、适用范围、创新条件视角分析高铁模式;最后总结全文并从普适性角度分析本文的研究启示。
-
循环经济理论下的中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发展研究
-
王丹 李诗林 陈泽 肖星
-
2019 Vol. 37 (10):
1874-1880.
-
摘要 (
)
-
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在从无至有的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在短期内实现了极高增长速度和巨大交易体量,跃居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最令人瞩目的风险投资市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迅猛发展的原因。从风险投资行业募资、投资和退出产业链条来看,本文认为创新创业生态、创投基金生态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三者之间互为环形因果;而我国在这三个生态体系内的发展建设环环相扣、形成了循环累积效应,强化了系统内的累积力量,进而促进我国整个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
创新属性、制度质量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袁航 朱承亮
-
2019 Vol. 37 (10):
1881-1891.
-
摘要 (
)
-
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制度质量视角研究了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TUIS)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1)创新数量能显著促进TUIS,创新质量因水平较低对TUIS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2)创新数量与制度质量协同发展未促进TUIS,创新质量与制度质量协同发展能显著推动TUIS;(3)创新数量对产业结构高度化(ISA)存在单一制度质量门槛4.9200,伴随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创新数量对ISA的影响由负变正,而创新数量对产业结构合理化(ISR)不存在制度质量门槛;(4)创新质量对ISA存在双重制度质量门槛5.4486和6.7066,对ISR存在单一制度质量门槛7.5419,伴随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创新质量对ISA与ISR的影响均由负变正;(5)创新质量对TUIS的制度质量门槛高于创新数量,对ISR的制度质量门槛亦高于ISA。未来中国要实现以高质量创新驱动TUIS,要不遗余力提升创新质量,加快推进市场化建设进程。
-
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
姚艳虹 高晗 昝傲
-
2019 Vol. 37 (10):
1892-1901.
-
摘要 (
)
-
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应具有高效生产率、持续适应力和丰富多样性。从企业主体视角,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甄别筛选,确定生产率、适应力和多样性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生产效率、创新产出、抗扰能力和物种多样性等9个二级评价指标,开发可量化的三级评价指标,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湖南省制造业集群健康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其健康度处于中等水平,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改善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的对策建议。
-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原毅军 陈喆
-
2019 Vol. 37 (10):
1902-1911.
-
摘要 (
)
-
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环境规制约束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运用GMM估计法检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及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的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呈U型关系。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均位于U型曲线左侧。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不断实施,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会更早到达U型曲线的“门槛值”,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
社会信任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吗
-
凌鸿程 孙怡龙
-
2019 Vol. 37 (10):
1912-1920.
-
摘要 (
)
-
社会信任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社会信任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说明社会信任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影响经济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在于,社会信任不仅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弥补正式制度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该研究对于理解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乃至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