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科学学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导航切换
科学学研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科技论坛
科学与技术: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
眭纪刚
2009 Vol. 27 (6): 801-807.
摘要 (
)
对科学与技术不做区分会导致科技政策的偏差。本文从区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出发,梳理两者在历史上的演进关系,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疏远到密切的过程,并评价发达国家在起飞阶段的科学技术政策得失,最后为我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科学学理论
齐曼自然主义的方法、社会、认知与实践向度探析
廖传锦;许斗斗
2009 Vol. 27 (6): 808-812.
摘要 (
)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的本质和真实面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他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观——自然主义科学观,他的自然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且注重对“真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和实践的方面进行探究。齐曼对科学的这种解读方法也被称作元科学多元论。
“科热伏尼科夫佯谬”的内容、解释和意义
周忠宝;马超群;文学锋
2009 Vol. 27 (6): 813-817.
摘要 (
)
苏联科学史家科热伏尼科夫曾经观察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苏联科学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也即斯大林政治迫害最严厉的时候反而做出了最出色的成就。笔者将这一反常现象称为“科热伏尼科夫佯谬”,并对它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解释;阐述了“科热伏尼科夫佯谬”对于科学史研究的重大意义。
台湾STS研究的建制与特点
朱勤
2009 Vol. 27 (6): 818-825.
摘要 (
)
近十几年来,台湾在STS领域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东亚STS研究共同体中的重要角色,并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台湾STS关注日常生活与科技,并与学校通识教育相结合,在研究中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对台湾STS研究发展与现状的介绍,能够对大陆STS研究有所启示,有利于开拓有自身特色的STS道路。
院士媒介素养调查
詹正茂;舒志彪
2009 Vol. 27 (6): 826-831.
摘要 (
)
通过对我国2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调查,从对大众传媒的接触和关注、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和评价、利用大众传媒的行为和态度三个方面探讨了院士的媒介素养。最后,从院士自身、院士工作服务部门、大众传媒和政府相关部门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院士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等本职工作。
科研不端行为的纠偏模式初探
钱振华;颜锋
2009 Vol. 27 (6): 832-836.
摘要 (
)
科研不端行为在国内外皆存在。产生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在于科学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纠偏应采取认知控制、社会控制及文化控制等方式。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张颖
2009 Vol. 27 (6): 837-843.
摘要 (
)
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尚未达到制造业发展的拐点,制造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加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只有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只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发展制造与服务相互融合的服务型制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迫切要求,并对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重新定义了服务型制造,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模型。
技术标准与市场要素的关联研究——理论假说以及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分析
张帆;曾铮
2009 Vol. 27 (6): 846-852.
摘要 (
)
运用标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技术标准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关联。首先,文章在相关理论综述后,在标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对技术标准与市场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四个基本假说命题。接着,文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技术标准与市场要素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标准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关联呈现弱化性、递减性和单向性的特征。
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的重新研究:基于核心企业的视角
项后军;朱晓艳;朱瑞忠
2009 Vol. 27 (6): 853-861.
摘要 (
)
从集群中核心企业成长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核心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重新分析和梳理,分别从规模成长和创新增长两个方面,对集群理论中一直得到肯定的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集群中出现某种程度的行业性核心企业的背景下,现有文献思路中十分强调的集群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核心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且对企业的规模成长和创新增长表现出不对称的影响;反过来,研究发现,企业自身因素以及产业因素,才是对于核心企业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这一结果不仅不支持既有的“企业集群化成长”定论,而且显示出,集群理论研究的重心应该重新从集群层面回到企业层面上来,且需要更多地重视集群外部产业(行业)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政府科技资助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程华;赵祥
2009 Vol. 27 (6): 862-868.
摘要 (
)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引入产业间技术相近度的概念,基于广义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测度政府科技资助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并采用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7—2006)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政府科技资助、企业自筹R&D等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科技资助存在溢出效应,其他产业中企业自筹研发资金也存在溢出效应,而且,政府科技资助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中企业自筹研发资金的溢出效应;(2)企业研发强度影响政府科技资助的溢出效应;(3)科技资助强度影响政府科技资助溢出效应。对于资助强度大于3%的产业,政府科技资助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政府科技资助对中等资助产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高资助产业。研究对我国政府制定创新资助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选择及发展模式研究
初钊鹏;王铮;李兵;杨念
2009 Vol. 27 (6): 869-875.
摘要 (
)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区域科技视角下的滨海新区R&D资源投入优化研究
杨文明;高文;唐洁;安蔚瑾
2009 Vol. 27 (6): 876-880.
摘要 (
)
滨海新区的区域科技发展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滨海新区仍旧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务业比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由投资推动型和要素推动型的外延性增长转变为科技创新型的内涵型增长。针对新区科技投入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价值性差异、知识域结构与知识计量研究——基于知识的一般性经济原理
高政利;梁工谦
2009 Vol. 27 (6): 881-888.
摘要 (
)
知识分类的混沌现象,不能较好解释知识的动态转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知识拥有的主体不同,从异质动态多样性、层次性、结构性并反映知识价值差异性特征角度,对具有整合、交易价值属性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同质知识和异质知识,按照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螺旋上升整合过程,提出了可用于规范经济学理论阐述的静态知识、静态点知识、个体动态点知识、个体结构知识、个体边际结构知识、组织结构知识、组织边际结构知识等知识域纳入到经济学原理框架下分析、评价和计量,并揭示了知识租金在相对溢出和绝对溢出效应影响下,知识经济战略选择是专业化技术跳跃的创新产品知识速度经济→持续改进与学习的知识固本规模经济→研发专业化更新产品的速度经济交替循环战略发展组合过程,是知识经济规模总量与速度经济净增加量交替转换竞争战略关系.
知识视角下的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研究——以贵州瓮福磷化工产业链为例
张伟;朱启贵;吴文元
2009 Vol. 27 (6): 889-895.
摘要 (
)
产业链的升级表现为产业创新、供需链的变化和价值链的增值。从产业链知识的视角研究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面对竞争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以克服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约束,实现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向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转变。
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关系研究
薛红志;王迎军;田莉
2009 Vol. 27 (6): 896-903.
摘要 (
)
利用天津市2006年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新企业数据,考察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新企业能否取得较好绩效的关键并不在于创业者有无先前工作经验,而是取决于拥有什么样的工作经验。首先,工作经验的性质,即工作经验与创业者在新企业中所承担工作的匹配性越高,新企业初期绩效越好,但工作经验与新企业所处行业的匹配性对绩效并无显著影响。第二,不同职能类型的工作经验对初期绩效有不同的影响,研发经验显著正向影响初期绩效,但市场营销、财务、一般管理和生产运营管理经验则无显著影响。最后,创业者工作经验的职能多样性有利于新企业绩效。
高技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机制要素与案例分析
张荣祥;刘景江
2009 Vol. 27 (6): 904-909.
摘要 (
)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基于关键事件分析技术的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杭州格林蓝德公司的创业社会网络嵌入性。研究发现:制度信任、信息共享、问题协商解决和和谐共赢是高技术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的四个机制要素,并且这四个机制要素都显著影响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和合作绩效。
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动力机理分析:来自A铁路企业的证据
杨屹;宋炜;党兴华
2009 Vol. 27 (6): 910-917.
摘要 (
)
分析推动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内外部动力因素及机会动力因素,测度各动力因素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贡献率。建立贡献率测度模型,提出反映动力因素间关联作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的测算方法,并通过比对A企业的访谈评价与数据分析验证模型适用性。定量解释A企业突破关键技术过程中各动力因素的贡献,并在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基础上提出外部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及机会动力因素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113%、4811%、2076%才能达到最适优化。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效果体现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上,这有赖于动力因素形成合力后的优化与协调,而最适优化则归因于调整各因素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之后的最优取值区间。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技术替代型创新的避实击虚战略: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
吴贵生;鲁琨;王毅
2009 Vol. 27 (6): 918-924.
摘要 (
)
技术替代型创新是具有竞争性质的进攻型创新,避实击虚是可行选择。本文提出避实击虚战略的分析框架,指出避实击虚的可能战略路线。基于该框架的案例研究表明,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标准替代普遍采取了避实击虚战略路线。避实击虚战略具有普适性。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机理探究
张运生
2009 Vol. 27 (6): 925-931.
摘要 (
)
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合作共赢性、系统复杂性、技术标准化、技术模块化等本质特征,引发了传统R&D项目管理风险以外的依赖性风险、结构性风险、专用性资产投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资源流失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六种典型的合作风险,其风险产生机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集群、虚拟企业、企业动态联盟、集群式供应链、地域性工业园区。
企业R&D能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
高山行;谢言;王玉玺
2009 Vol. 27 (6): 932-940.
摘要 (
)
以我国270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企业内部R&D能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两个因素,探讨其与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通过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R&D能力越强,越偏好于选择非产权合作模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越偏好于选择非产权合作模式。另外,研究开发动机、技术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
基于技术许可的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模型构建研究
张奇;张志刚;王晓蓬
2009 Vol. 27 (6): 941-646.
摘要 (
)
校企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新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技术许可是当前校企业合作创新的主要方式,但技术许可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校企合作创新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校企间信息不对称技术许可合作的创新过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算。
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企业知识创新战略选择研究
吴崇;胡汉辉;吕魁
2009 Vol. 27 (6): 947-954.
摘要 (
)
针对企业战略理论和知识理论契合的趋势,以及现有企业能力理论抽象而失措的特点,利用动态规划理论构建了基于核心刚性超越的动态能力的数理定义,指出了动态核心能力的实物期权本质;利用相关模型分析了核心刚性超越阶段企业知识创新战略的功能定位和决策机理。研究表明,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实际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最优化过程,需要企业知识创新战略的方向引导,内在地形成了核心刚性超越阶段企业知识创新战略的核心决策,对应着战略时机和战略形式的最优化选择。
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不同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周文光;黄瑞华
2009 Vol. 27 (6): 955-960.
摘要 (
)
进行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为在全球竞争中获胜而进行的重要举措。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就需要进行知识创造,而在知识创造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风险。本文首先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区分,然后详细分析了在知识创造各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最后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各个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