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笔谈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学是平的——“汤浅现象”新解
-
石国进 龚耘
-
2012 Vol. 30 (12):
1770-1780.
-
摘要 (
)
-
“汤浅现象”有其无法摆脱的困境,所揭示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其实就是基于科学发展外史的“社会条件”转移现象。在辩护与批判的基础上,“科学是平的”是对“汤浅现象”困境和科学现实发展需要的观念回应,主张回归科学自身发展,用历史视野、他者论题佐证、科学年表实证等多维度解读其内涵与意义,并从科学积累现象分析科学“水平化”的内在动力。基于此观念,对我国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具现实性的对策和建议。
-
科研压力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支持和学术自尊的调节效应
-
张桂平 廖建桥
-
2012 Vol. 30 (12):
1781-1788.
-
摘要 (
)
-
摘 要: 鉴于整体自尊水平和不端行为关系的矛盾性,在情景自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自尊”的概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科研压力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权变影响模型。从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组织支持和学术自尊对两者关系的复杂调节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负向调节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2)学术自尊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的三项交互检验发现:随着学术自尊程度的提高,组织支持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变强。
-
技术评估中的科林格里奇困境
-
肖雷波 柯文
-
2012 Vol. 30 (12):
1789-1794.
-
摘要 (
)
-
摘要:科林格里奇困境是技术评估中一个十分著名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它本身包含的三个维度,即时间维度、知识维度和权力维度,并指出它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传统实证主义科技观。接着借助于二十世纪80年代从STS中发展出来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实证主义科技观的技科学视角,对它的三个维度进行重新解释与修正,最后消解了这个困境,这能为我国技术评估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新启示。
-
科技项目中社会影响评议准则的内涵与启示
-
周建中
-
2012 Vol. 30 (12):
1795-1801.
-
摘要 (
)
-
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政府和公众都期望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有更多的贡献,要求在科技项目的评议中考察对社会的影响等相关性内容。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首的科研资助机构率先对评议准则进行了修改,将同行评议扩展为价值评议(Merit Review)。本文以美国NSF的价值评议要点及科学家对此的争论为切入点,分析不同科研资助机构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能源部(DOE)、欧盟框架计划(ECFP)等科技项目评议中有关社会影响方面的评议准则的内涵,对评议专家的要求等内容,并结合我国目前科技项目的评价现状提出了建议。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基于共生理论的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析
-
姜照华 刘则渊
-
2012 Vol. 30 (12):
1802-1809.
-
摘要 (
)
-
把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思想与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共生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科技、人力资本、劳动力、固定资本等因素的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建立起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型,并利用DEA方法测算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从而对1978-2007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对2011-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些主要指标进行优化和预测。
-
全球经济波动与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战略的重塑
-
高子平
-
2012 Vol. 30 (12):
1810-1817.
-
摘要 (
)
-
全球经济持续波动为中国逐步扭转国际人才流动中的长期被动局面提供了历史契机。本文基于27个主要国家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了全球经济波动对海外科技人才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经济波动导致了这一群体的专业技能发挥受到限制、心理压力加大,使其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回流意愿也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国总结近年来的“人才抄底”学术讨论与实践探索,从战略高度审视并重塑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战略。
-
清洁发展机制下减排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CDM项目分省数据的logit模型分析
-
郑文 张建华
-
2012 Vol. 30 (12):
1818-1823.
-
摘要 (
)
-
本文以截止2011年8月1日注册成功的中国CDM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CDM项目技术转移的因素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项目规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所在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等因素会对技术转移发挥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相似项目规模抑制了技术转移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CERs收益对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中国企业技术并购的经营业绩研究
-
孙忠娟 谢伟
-
2012 Vol. 30 (12):
1824-1829.
-
摘要 (
)
-
研究目标是分析中国企业作为技术并购企业的经营业绩。采用非参数双样本Wilcoxon显著性检验,验证了企业技术并购后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并购后,经营业绩均值显著提高;(2)并购后,经营业绩每一年年值都显著高于并购前;(3)并购后的第一和第二年营业收入逐年提升显著,净利润逐年提升不显著。最后,本文指出了结论的管理启示。
-
美国大学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研究
-
阿儒涵 李晓轩
-
2012 Vol. 30 (12):
1830-1835.
-
摘要 (
)
-
文章分析了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由大学承担的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包括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历史演变、间接成本的构成与核算方法、间接成本率的谈判机制等,并结合我国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管理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实证研究与启示
-
彭国华 雷涯邻
-
2012 Vol. 30 (12):
1836-1842.
-
摘要 (
)
-
运用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问卷)了解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激励现状,即激励的时间维(激励过程)、激励的空间维(激励层次)和激励的逻辑维(激励因素),通过现状找出原因,并提出针对不同特性的高校理工科博士生要有不同的激励重点的建议。
-
新产品开发二维绩效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
李国鑫 王超 陈易思 王艳雪
-
2012 Vol. 30 (12):
1843-1852.
-
摘要 (
)
-
目前中国学者对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但由于各自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而使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不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进行元分析,将新产品开发绩效划分为二维的市场绩效和项目绩效,分别得到影响新产品开发市场绩效和项目绩效的合格元因子,并且对元因子进行了归类。最后构建了影响新产品开发二维绩效的理论模型,并为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视角下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动关系研究
-
刘炜 马文聪 樊霞
-
2012 Vol. 30 (12):
1853-1861.
-
摘要 (
)
-
以嘉宝莉化工集团为例,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文献回顾建立了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结合嘉宝莉化工集团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其技术能力的演化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能力演化视角下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它们的互动关系体现为替代——互补——替代的三阶段关系。
-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补还是替代?——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分析
-
原毅军 于长宏
-
2012 Vol. 30 (12):
1862-1870.
-
摘要 (
)
-
以企业技术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模式(替代性和互补性),证明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门槛”作用,即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产学研合作与内部研发之间逐渐呈现出互补性。随后,利用辽宁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企业技术能力“门槛”效应的存在。在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并剔除异常样本点的影响之后,检验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此外,发明专利持有量、参与技术合作组织数量、企业规模和利润率等因素对于企业内部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平均投入金额均有重要影响。
-
基于合作满意度的产学研合作成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李梅芳 赵永翔 唐振鹏
-
2012 Vol. 30 (12):
1871-1880.
-
摘要 (
)
-
利用湖北省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数据,从合作开展与合作满意的视角研究了基于合作满意度的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和合作信息渠道网络对合作各方满意度与合作成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与学研方的文化价值融合、科技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是基于合作满意度的产学研合作成效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对产学研合作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出以科技中介与风险投资为“抓手”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以参与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中介机构与风险投资两大行业发展的契机与切入点,并从政、产、学研角度探讨产学研合作成效提升对策。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科学商业”与“接力创新”研究:基于生物制药
-
李天柱 银路 苗仁涛 冯薇 马佳
-
2012 Vol. 30 (12):
1881-1890.
-
摘要 (
)
-
生物、纳米等新兴产业具有“科学商业”和“接力创新”特质。分析科学商业的科学成了商业、科学家成了创业者、科学发现成为利润源泉等内涵,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性、根本的不确定性、高度的集成性、异质性与复杂性、小公司的重要性与共生型、金融与知识产权的关键性、冲突的广泛性等特征;研究接力创新的内涵,从知识创造、知识产权、金融、政府支持等主要接力关系入手构建接力创新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普适性分析。
-
什么决定了企业的产品创新:外部环境还是核心能力?
-
胡赛全 詹正茂 刘霞
-
2012 Vol. 30 (12):
1891-1889.
-
摘要 (
)
-
摘 要:产品创新是由企业外部还是内部因素决定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产业经济理论认为是外部环境决定产品创新,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是核心能力决定产品创新,在此理论分歧上将外部环境和核心能力同时作为自变量来判定到底是哪个因素决定企业的产品创新,以及怎样调和上述两种理论之间的对立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利用127家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外部环境对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而核心能力对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但是核心能力会负向调节外部环境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
-
动态能力对管理创新过程效力影响实证研究
-
林海芬
-
2012 Vol. 30 (12):
1900-1909.
-
摘要 (
)
-
管理创新依附于由复杂要素和关系构成的特定组织系统,需要组织具备动态能力即持续更新、再造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作为支撑或保障。在划分管理创新三阶段效力及动态能力四维度要素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分析动态能力对管理创新过程效力的影响机理,构建研究框架,并对26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提出了过程视角管理创新效力测度方法,明确了动态能力四维度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还清晰了动态能力不同维度对管理创新不同阶段效力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突显关系能力最显著的影响作用。
-
企业合作创新策略与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
陈宁 常鹤
-
2012 Vol. 30 (12):
1910-1918.
-
摘要 (
)
-
旨在深入探索企业合作创新策略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模式间的联系,将企业合作创新策略拓展为“内外平衡”与“外部伙伴选择”两个维度,引入资源学派理论构建指标体系并利用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上回避了已有研究常用的Probit模型而针对性的采用t检验方法,研究结果描绘出一条企业成长与企业合作创新策略演进间的互动路径,并据此提出了以合作创新为支点的多层面创新激励政策建议。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