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专稿:知识产权政策管理

  • 我国规制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强度选择
  • 贾辰君
  • 2018 Vol. 36 (6): 974-983.
  • 摘要 ( )
  • 近年来,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情况在我国不断出现,对标准必要专利挟制采取何种强度的规制,是进行具体法律规制建议的基础和起点。规制强度的确定,可以为具体的标准必要专利法律规制提供价值导向和参考。在选择规制强度的时候,应该分析以下因素:我国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的国际竞争力状况,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的自身特点,欧美对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法律规制强度状况等。基于对上述因素的分析,建议我国对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规制采取较高强度。较高强度的规制有利于减少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发生,有利于维护我国ICT企业的利益,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
  • 基于军民融合的专利运营研究
  • 梅术文 朱南茜
  • 2018 Vol. 36 (6): 984-990.
  • 摘要 ( )
  •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对专利运营提出新的要求,一般民用领域的运营模式不可简单套用至国防领域。本文认为,鉴于国防专利制度的特殊性,必须结合军民融合的时代要求,塑造专利运营基本理念。军民融合下的专利运营涵盖专利创造阶段的布局、双向转化、价值评估以及技术标准化等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有的已经比较成熟,有的尚存缺陷。因此,必须完善国防专利权利归属制度,优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环境,加强相关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倡导专利运营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
  • 专利技术商业化保险政策研究
  • 宋河发 廖奕驰 郑笃亮
  • 2018 Vol. 36 (6): 991-999.
  • 摘要 ( )
  • 制定实施专利技术商业化保险政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专利保险的相关做法,梳理了我国专利保险的相关法规政策,分析了我国目前专利技术商业化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发展专利技术商业化保险的政策建议。我国应建立针对专利技术商业化投保人保费支出的政府补贴资金和奖励资金,在对损失进行补贴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投保人进行保费补贴,提升专利技术商业化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专利质量、风险和价格的识别、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开发有效的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和方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社会-技术范式视角下的低碳转型
  • 李平
  • 2018 Vol. 36 (6): 1000-1007.
  • 摘要 ( )
  • 透过社会-技术范式视角,低碳转型是一个打破高碳锁定、从高碳的社会-技术范式向低碳的社会-技术范式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多要素参与、复杂、动态和长周期的。从多层视角来看,转型过程离不开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利基(niche)培育了破坏式低碳创新,使之成为推动范式更迭的内在动量;地景(landscape)对高碳社会-技术范式施加压力,为低碳创新的成长提供了机会之窗;最终原先主导的高碳社会-技术范式瓦解,高碳“锁定”被打破,新的动态稳定的低碳社会-技术范式形成。中国汽车低碳交通转型的案例,说明了社会-技术范式及多层视角对上述复杂和不确定性过程进行认知和分析时的有效性。相关行动者特别是政策制定者在引导低碳转型时,需要改变相对线性的技术替代认识论立场及相应的政策手段,采用范式更替的认识论立场和转型策略。
  • 社交网络平台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探讨——基于Evolutionary Biology 学科Altmetrics数据计量
  • 张立伟 陈悦 刘则渊 严方笠
  • 2018 Vol. 36 (6): 1008-1017.
  • 摘要 ( )
  •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发展,学术文献在SNS上开始广泛传播,也促进了科学家在SNS上进行学术交流,这对学术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术文献在SNS传播是科学家之间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非正式科学传播”在SNS平台上的延展。本文对30290篇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WoS文献数据和Altmetrics.com平台Twitter转载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计量及比较分析,对学术文献SNS交流活动进行解读。研究发现,第一,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弱,并且Altmetrics主要受到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影响;第二,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偏好于非正式科学传播,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科普”科学传播模式;第三,社交网络平台的交流存在时空特征,在交流时间上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交流地域上也具有较高的国家倾向性。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分析 ——基于中国200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
  • 张路蓬 薛澜 周源 张笑
  • 2018 Vol. 36 (6): 1027-1035.
  • 摘要 ( )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基于技术扩散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性,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领域相似性属性,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演化机理。基于能力择优与相似性择优机制,构建二元属性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分别进行时间及空间演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在演化过程中逐步呈现衰减性的“边缘—多核型”混合结构;(2)随着创新网络规模的扩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逐步缩短,网络中技术、信息传播效率提升;(3)随着创新网络规模的扩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聚类系数增大,网络技术资源的凝聚效果增强,技术扩散效率提升。最后,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00-2015年专利引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创新网络演化仿真设计的有效性。
  • 中国产业创新知识生成方式差异及路径转换研究
  • 魏国江
  • 2018 Vol. 36 (6): 1036-1047.
  • 摘要 ( )
  • 现有研究多把创新成果作为研发经费与研发当量投入结果并进行量化分析,但对该理论的本质及机理分析不够深入。创新实质上是探索性学习、借鉴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基础上知识生成后的应用结果,而研发投入只是探索性学习的投入表征。文章选取我国十六个主要产业分别测算了不同学习方式在创新中作用,发现企业创新倚重借鉴性学习,而探索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明显不足,导致我国企业模仿性创新盛行,原始创新滞后。创新驱动背景下必须加大探索性学习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探索性学习主体,实现由借鉴性学习向经验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转换。
  • 新兴市场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逆向学习机制
  • 陈侃翔 谢洪明 程宣梅 王菁
  • 2018 Vol. 36 (6): 1048-1057.
  • 摘要 ( )
  • 本文以Zephy数据库2000-2016年期间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绩效的前因条件构型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性比较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虽然制度距离和技术能力都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绩效的重要前因条件,但相比而言,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对于跨国并购获得较好的学习绩效才是必要的前因条件;第二,本文基于定性比较的前因条件构型,总结出了三种有效实现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的模式,即后探索式学习、后利用式学习以及后利用-探索并举式学习。第三,正式制度距离和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具有互替性,双方正式制度距离过大,会抑制母国企业并购后的研发投入。以上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完善新兴市场国家的逆向跨国并购学习理论,也有利于指导企业在复杂情境下开展逆向跨国并购的实践。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在华外资研发与区域自主创新的生态共演研究
  • 刘启雷 郭鹏 张鹏 陈关聚 雷雨嫣
  • 2018 Vol. 36 (6): 1058-1069.
  • 摘要 ( )
  • 基于生态观的技术创新范式已为学界所认可,而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及研发本地化则有利于区域创新生态的形成、转型与升级。对外资企业在华研发网络布局进行调研;借助质化研究及扎根理论分析,通过数据的三级编码提炼出在华外资研发生态网络特征、生态嵌入及其与自主创新生态依存共生、协同演进的核心范畴;揭示了外资研发克服约束条件实现产业生态、商业生态和文化生态嵌入的路径;构建外资研发生态与区域自主创新生态的共演模型,刻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双重子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规律。提出有助于研发机构网络管理及政府生态创新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
  •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
  • 陈培祯 曾德明 李健
  • 2018 Vol. 36 (6): 1070-1077.
  • 摘要 ( )
  •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但缺乏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研究。采用中国汽车产业534家企业的专利数据和新产品数据,将技术多元化划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研究技术多元化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一致性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一致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但缺乏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研究。采用中国汽车产业534家企业的专利数据和新产品数据,将技术多元化划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研究技术多元化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一致性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一致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但缺乏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研究。采用中国汽车产业534家企业的专利数据和新产品数据,将技术多元化划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研究技术多元化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一致性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一致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 文化距离、文化严格程度与跨国知识溢出
  • 李琳 郭立宏
  • 2018 Vol. 36 (6): 1078-1086.
  • 摘要 ( )
  • 文化距离影响跨国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中存在大量相互矛盾的结论,且这种从价值观单一角度来理解国家文化差异的观点也受到了质疑。为此,本文借鉴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文化距离对跨国知识溢出的影响,并引入基于社会规范的文化严格程度概念,分别探讨知识吸收国和知识溢出国的文化严格程度与两国之间文化距离的交互作用。通过对17个国家之间专利引用的面板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对跨国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吸收国的文化严格程度在这一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溢出国的文化严格程度并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是对跨国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该研究为各国管理者进行跨国知识溢出决策并促进跨国知识交流提供理论参考。
  • 创业教育、创业经验和创业企业绩效
  • 郑刚 梅景瑶 郭艳婷 何晓斌
  • 2018 Vol. 36 (6): 1087-1095.
  • 摘要 ( )
  • 随着我国政府、高校对创业教育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创业教育内涵已不仅仅是创业态度、意识的培养,还包括企业运营、融资等各类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在创业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研究拟从正式和非正式创业教育两个维度出发,探索创业者接受的创业教育是否会对创业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创业者的先前的创业经验是否会影响创业教育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深化创业教育在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地位。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创业教育、企业绩效和创业经验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方法对浙大科技园内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数据采集,最后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对创始人接受的创业教育、创业经验和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明确创业教育形式的差异是否对于创业企业绩效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式创业课程对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正式创业教育与创业企业绩效无显著关系。创业者先前的创业经验对创业教育和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开放式创新有助于改善新创企业脆弱性吗
  • 易锐 夏清华
  • 2018 Vol. 36 (6): 1096-1109.
  • 摘要 ( )
  • 基于环境应配理论和组织敏捷性理论,对开放式创新导向促进新创企业脆弱性改善的中介机制和过程机理进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246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开放式创新导向对新创企业脆弱性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通过顾客敏捷性和伙伴敏捷性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运营敏捷性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2)顾客敏捷性和伙伴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受到网络闭合性的前段调节,相对于网络闭合性高的新创企业,间接效应在中、低水平网络闭合性的新创企业中更为显著;(3)顾客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受到结构洞的前段调节,相对于高水平结构洞位置的新创企业,间接效应在中、低水平结构洞位置的新创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弥补开放式创新视角的企业新创弱性改善的实证研究缺口,进一步推进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创业理论研究,对新创企业在实践中如何通过开放式创新克服初创脆弱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 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理论框架
  • 李苏秀 刘颖琦 张力 Ari Kokko
  • 2018 Vol. 36 (6): 1110-1118.
  • 摘要 (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技术创新与进步备受重视的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也逐渐成为共识。文章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基于战略三角理论“制度条件、产业结构、资源与能力”的视角,构建了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演变—评价”动态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国市场商业模式创新为案例,应用理论框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于深入研究产业商业模式的动态和系统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 既有知识资产真的会阻碍企业破坏性创新吗
  • 林春培 潘亚丽 余传鹏
  • 2018 Vol. 36 (6): 1119-1128.
  • 摘要 ( )
  • 既有知识资产是企业破坏性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阐释。本文基于资产专用性视角,引入经验迁移能力和自我替代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既有知识资产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72份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产主业专用性对企业经验迁移能力和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经验迁移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的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并在知识资产主业专用性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的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并在知识资产主业专用性与内向型破坏性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 协同创新、地方官员变更与技术升级
  • 黄菁菁 原毅军
  • 2018 Vol. 36 (6): 1143-1152.
  • 摘要 ( )
  • 构建了用于分析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升级的跨层次模型,并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在其中的效应。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技术升级有积极作用,政府、金融机构资金则呈现消极作用;区域创新主体协调互动能显著的产生促进技术升级的协同创新效应;地方官员变更会削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加剧金融机构资金的负面影响,但能缓解政府资金干预的消极作用;协同创新效果和地方官员变更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沿海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资金使用效率高,对技术升级有积极影响,官员变更效应不显著;内陆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资金对技术升级无显著积极作用,区域协同创新的效果受到地方官员变更的显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