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中国科技改革与发展40年
-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40年的回顾与反思
-
薛澜
-
2018 Vol. 36 (12):
2113-2115.
-
摘要 (
)
-
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开放更是中国整体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所经历的多次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从广度和深度来看不亚于中国改革的任何其它领域,是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中波澜壮阔的一章。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转型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国家间竞争的制高点的今天,对中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反思尤其重要。本文对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的历程分阶段进行了回顾,对科技体制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给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命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
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与自主创新战略(2006~2012)
-
曹聪 李宁 孙玉涛
-
2018 Vol. 36 (12):
2122-2124.
-
摘要 (
)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与自主创新战略在全球化与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出台。本文简要描述了《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评估了《规划纲要》实施进展,并提出了为应对未来挑战中国科技系统所应采取的战略调整。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而《规划纲要》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其主要目标将基本得以实现。
-
中国科技政策与产业协同演化40年
-
梁正 李代天
-
2018 Vol. 36 (12):
2129-2131.
-
摘要 (
)
-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协同演化历程,指出了后发国家科技政策的着力点和着力方式应当伴随其产业追赶的进程而不断调整。在产业追赶初期,科技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促进技术引进,其着力方式主要体现在为本土企业创造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在产业追赶中期,科技政策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避免对国外技术形成依赖。而在产业追赶后期,由于走向国际创新前沿的本土企业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科技政策的重点应进一步转到引导技术方向和创造市场需求之上。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40年
-
徐晓丹 柳卸林
-
2018 Vol. 36 (12):
2136-2140.
-
摘要 (
)
-
通过梳理40年来中国区域科技政策和发展路径发现:区域科技发展是地区产业升级需要和科教实力增强等共同推动的。结论是,市场经济是推动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创业文化和区位因素是地域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技的极化作用仍在延续,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导向将导致科技资源的再次不均衡。
-
中国知识产权管理40年
-
朱雪忠 胡锴
-
2018 Vol. 36 (12):
2151-2153.
-
摘要 (
)
-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管理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并提出了发展带来的启示与未来关注点。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学学学科发展态势及重点研究领域
-
盛世豪 徐梦周
-
2018 Vol. 36 (12):
2154-2159.
-
摘要 (
)
-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科技强国。这就需要科学学界能够为国家科技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技决策部署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科学学研究正在重新走向繁荣,但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危机和困难。本研究在回顾我国科学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科学学理论拓展、科学计量学深化以及科技政策学兴起三个方面分析总结国外科学学系统化、融合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针对科学学研究越来越多“卷入”与社会、公众及政府关联的这一现实,进一步就我国科学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和应当把握的重点领域给出相应建议。
-
再议科学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产生的Altmetrics指标
-
张立伟 陈悦
-
2018 Vol. 36 (12):
2160-2169.
-
摘要 (
)
-
科学向社会大众传播是科学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与社会公众之间越发缺乏沟通与交流,但庆幸的是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直接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成果,在科学的这种社会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Altmetrics。本文基于《英国皇家学会生物科学学报》和《生物学快报》两刊刊载文献为基础,提取文献在Altmetric.com平台上的Twitter转载数据,以“时间”和“转载”为考量点,构造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转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文时间和延迟时间对总转载和社会公众转载的影响是显著的,延迟时间对科学家的转载无显著影响;其次,期刊公众平台对总转载量和科学家转载有显著影响,对社会公众无显著影响,而高影响力转载人对总转载、社会公众转载和科学家转载都存在显著影响。文献转载对时间因素和转载因素的高度响应特征,体现了Altmetrics的本质内涵——一项科学社会传播的计量指标。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科技金融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评析
-
寇明婷 陈凯华 穆荣平
-
2018 Vol. 36 (12):
2170-2178.
-
摘要 (
)
-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政策或工具的互动,强调科技创新与金融的融合,将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加深对科技金融的理解,促进它的研究与应用,有必要对科技金融研究的理论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本文在梳理大量典型文献基础上,率先综合科技金融的理论和应用,设计了科技金融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总结,从国内外科技金融涵义、科技金融体系、科技金融效用、科技金融政策等四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重点对十二个研究方向进行回顾和评述,系统讨论了科技金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及难点,并对科技金融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总结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研究可以从深化科技金融的概念、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重视科技金融评价体系、关注社会金融资本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揭示不同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等方面进行完善。
-
金融发展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阶段性非对称影响
-
文武 张宓之 汤临佳
-
2018 Vol. 36 (12):
2179-2190.
-
摘要 (
)
-
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经济周期阶段考察金融发展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扩张期,金融效率提高与信贷期限结构改善可有效促进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其中,前者促进作用更强;但在经济紧缩期,由于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研发投入的挤占效应,金融效率提高与信贷期限结构改善对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影响,且后者影响力度更大;分区域研究后发现,该挤占效应在东部区域最强。此外,金融规模增大在经济扩张期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而在经济紧缩期对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该现象在东、西部区域尤为突出。因此,针对不同周期阶段为各区域合理定位科技金融政策,并着力规避固定资产投资对研发投入的挤占效应,是有效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创新投入的关键。
-
中国高端人才的地理流动、空间布局与组织集聚
-
黄海刚 曲越 白华
-
2018 Vol. 36 (12):
2191-2204.
-
摘要 (
)
-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端人才在国别、区域、机构和部门的环流和聚集是一种积极的利益共享机制,既是创新资源和高端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组成部分,更是全球化时代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利用1994-2014年“国家杰青”获得者和1999-2014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数据,对共计5074名学者的职业流动情况进行追踪,获得626名具有职业流动经历的学者样本。通过分析其职业流动路径,发现:高端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总体符合“孔雀东南飞”的特点,东南部的人才环流形态初步形成;人才流动中的“中西部危机”和“东北部困境”的典型表现是严重的人才逆差;从组织视角来看,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高端人才的主要输出地,高校则是主要的接收地,其中的“精英大学”是高端人才的主要聚集场所;在周期和时间序列上,高端人才出走存在“七年之痒”和“47岁现象”,且有日益提前的趋势;高端人才出走与学术资本获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与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本的关联较松散。促进高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需要解决市场失灵以及公共政策合法性和失范问题。
-
多维邻近性对技术交易网络的动态影响研究
-
刘凤朝 肖站旗 马荣康
-
2018 Vol. 36 (12):
2205-2214.
-
摘要 (
)
-
本文利用中国智能手机产业2002-2016年的专利交易数据,通过将智能手机产业技术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涌现期和稳定期,考察了地理、技术、制度三种邻近性在不同阶段组织间技术交易网络演化中的作用。基于QAP网络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地理、技术、制度三种邻近性对组织间技术交易网络影响的方向都是正向稳定的,但在产业技术从萌芽期到涌现期再到稳定期的发展过程中,地理邻近性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技术邻近性的影响程度先增强后减弱,而制度邻近性的影响程度变化不显著。该结论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拓展了邻近性对组织间技术交易网络形成的驱动理论研究。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融合式研究”的新范式及其评估框架研究
-
肖小溪 刘文斌 徐芳 陈捷 李晓轩
-
2018 Vol. 36 (12):
2215-2222.
-
摘要 (
)
-
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融合式研究成为以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目标的科研创新新范式。基于文献调研和中科院试点评估实践,本文对这种新范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融合式研究的评估逻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四个关键方面的融合式研究评估框架:解决问题的效果评估、学科发展的融合程度评估、创新活动的融合程度评估、权益相关方的融合程度评估。对此四项关键内容,本文提出了一些评估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探索融合式研究的评估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
知识管理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王雪原 马维睿
-
2018 Vol. 36 (12):
2223-2232.
-
摘要 (
)
-
明确制造企业绩效构成与知识管理核心,从方法、过程与结果三个视角,揭示知识获取、转移、整合对制造企业经济、创新与环境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据此,采用结构方程方法,确定知识管理对不同绩效的介入环节与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产生全过程影响,我国制造企业环境生态知识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外部知识获取无法直接改善创新绩效,表明我国制造企业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目前更需开展知识转移与整合;知识整合对制造企业经济绩效影响显著,表明尽管知识管理初期无法为企业带来现实收益,但长远看坚持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最终可改善企业经济绩效。
-
特质性调节定向、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
-
张爱丽 张瑛
-
2018 Vol. 36 (12):
2233-2241.
-
摘要 (
)
-
创业意图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指标,但现有研究更多的考察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忽略了创业机会的性质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基于个人因素和机会因素整合的视角,构建了特质性调节定向、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了感知机会创新性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调节定向在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呈正相关;(2)创业者特质性促进定向正向调节感知机会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2)创业者特质性防御定向负向调节感知机会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创业意图研究,有助于探寻感知机会创新性转化为创业意愿的有效途径,对创业政策的制定有引导作用。
-
联盟间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
-
吴松强 蔡婷婷 苏思骐
-
2018 Vol. 36 (12):
2242-2249.
-
摘要 (
)
-
本文以战略联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联盟伙伴关系、网络嵌入性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强度在信任、沟通、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稳定性在信任、沟通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无中介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对联盟内企业合理运用联盟内外网络获取知识和资源、提升联盟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中西部地区淘宝村发展的关键路径研究
-
李红玲 张晓晓
-
2018 Vol. 36 (12):
2250-2258.
-
摘要 (
)
-
通过理论分析,厘清了淘宝村发展模式的包容性创新特质及其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国家级67项电商产业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逐级提炼出国家政策推动淘宝村发展的8个关键着力点,构建了其路径模型图;以宁夏德胜淘宝村为典型案例,对与其电商产业发展相关的41则网络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辨析出推动当地淘宝业务发展的若干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将政策文本分析和典型个案分析的研究结论相结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淘宝村提出了路径建议。
-
政府财税政策对高技术企业创新和增长的影响
-
庞兰心 官建成
-
2018 Vol. 36 (12):
2259-2269.
-
摘要 (
)
-
考虑到政府不同的财税激励政策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财税政策划分为直接资金资助和间接减免税两种形式,创新产出区分为非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和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基于中关村2777家高技术企业的数据,本文就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对政府财税政策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的直接资金资助对高技术企业非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出作用更为显著,而间接的减免税政策更有助于企业市场化导向的创新活动。此外,研究也表明政府直接资金资助对初创期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更强,而减免税对促进新创企业创新的经济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甚至有时候作用为负。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并不能有效调节政府财税政策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政府优化对高技术企业的政策系统提供了实证支持依据,有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
-
环境政策工具组合、环境技术创新与绩效
-
李冬琴
-
2018 Vol. 36 (12):
2270-2279.
-
摘要 (
)
-
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与命令控制型工具往往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影响企业环境创新行为乃至企业绩效,因此有必要验证市场激励型与命令控制型工具的组合对环境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应用调查问卷数据建立完整的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环境政策工具及其交互项对环境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以往大多数产业层面的环境规制及其效应研究不同,本研究充分考虑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环境意识等变量从而降低了遗漏变量偏差。研究表明,命令控制型政策有利于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部分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如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和排污收费制度、政府补贴的交互项有利于企业环境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促进企业绩效。环境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环境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工艺创新在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
气候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吗
-
秦佳良 张玉臣 贺明华
-
2018 Vol. 36 (12):
2280-2291.
-
摘要 (
)
-
通过搜集1980年~2016年全球6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用气候变化缓解技术专利作为技术创新指标,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代表气候变化,引入相关控制变量,运用不同计量模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国家进行气候技术创新的倾向受到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气候技术创新与来自固态和气态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来自液态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其他温室气体也会给其带来负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一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越多,带来的气候技术创新也越多;政府在能源、电信、交通和水卫生等项目上的投资并不总是促进气候技术创新的开发。文章不仅拓宽了环境创新领域的理论视角,还为政府从技术方面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提供借鉴依据。
-
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
于飞 胡泽民 董亮 陈祖胜
-
2018 Vol. 36 (12):
2292-2304.
-
摘要 (
)
-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42家A股上市的高技术产业公司在2010-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负二项式回归模型,探讨了企业知识耦合对其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多样性对知识耦合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负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而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技术多样性正向调节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突破式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丰富了知识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来展开突破式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