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企业开放科学行为研究:理论构建与实证测量
  • 张学文 田华
  • 2019 Vol. 37 (8): 1353-1363.
  • 摘要 ( )
  • 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通常会采取保密、专利、复杂性等独占机制来保护其创新知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开放式创新和基于科学创新的大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频繁地采取开放科学的行为,自愿披露创新知识而非保密。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本文在企业开放科学行为理论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内部研究活动、产学合作、专利独占、R&D人员四个维度,针对我国企业的开放科学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在科学开放性决策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专利独占、产学合作、博士比例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博士比例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专利独占和R&D人员规模的影响均不显著。(2)企业在科学论文披露决策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专利独占、博士比例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产学合作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产学合作中企业更关注的是技术难题的解决,而不是论文的发表。(3)专利独占对科学开放性的决策影响并不显著,但科学披露和专利独占之间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关系。本研究揭示了企业开放科学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与规律,进一步丰富了开放创新和基于科学创新的理论,对提升我国企业的科学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技术进步预测与路径优化选择
  • 王必好 张郁
  • 2019 Vol. 37 (8): 1364-1374.
  • 摘要 ( )
  • 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BNM)理性预测技术进步概率,既与技术创新流程相契合,又反映技术进步内在变动特征。文章首先分析各阶段技术进步概率集合以及集合之间相互关系,分析推理上阶段技术进步与当前阶段、当前阶段技术进步与下阶段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此理性预测技术进步概率。研究认为,厂商有意识地选择技术进步方向,理性预测其变动结果是可行的,是一个由不完全理性预测到比较理性预测、最后实现完全理性预测的循序渐进过程。技术进步概率集合符合集合动态分配律(RIP),两阶段技术进步之间概率集合交集越大,两者关联程度越高,技术向着更高阶段升级的概率就越大,技术进步预测更加准确。差异化的预测结果是厂商实现技术进步路径优化选择的必要条件,较短距离的技术进步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实证分析运用国内专利被引用次数、技术强度、科学与技术关联性等数据,绘制有向无环图(DAG),运用BNM进行因果分析和诊断推理,验证相关结论。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
  • 张冀新 王怡晖
  • 2019 Vol. 37 (8): 1385-1393.
  • 摘要 ( )
  •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 国家研发财税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的R&D活动
  • 寇明婷 魏建武 马伟楠
  • 2019 Vol. 37 (8): 1394-1404.
  • 摘要 ( )
  • 现有文献缺乏国家研发财税政策在企业层面上对研发活动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2008-2014年北京市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和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都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产生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高新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其中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同时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对研发产出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发现为国家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推动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启示。
  • 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研究
  • 曲彤 卜伟
  • 2019 Vol. 37 (8): 1405-1414.
  • 摘要 ( )
  •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采用“产业政策——投资者关注——企业创新策略选择”这一研究思路,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Multinomial Logit—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发明专利相比,产业政策的“资源效应”显著增加了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投资者有限理性特征,产业政策会带来“投资者关注效应”,当市场有效性不足时会进一步诱使管理层选择低质量的创新策略。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而言,产业政策引致的“投资者关注效应”是诱使其选择低质量创新策略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引导产业政策和证券市场共同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 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入股递延纳税政策改革研究
  • 宋河发 廖奕驰 陈芳
  • 2019 Vol. 37 (8): 1415-1422.
  • 摘要 ( )
  • 本文梳理了我国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所得税法规和政策,分析了我国递延纳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入实施递延纳税政策的改革建议。要明确规定企业股权和个人奖励股权在股权收回、清算或转让是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获得奖励股权不列入工资薪金范围;应允许企事业单位先将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股权按单位与完成人之间的约定比例进行划分,并按照最终所获得的实际股权分别缴纳单位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明确企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入股股权的原值和税费的内容,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许可获得股权的活动纳入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使技术转让与许可、单位与个人技术作价入股所得税政策相对平衡。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形成机理及仿真分析
  • 鲍新中 霍欢欢
  • 2019 Vol. 37 (8): 1423-1434.
  • 摘要 ( )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产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影响了该业务的大范围开展。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自身、第三方机构四个角度识别了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起风险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因果关系网络,然后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动力学系统模型分析,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统流图进行动态的仿真模拟,获得不同影响因素影响下系统未来行为的描述,以此寻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和防范融资风险的机会。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DARPA治理有效性研究
  • 窦超 李晓轩 代涛
  • 2019 Vol. 37 (8): 1435-1441.
  • 摘要 ( )
  •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传统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如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DARPA凭借其独特有效的治理方式肩负起国防和科技的双重任务,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本文以治理的核心要素和弹性政府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DARPA治理的理论模型,剖析其实现和影响DARPA治理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提出DARPA治理有效性是由使命弹性、组织弹性、人员弹性、决策和项目弹性以及环境和文化要素构成的弹性治理方式。最后,借鉴DARPA有效的弹性治理方式,给我国探索的类DARPA机构和处于高风险研发环境中的使命导向型科研机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基于DARPA的分析
  • 杨芳娟 梁正 薛澜 邓兴华
  • 2019 Vol. 37 (8): 1442-1451.
  • 摘要 ( )
  • 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是目前各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回顾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基于科学、技术与产业的演变关系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生成机制;考察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项目生成、过程管理与评审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实践以及资助项目的论文产出特征,提炼总结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关键路径与实施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情境下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条件和挑战,最后从如何激发、识别与评估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给相关科技管理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
  • 基于合同的知识保护如何影响联盟绩效
  • 陈婉 王龙伟 王立
  • 2019 Vol. 37 (8): 1452-1460.
  • 摘要 ( )
  • 知识保护是企业间战略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理论,本文探讨了法律不完备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基于合同的知识保护-联盟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导向如何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企业间研发联盟227份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负向调节知识保护对联盟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关系导向会削弱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但对市场不确定性调节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产学合作提升专利质量了吗
  • 王萧萧 朱桂龙
  • 2019 Vol. 37 (8): 1461-1470.
  • 摘要 ( )
  • 企业自主研发和产学合作之间的关系一直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尝试基于专利引文结构视角,以专利质量为切入点,运用中国2006—2010年在PATSTAT上的专利数据,考察高校、企业、产学合作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并根据专利前向引用和后向引用中位数,将专利质量分为技术独特者、技术先驱者、技术模仿者和技术促进者四种类型。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高校独立研发对专利质量的提升无显著的正向影响,更趋向于技术先驱者;大企业独立研发对专利质量的提升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更趋向于技术独特者及技术促成者;产学合作对专利质量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对有效实施专利分类管理及识别潜在产学合作伙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创业型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 段茹 李华晶
  • 2019 Vol. 37 (8): 1481-1488.
  • 摘要 ( )
  • 面对资源约束的困境,创业型企业选择合适的市场进入模式对开拓新市场至关重要。基于资源拼凑的理论视角,以四家独角兽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探究创业型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研究发现:第一,创业型企业资源水平越高,采取的拼凑方式越稳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低,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涉入程度高的市场进入模式;第二,随着企业成长的延续,创业型企业面临经营风险不断升高,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涉入程度低的市场进入模式;第三,创业型企业所处行业实体化程度越高,采取的拼凑方式越稳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低,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涉入程度高的市场进入模式。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企业制度资本对创新倾向的影响研究
  • 高山行 肖振鑫 高宇
  • 2019 Vol. 37 (8): 1489-1497.
  • 摘要 ( )
  • 基于制度观点和创新文献,论文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企业的正式制度资本与非正式制度资本对企业创新倾向的非线性作用机理及效果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企业的创新占用能力对上述路径的边界作用。303家企业的配套调研数据显示:首先,企业正式制度资本与其创新倾向之间呈现出递增的正向关系,而企业非正式制度资本与其创新倾向之间呈现出递减的正向关系。其次,企业创新占用能力显著地增强了正式制度资本与创新倾向之间的正向关系,却显著地削弱了非正式制度资本与创新倾向之间的正向关系。该研究为指导我国企业在提升创新倾向时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不同的制度资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 中国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格局演化研究
  • 孙天阳 成丽红
  • 2019 Vol. 37 (8): 1498-1505.
  • 摘要 ( )
  • 企业不仅嵌入于物理意义的地理单元,更嵌入于社会意义的企业社群,社群成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跨界协作成为企业研发的新常态。现有研究仅选取了特定行业合作研发的数据,无法展现我国协同创新的全局特征。基于此,通过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利用联合申请专利的大样本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中国专利申请和协同创新的数量整体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不断加快。(2)中国协同创新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同创新网络逐渐由“几支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转变。③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垄断资源行业企业。
  •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演化研究
  • 李柏洲 高硕
  • 2019 Vol. 37 (8): 1506-1516.
  • 摘要 ( )
  • 基于B-Z反应模型,以互惠性文化为控制变量,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的三维Logistic演化模型,通过216份有效问卷数据和Matlab软件仿真研究了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下,当互惠性文化强度变化时,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互惠性文化强度相同时,当知识流动初期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均有关注时,知识创造的提升快于知识流动初期只注重知识共享或同时注重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情况;互惠性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强互惠性文化缩短知识流动演化的周期。本研究为企业实施合作型原始创新模式,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 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
  • 张秀峰 陈光华 海本禄
  • 2019 Vol. 37 (8): 1529-1536.
  • 摘要 ( )
  • 本文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贴则对该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专利研发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