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劝导技术的中介理论分析与伦理问题研究
-
陈炜 李霞玲
-
2019 Vol. 37 (11):
1921-1925.
-
摘要 (
)
-
劝导技术作为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使用于多个领域。在当前的研究中,技术哲学的中介理论将劝导技术看作是技术中介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可以解释劝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在伦理层面,应对劝导技术可能导致操纵性与技术家长制等质疑,构建与修正了劝导技术设计中的内在道德评价框架,并将尊重被劝导者的个人意愿看作劝导伦理的起点,此外,对劝导理性的特点、劝导技术的信任问题,以及劝导技术是否限制了人的自由等都进行了讨论。
-
从编史学看科学史重建的合理性——以波义耳案例的多元批判理性科学史为例
-
王晶金
-
2019 Vol. 37 (11):
1926-1932.
-
摘要 (
)
-
近年来科学史方面相关的作品开始不断增多,然而质量却不断遭受批判,研究重心主要在一阶的科学史研究上。本文通过重点分析以阿伽西为代表对波义耳案例的科学史研究,并对比其他科学史家笔下的波义耳研究,立足于科学编史学的维度来探讨科学史重建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不同的科学史作品都是对科学历史的某个侧面进行描述,都是“真实”历史的某种简化、某种单一化,只强调突出某个侧面。只有意识到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哲学为科学史服务,从而带来对科学史更多的理解。
-
团队思维方式影响团队科学创造力的过程机理
-
张建卫 赵辉 李海红 任永灿
-
2019 Vol. 37 (11):
1933-1943.
-
摘要 (
)
-
团队思维方式如何影响团队科学创造力,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学创造力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样本,借鉴创造力成分、社会认知等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实验研究发现,团队思维方式对团队科学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问卷调研显示,团队思维方式分别通过团队创新效能感和团队认知灵活性的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于团队科学创造力;开放式沟通分别调节了团队思维方式与团队创新效能感、团队认知灵活性、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团队科技创新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
肖振红 范君荻
-
2019 Vol. 37 (11):
1944-1954.
-
摘要 (
)
-
基于产学研耦合度测度模型、主成分分析以及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运用2012-2016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以产学研耦合度为门限变量时,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以产学研耦合度为门限变量的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投入的科技人力资源均会与滞后三期的区域创新绩效间产生明显的双门限效应。当耦合度高于0.7324时,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低于0.7324时,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相对微弱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高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耦合度低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相对微弱的正向影响。且当耦合度高于0.6120时,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高于在企业中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所产生的影响。
-
人才的资源匹配、技术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吴婷 易明
-
2019 Vol. 37 (11):
1955-1963.
-
摘要 (
)
-
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人才要素本身,更取决于其与其他技术、经济、制度等要素资源条件的匹配状况。基于此逻辑,以技术效率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按一定属性将人才进行分类,利用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2-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探讨人才的要素资源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人才的要素资源匹配扭曲确实存在并且能够解释技术效率损失的原因;(2)R&D人才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学历人才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3)学历人才和R&D人才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资源匹配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地区匹配、结构互补、产业匹配、部门匹配在各区域对技术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不同。据此,在引进培育人才的同时,更需要打造良好的市场、产业和制度环境,实现人才要素与其他生产或创新要素资源的有效匹配,此外也要兼顾区域间人才要素资源配置的协调。
-
GVC嵌入与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机理与实证研究
-
乔小勇 李翔宇 王耕
-
2019 Vol. 37 (11):
1964-1978.
-
摘要 (
)
-
基于GVC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运用《中国统计年鉴》和UIBE的GVC指标数据库,采用前后向关联测算的GVC长度、参与度与地位指标及数据包络分析对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审视GVC嵌入对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研究发现:虽然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呈现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技术进步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服务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仍需提升;基于前后向关联的GVC长度、参与度及地位与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均呈现正U型非线性关系,并位于曲线左侧,即GVC嵌入对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在接近但尚未跨越由抑制作用变为推动作用的底端“拐点”,GVC嵌入对服务业技术进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这也与我国服务业发展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经济现实一致。
-
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关系
-
苏敬勤 刘畅
-
2019 Vol. 37 (11):
1979-1989.
-
摘要 (
)
-
在我国转型经济情境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备受关注却众说不一。对此,本文从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出发,以我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典型产业——汽车产业的实践为例,通过对主要的乘用车生产企业行为特征及其与政府、消费者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识别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的演化、动态关系模式及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在转型经济情境下,政府驱动逻辑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市场逻辑的影响力则逐渐增强。同时,此双重制度逻辑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兼容性向竞争性的变革,关系的复杂程度亦不断加深。而这一变革过程是二者相互博弈而不断形成新态势的过程,其博弈机制在于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
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统计测度
-
陈晋玲 张靖
-
2019 Vol. 37 (11):
1990-1998.
-
摘要 (
)
-
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呈现出地域间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在提高效益目标下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其次根据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构建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提高效益目标下我国初等教育劳动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产生负面效应,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产生正面促进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中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互补者领导力与部件领导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视角
-
柳卸林 杨培培 葛爽
-
2019 Vol. 37 (11):
1999-2007.
-
摘要 (
)
-
基于创新生态视角,提出了互补者领导力以及部件领导力的概念,探究了其对企业创新绩效以及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利用广东、江苏、浙江三个省份的589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增强互补者领导力和部件领导力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提升,其中互补者领导力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大。同时也发现,研发投入正向调节了部件领导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政府政策支持对互补者领导力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
社会支持对创业坚持的影响研究
-
张秀娥 李梦莹
-
2019 Vol. 37 (11):
2008-2015.
-
摘要 (
)
-
创业坚持作为一个复杂的决策行为,是什么因素促使创业者在其他人选择放弃的时候还能够坚持创业呢?由社会认知理论可知,创业者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检验社会支持、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激情和创业坚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创业坚持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创业坚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在社会支持与创业坚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激情在社会支持与创业坚持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
技术变革、次序双元与后发企业追赶
-
彭新敏 张帆
-
2019 Vol. 37 (11):
2016-2025.
-
摘要 (
)
-
双元性对后发企业追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次序双元实现技术追赶的过程机制仍不清楚。慈星1988~2018年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可根据行业技术变革性质开展不同的组织学习,技术范式发生转变的根本性变革期以探索性学习为主导,可由独立的自治机构负责,技术范式趋于稳定的收敛性变革期则以利用性为主导,可在主流机构内完成,同时随着追赶技术难度的增加,企业研发团队由轻量级升级为重量级。技术变革性质、组织学习类型与企业内部要素三者之间的动态匹配,使后发企业有节奏地在探索与利用之间进行转换,形成了次序双元,进而实现了对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追赶。本文研究结论对技术追赶和双元学习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
平台赋能、价值共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朱勤 孙元 周立勇
-
2019 Vol. 37 (11):
2026-2033.
-
摘要 (
)
-
在平台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凭借所处生态系统中的枢纽地位、独特的信息数字技术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向平台上经营的企业进行“赋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赋能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平台赋能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探究了价值共创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基于对690份出口跨境电商开展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台赋能显著提高了出口跨境电商的绩效,价值共创的三个子维度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解决问题和灵活做出调整,在平台赋能对出口跨境电商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平台赋能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企业通过有效与平台开展价值共创,充分利用平台赋能作为创新发展的驱动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解涛 杜建国 许玲燕
-
2019 Vol. 37 (11):
2034-2043.
-
摘要 (
)
-
高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创新者,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然而,受知识属性、吸收能力、接受意愿、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制约,高校对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存在着知识需求不匹配、溢出过程和途径不畅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绩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从知识源、接受方及关联情景三方面对假设进行验证,揭示了高校对乡村振兴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因素中,知识源的“创新能力”和“溢出意愿”、关联情境中的“工作导向信任”和“政策环境”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对“有形绩效”和“潜在绩效”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合作预期”、“合作经验”、“接受意愿”对溢出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为促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
社会网络位置和企业R&D绩效
-
魏轩 陈伟
-
2019 Vol. 37 (11):
2044-2053.
-
摘要 (
)
-
传统观点认为,在社会网络中占据一个能获取更多外部资源的位置,对于企业R&D绩效提升来说是一种优势。然而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种观点。本研究对这种理论和现实的矛盾进行了分析。经过文献的梳理,我们认为技术积累是社会网络位置和企业R&D绩效之间的重要调节变量。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二模社会网络,并用结构洞、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接近度中心性测量了焦点企业的社会网络位置。企业R&D绩效则通过DEA方法测量得出。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积累的门槛效应是显著的,但对不同性质的社会网络位置的门槛作用有差异。本研究从技术积累的视角解释了社会网络位置和企业R&D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有意义的创新:源起、内涵辨析与启示
-
陈劲 曲冠楠 王璐瑶
-
2019 Vol. 37 (11):
2054-2063.
-
摘要 (
)
-
创新活动向人类命运总体意义的回归,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重大理论与实践转向的具体体现。批判性回顾了关注社会需求的经典创新范式,提出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强调企业应当主动关注创新意义,以之作为创新过程的先决变量,建立创新意义管理与创新要素组合并行的理论框架。回溯了理论源流,划定了理论边界,构建了理论基础,辨析了相关概念,阐述了内涵结构。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创新领域主流的创新理论范式的产生、发展与迭代,为有意义的创新之建立与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
合法性、匹配效应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葛安茹 唐方成
-
2019 Vol. 37 (11):
2064-2072.
-
摘要 (
)
-
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大多数不连续创新无法孤立完成,企业需从外部获取互补性资源以保障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在搜寻与获取互补性资源的过程中,各创新主体逐渐联结,并开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除联结各类型互补资源提供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亦是与外部环境不断互动以获取合法性的过程。那么,在不连续创新背景下,企业应当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对以盛大盒子为核心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发现:1)过高的创新不连续性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产生负向影响,2)在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不连续性主要通过匹配效应作用于系统构建过程,即企业需搜寻、联结与创新活动匹配度较高的互补企业;3)在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创新不连续性主要通过合法性作用于系统的构建过程,即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需不断与外部环境互动,并获得相应的合法性。
-
技术知识系统与创新跳跃:基于双元转换的视角
-
岑杰 杨燕 张翠艳 周靓靓
-
2019 Vol. 37 (11):
2073-2081.
-
摘要 (
)
-
创新跳跃指的是企业创新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动性,表征了企业识别未来的技术轨迹、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摆脱现有的技术发展惯例。本文针对现有创新跳跃文献对前因关注不够的不足,基于双元转换视角,从技术知识系统及其属性的角度入手,探索创新跳跃的知识基础前因。基于489家新兴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知识系统的多样性对创新跳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关多样性比不相关多样性的正向作用更大;技术知识系统的独特性与创新跳跃间呈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创新跳跃"前因的研究,也为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知识系统以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科学家参与、知识转移与基于科学的企业持续创新
-
张庆芝 杨雅程 赵天翊 雷家骕
-
2019 Vol. 37 (11):
2082-2091.
-
摘要 (
)
-
大学及公共研究机构的成果商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有效的转化其基础科研成果,一种新的基于科学的企业随之诞生。这类企业与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相连,以商业化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中的成果为目的,并试图从中获取财务回报。本文选取国内著名高校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从“知识转移与吸收”的视角研究了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本文的研究表明:(1)对于综合复杂性基础科研成果,成立“基于科学的企业”是实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2)科学家的深度参与商业化是实现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3)基于科学的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反哺机制,有利于企业培养知识吸收能力并形成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4)政府多手段的支持降低了企业风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
研发企业内外部学习对组织创新的权变影响
-
李树文 罗瑾琏 梁阜
-
2019 Vol. 37 (11):
2092-2101.
-
摘要 (
)
-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协同效应。基于组织创新绩效指标的分解和内外部学习行为的对比分析,本文根据组织内外部学习的高低程度划分为两种状态和四种情境,并运用响应面分析、多样本比较等方法揭示组织内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的微观权变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对产品创新绩效、流程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过度内部学习可以缓减产品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2)在高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与流程创新绩效最高;但在低内部-高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产品创新绩效最低;在高内部-低外部组织学习情境下,组织流程创新绩效最低。(3)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对流程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过度平衡组织内外部学习可以缓减流程创新绩效的增加速率。(4)当组织内部学习弱于外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内部学习会抑制产品创新绩效,但会促进流程创新绩效;当组织外部学习弱于内部学习时,企业强化外部学习会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但会抑制流程创新绩效。本文明确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如何匹配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的创新平衡位置,揭示了组织内外部学习强弱对比情境下的组织创新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