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专稿:疫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学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秦佩恒 赵兰香 万劲波
  • 2020 Vol. 38 (3): 401-408.
  • 摘要 ( )
  • 随着科技与经济结合日益紧密,大学和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学术成果的商业化,学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分层现象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性别分层现象描述及对其所做出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进而尝试对现有学术成果商业化性别分层现象的理论解释框架进行扩展,从个体因素、社会结构性影响、组织机构因素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梳理性别分层的解释因素。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与趋势进行展望。
  • 科研项目学术价值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王颖婕 柳卸林 王雪璐 董彩婷
  • 2020 Vol. 38 (3): 409-417.
  • 摘要 ( )
  • 以科研项目的成果评价为出发点,本研究综合考虑项目产出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构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h指数,对项目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2013年实施、2016年结题的502个面上项目平均产出7篇被引次数不小于7的论文。从项目申请人特征、项目本身特征和项目申请单位特征三方面研究基金项目学术价值产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项目承担人的特征对基金项目科研价值产出影响十分明显,特别是项目承担人的学术研究基础对基金项目学术价值产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学科的基金项目学术价值产出存在显著差异,项目承担单位的情况对项目学术价值产出影响并不显著。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我国产业政策对双重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 靳来群 张伯超 莫长炜
  • 2020 Vol. 38 (3): 418-429.
  • 摘要 ( )
  • 产业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将如何影响资源投入力度及其配置效率?本文从双重要素——生产要素和研发要素——在行业间配置效率的角度展开分析。利用2006-2015年“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生产和创新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行业间研发要素错配问题相较生产要素错配问题更为严重,然而相较于研发要素错配的持续缓解趋势,生产要素错配在2011年后却有快速加重趋势。因此从双重要素角度对产业政策的作用展开综合分析至关重要;(2)产业政策增加了政策支持行业的要素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于研发要素投入的力度。而这样的支持更多体现在国有部门内部,对非国有部门的影响并不显著;(3)通过划分出不同行业要素投入过度和不足两种状态后,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表现为加重了要素投入的过度,而并没有缓解要素投入的不足,也就是说我国产业政策恶化了要素配置效率。
  • “十三五”创新发展规划与地方政府创新策略
  • 黄志雄
  • 2020 Vol. 38 (3): 430-437.
  • 摘要 ( )
  • 以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创新发展规划》为标志,中国地方政府陆续制定并颁布了各自创新发展规划。但是从出台的规划方案来看,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策略选择还远远没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处理解决好国际、中央与地方,地方内部之间的利益统筹关系。为此,下一轮规划仍然需要统筹梳理国际间的创新要素博弈战略,国内创新要素流动安排,以及地方内部创新要素分配等利益关系为价值取向,围绕“突出中央政府的全面主导、创新政策国际化的衔接,推动创新载体改革为重点对象”等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
  • 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郭然 原毅军
  • 2020 Vol. 38 (3): 448-456.
  • 摘要 ( )
  • 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压力日益加大,服务型制造是否能够提升制造业效率、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型制造整体上可显著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2)服务型制造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制造成本与交易成本,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3)服务型制造相关服务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运输和邮电业、金融业均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房地产业因过度繁荣提升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与交易成本,从而对制造业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可见,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带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无疑是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必要选择。
  • 政府补贴与投资效率的金融错配门槛效应研究
  • 刘亭立 孔嘉欣 杨松令 蔡娇娇
  • 2020 Vol. 38 (3): 457-465.
  • 摘要 ( )
  •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金融错配对政府补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政府补贴并非总是能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即政府补贴效应存在非效率性;(2)金融错配是影响政府补贴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3)金融错配对政府补贴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倒“U”型双门槛效应:在显著左偏错配区域内,政府补贴具有积极的正效应,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在显著右偏错配区域内,政府补贴的非效率性较为突出。本文研究证实了金融资源配置通过金融加速器对政策引导具有相机调节作用。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创业承诺能促进连续创业意愿吗
  • 张秀娥 王超
  • 2020 Vol. 38 (3): 466-475.
  • 摘要 ( )
  • 创业活动的失败率极高,如何促进连续创业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创业承诺影响其连续创业意愿的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承诺影响创业者连续创业意愿;(2)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环境宽松性不仅调节了创业机会识别与连续创业意愿的关系,还调节了创业承诺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影响连续创业意愿的间接关系,即当创业环境越宽松时,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创业承诺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我国创业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 互联网创业政策对新创企业融合互联网的影响
  • 余菲菲 施晔
  • 2020 Vol. 38 (3): 476-487.
  • 摘要 ( )
  • 本文首先对“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其特征与政策内容结构。接着,基于注意力基础观与年龄依赖理论,以2013-2017年沪深上市的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互联网+”创业政策力度、数量及主题内容对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政策的力度及数量与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程度呈现倒U型的关系;(2)公司年龄对“互联网+”创业政策数量、力度与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政策的结构主要包括平台、众创空间和基地建设、财政金融支持、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支持以及“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五大政策主题,并且上述这些政策主题内容都对新创企业实施“互联网+”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 技术融合、技术动荡性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研究
  • 王媛 曾德明 陈静 于英杰
  • 2020 Vol. 38 (3): 488-495.
  • 摘要 ( )
  • 摘要: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标志,对引导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动荡环境下,分析互补性技术融合、替代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汽车产业34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新产品和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替代性技术融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开发更多新产品,而互补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同时,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互补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但技术动荡性对替代性技术融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 外资持股、CEO决策视野与企业研发国际化
  •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朱子君
  • 2020 Vol. 38 (3): 496-505.
  • 摘要 ( )
  •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大战略选择,但目前鲜有研究实证探讨外资股东和CEO对该战略的潜在影响。基于2011-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本研究剖析了外资持股与企业研发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 CEO决策视野和两职兼任在其间的情境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第一,外资持股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随着CEO决策视野逐渐变短,外资持股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的正向影响将随之减弱;第三,当CEO两职兼任时,CEO短期决策视野在外资持股与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关系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将增强。
  • 创新领导企业研发资本的产出效应研究
  • 樊钱涛
  • 2020 Vol. 38 (3): 506-514.
  • 摘要 ( )
  • 本文基于中美日三国创新领导企业2012年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通过企业研发资本产出效应的跨国比较,探讨中国特殊的产业发展机制。回归结果显示创新领导企业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投入产出效应;中国创新领导企业的研发资本相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率;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中国企业的研发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产出贡献率;在高技术产业,中国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效率;中国创新领导企业总体上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 领导跨界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 余义勇 杨忠 李嘉
  • 2020 Vol. 38 (3): 515-524.
  • 摘要 ( )
  • 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创造力成分理论,探讨了领导跨界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78个团队、323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团队领导—成员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团队领导跨界行为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基于团队创造力成分理论,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团队吸收能力和团队创造力过程沉浸在领导跨界行为和团队创造力之间起调节作用。总之,本研究不仅揭示了领导跨界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将跨界行为的关注点聚焦于更具优势的团队领导角色,而且检验了领导跨界行为与团队创造力作用关系的边界条件,为企业管理者践行领导跨界行为、有效推动团队创造力提升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
  • 张曦 郭淑芬
  • 2020 Vol. 38 (3): 525-535.
  • 摘要 ( )
  • 本文从知识空间扩散视角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发生空间关联进行理论分析,采用窗口MinDS超效率模型测度了2009-201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确定了省际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并且空间关联越来越密切,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空间结构;江苏、广东、山东等东部及中部较发达省份处于网络核心地位,黑龙江、吉林、广西等西部省份处于网络边缘地位;网络中板块内部的关联多于板块间的关联;空间邻近、交通便利、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相似性、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差异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差异对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研究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跨区域协同提升机制的建立以及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参考。
  • 技术距离的门槛效应: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
  • 曹霞 杨笑君 张路蓬
  • 2020 Vol. 38 (3): 536-544.
  • 摘要 ( )
  •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技术距离是影响创新模式合理选择的前提。本文选取非线性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采用DEA方法计算Malmquist指数代表高技术产业技术距离并将其非线性门槛性质引入该模型,研究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关联和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以技术距离为门槛的三重门槛效应,影响趋势随着技术距离的降低(门槛值的升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正向效果;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以技术距离为门槛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影响趋势随着技术距离的降低呈现出由负向到正向的转变。在技术距离较大时,应以自主研发作为创新绩效的提高的主要方式,随着技术距离的缩小转变为以自主研发为主、协同创新为辅的创新模式来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 逆向国际化企业创新搜索平衡对双元性的影响
  • 奉小斌 周兰
  • 2020 Vol. 38 (3): 545-554.
  • 摘要 ( )
  • 结合逆向国际化企业的特征,从网络嵌入和知识源利用两个维度解构该类企业的创新搜索策略,并结合战略匹配理论探讨了两种创新搜索平衡模式(国内聚焦和国外多源搜索、国内多源和国外聚焦搜索)对组织双元性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因果与效果推理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采用多元层次回归的方法对245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两种搜索模式对组织双元性都具有正向影响;(2)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均负向调节上述关系;(3)整合因果和效果推理能够增强国内多源和国外聚焦搜索平衡对组织双元性的影响,而对国内聚焦和国外多源搜索平衡与双元性的正向调节作用仅得到部分验证。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了整合决策理性作用下创新搜索平衡对组织双元性构建的作用机理的认识,为逆向国际化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 军民融合能否撬动区域创新绩效提升
  • 王欣亮 兰宇杰 刘飞
  • 2020 Vol. 38 (3): 555-565.
  • 摘要 ( )
  • 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战略为契机,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是在“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构造地理距离与经济距离权重,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9个军工上市企业2007-2017年的整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军民融合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军民融合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邻近地区间军民融合的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应存在“空间竞争性”。(2)区域禀赋差异下,军民融合对创新绩效的带动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强军民融合区域深化军民融合能有效提升区域创新绩效。(3)区域禀赋差异影响军民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发挥,促使强军民融合区域间更易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整体创新绩效提升,而弱军民融合区域难以通过军民融合撬动空间创新绩效提升。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深化“放管服”,保障政策精准性,推进军民融合,提升区域创新绩效。
  • 新创科技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组织创新
  • 李树文 孙锐 罗瑾琏
  • 2020 Vol. 38 (3): 566-576.
  • 摘要 ( )
  • 研究聚焦于软件研发、电子通讯等行业内成立1-5年的新创科技企业,运用Bootstrapping等方法,提出了一个平衡环境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情绪能力对组织创新影响的三维交互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通过对100余家新创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新创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与环境竞争性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产生平衡效应;更进一步,环境动态性与竞争性的平衡效应在组织情绪能力中介作用过程中起“U”型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复杂变革环境下,新创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有效作用路径与边界,并为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