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 王贤文 张春博 毛文莉 彭恋
  • 2013 Vol. (9): 1287-1295.
  • 摘要 ( )
  •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社交网络使得科学思想和科学论文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迅速和广泛。本文首先讨论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现状,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对科学论文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阐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和多类型媒体时代的传播过程,并从成本机制、宣传机制、内容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理。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来具体分析社交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论文传播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论文本身的内容机制和传播过程中的名人效应对促进科学论文的传播非常重要。社交网络环境下,新的传播方式也要求对论文采用新的评价指标和计量方法,即选择性计量学。
  • 学科视角下卓越学术国际合作国别特征研究
  • 缪亚军 郭江江 戚巍
  • 2013 Vol. (9): 1296-1303.
  • 摘要 ( )
  • 本文以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首批“985工程”高校卓越学术产出中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学科视角,对合作国家、通讯国家及第一国家三种合作身份进行了国别特征研究,发现:(1)各学科通讯国家国别同构程度最高,即表明不同学科国际合作论文指导者差别较小;(2)第一国家、通讯国家均基本符合“80/20”原则,且以美国为首的G7国家在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第一国家与通讯国家中占据了主要位置;(3)中国与非G7国家合作时承担科研指导者与主要完成者的可能性较大,与G7国家合作时承担科研指导者与主要完成者的难度较大。同时,文末对存在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实证研究 ——国际比较与适度性评判
  • 詹映
  • 2013 Vol. (9): 1347-1354.
  • 摘要 ( )
  • 本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122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并构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指数,进而得出各国知识产权的实际保护水平。在此基础上,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解释变量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水平近二十年来提升显著,已达国际较高水平。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上差距明显,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未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并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回归分析显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较显著影响,如果以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不存在保护不足的问题。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基于知识权力的网络惯例形成研究
  • 孙永磊 党兴华
  • 2013 Vol. (9): 1372-1380.
  • 摘要 ( )
  • 网络惯例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维持并协调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核心要素。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知识权力对网络惯例形成的影响,并引入网络位置、组织间信任作为中间变量。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以具有较强研发合作强度和深度的典型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权力、网络位置以及组织间信任都有助于促进网络惯例的形成,网络位置的两个维度中,仅有中心性在知识权力和网络惯例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组织间信任在知识权力和网络中心性对网络惯例形成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中国创新发展的区域关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创新转型视角的实证分析
  • 张战仁
  • 2013 Vol. (9): 1391-1398.
  • 摘要 ( )
  • 摘要:随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大力实施及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创新服务需求因转型而不断加大时,一省区极有可能因满足外部的创新服务需求而获得自身的创新发展。论文不仅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99-2010年中国各省区创新专利产出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创新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运用空间误差面板数据方法,考察了外部潜在的创新服务需求即市场潜能给地区创新发展带来的直接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中国创新发展存在随时间推移而日益加大的正向溢出性,并且市场潜能因素对中国各省区的创新发展及相互溢出具有重要影响,只不过由市场潜能所引致的创新空间溢出存在随地区间隔距离增大而减小的地理特性。
  • 城市网络激发技术创新的机理及证据
  • 程开明 王亚丽
  • 2013 Vol. (9): 1399-1411.
  • 摘要 ( )
  • 城市相对于乡村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创新中心,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对创新网络形成、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及创新扩散模式与效率产生影响,有利于激发城市的技术创新。依据中国城市之间的航空流数据,利用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城市网络的整体特征及个体特征,进而考察城市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网络绝对密度扩大及城市间关联度的增强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城市间强联结影响知识流动并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中心性水平决定着城市间连接的分布,影响网络内技术创新扩散和知识流动的潜力;度中心性较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创新潜力和创新绩效,介中心性较高的城市节点拥有对知识和创新成果扩散的较强控制力。结论对于明晰网络时代的城市发展动力及方向、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
  • 解佳龙 胡树华
  • 2013 Vol. (9): 1412-1421.
  • 摘要 ( )
  • 通过对高新区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的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从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四个维度,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指标体系,并采用均衡判别模型和威弗组合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以2007-2011年指标均值为依据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四力”甄选的实证应用,确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佳创建数量为7个,选定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天津和西安为重点建设对象,并结合各高新区“四力”强弱提出了强化示范效应的政策建议;“四力”甄选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新区示范能力诊断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工具。
  • 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环境动态性和敌对性的视角
  • 冯军政
  • 2013 Vol. (9): 1422-1432.
  • 摘要 ( )
  • 如何解释中国市场越来越普遍的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环境特征对其具有直接驱动作用吗?本文从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聚焦于环境动态性和环境敌对性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探讨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基于204个企业样本数据发现:(1)技术动态性正向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2)市场动态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3)竞争敌对性对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4)政策敌对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动荡环境下的资源分配和创新战略制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创新赠券项目的国际比较与综合评价
  • 徐侠 姬敏
  • 2013 Vol. (9): 1433-1440.
  • 摘要 ( )
  • 创新赠券计划是欧盟第七框架计划(2007-2013)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政府向中小企业提供赠券(小额资金的优惠券),专门用于支付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支持的短期服务,如产品的后期评估,创新品的测试,以及所需实验室的质量检验,咨询建议,短期项目的临时性参与等,是一种促进中小企业产学合作的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对这一政策的政策目标、实施模式、覆盖领域等方面的国际比较,为更好的理解和引入这一政策提供了依据,并首次借助逻辑图技术,对创新赠券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