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简介
2024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SSK视域下命题公式“2+2=4”的真理性及其超越
黄秦安
2016 Vol. 34 (7):
961-966.
摘要 (
)
命题公式“2+2=4 ”究竟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判断?还是数学严格化的推论?巴恩斯和布鲁尔坚持对上述公式进行囿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域的归因,虽有其合理性但却显偏颇。命题公式“ ”具有经验性、真理性、理想化等多个维度下的广深差异性,在数学的严格性、演绎性与其经验性、应用性之间形成的谱系,关联着数学知识的多样内在化和层级同一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铁路政治——对中吉乌铁路的技术社会学分析
郝新鸿 柯文
2016 Vol. 34 (7):
977-984.
摘要 (
)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一体化铁路运输网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在传统的技术观中,铁路作为技术人造物可按其自身的逻辑标准在不同语境中复制与扩散。然而,中吉乌铁路建设的曲折过程却表明,作为技术人造物的铁路,在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的扩散中,其意义不断被各种地方性经济、文化、社会、特别是地缘政治要素所重塑。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应超越实证主义技术观,自觉意识到技术扩散中的地方性异质要素,以全球化发展的新思维,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上,不断突破地缘政治思维,提升和反思国际关系的价值追求,以更高智慧在实践中将互联互通推进到新的水平。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初步考虑——基于对科技综合管理部门的调研
张明喜 朱云欢
2016 Vol. 34 (7):
985-992.
摘要 (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点,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环节。通过对科技综合管理部门的实地调研与座谈,基本摸清了我国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框架下,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思路,包括总体框架、划分原则和实施路径。
基于专利权转移的中国区域技术流动网络研究
任龙 姜学民 傅晓晓
2016 Vol. 34 (7):
993-1004.
摘要 (
)
通过使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China)的专利权转移数据构建中国技术流动网络,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技术流动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间也存在较频繁的技术流动,而欠发达地区间的技术流动则较为罕见。文章中使用负二项分布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我国技术流动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区域技术流动的贡献大于研发物质资本投入,这可能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流动相较于物质资本更加迅速和简单,从而促进了区域技术流动;技术更可能从研发资源密集的地区,譬如北京、上海等,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譬如广东、江苏和浙江等;从海外引进较多技术的地区往往也会从中国其他省份引进更多的技术,这暗示了海外技术同中国本土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结论部分给出了政策含义。
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对专利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
谷丽 阎慰椿 任立强 丁堃
2016 Vol. 34 (7):
1005-1016.
摘要 (
)
我国专利“数量大、质量差”的问题日趋显著,学术界和产业界已经逐步重视专利代理服务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但是如何针对专利质量的提升确立专利代理服务标准和模式这一问题尚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和清晰解答。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逐一验证了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对专利技术质量和专利申请质量影响的假设命题,进而量化了专利代理人各胜任特征对专利质量的影响程度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代理人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业务素养、个人品质、发展动机等特征对专利技术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技能经验、知识结构、社交能力、业务素养、外语技能、职业素养等特征对专利申请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与专利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引导专利代理行业标准的制定、人员等级的划分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并且为现阶段解决我国专利质量现实问题的政策措施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全球研发网络,结构化镶嵌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王建华 卓雅玲
2016 Vol. 34 (7):
1017-1026.
摘要 (
)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弱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一个新的诠释视角。文章引入结构化镶嵌理论架构说明跨国公司通过加强在弱知识产权国家研发的成果与公司内部网络其他知识的关联,使知识得以“隐性化”,从而实现对创新知识的保护。通过专利自引用衡量研发网络中的结构化镶嵌,证实了跨国公司通过知识的结构化镶嵌保护机制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替代。文章最后从企业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研发对技术进步的非对称驱动效应研究
张同斌 李金凯
2016 Vol. 34 (7):
1027-1035.
摘要 (
)
采用技术相似度测算研发溢出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技术差距变动下高技术产业中研发等驱动技术进步的路径、方向和程度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在技术差距的影响下,研发对技术进步率呈现非对称的正向影响,但研发投入结构失衡矛盾凸显等因素导致研发有效性程度不断下降。随着技术差距的变动,人力资本通过“协同效应”、“学习效应”对技术进步率具有差异化的促进作用。虽然缩小技术差距能够对技术进步率产生积极影响,但是高技术产业中研发活动的高度集聚现象,不利于溢出效应的发挥,降低了技术进步速度。最后,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进步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技术差距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增长空间,各地区应选取适宜的高技术进行引进,推动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和产出增长。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政府资助
郑延冰
2016 Vol. 34 (7):
1036-1043.
摘要 (
)
摘要:本文利用2013年有关北京市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通过建立Ordered Probit 模型和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政府资助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及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资助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对企业的研发效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企业的研发实力对企业的研发收入也有较大影响,而企业获取资助的成本、企业规模及企业的行业属性对企业的研发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政治联系的新视角
佟爱琴 陈蔚
2016 Vol. 34 (7):
1044-1053.
摘要 (
)
以2008至2013年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治联系的新视角研究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并且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民营企业更易通过政治联系获取政府补贴;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对研发活动产生“刺激效应”,即民营企业通过建立政治联系获取政府补贴是一种促进研发投入的效率行为,该结果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从政府的角度看,政治联系已成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一种监督机制,约束管理层滥用资金的行为,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的运营效率,实现政策目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企业研发人员合作网络、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裴云龙 郭菊娥 向希尧
2016 Vol. 34 (7):
1054-1064.
摘要 (
)
基于社会网络的结构视角和认知视角,本文首先提出关于企业研发人员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合作网络如何影响科学知识应用过程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其次,采用中国有机精细化学行业代表性企业ISIP公司的专利和论文数据,本文通过整合企业研发人员合作发表网络和合作发明网络建立研发人员R&D合作网络,并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研发人员的科学研究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主效应关系)并不稳健;其跨越结构洞的网络位置对主效应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研发人员的GATEKEEPER角色则对主效应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研发人员的BROKER角色和COORDINATOR角色对主效应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
产学合作网络中企业关系势能与自主创新绩效 ——基于地理边界拓展的调节作用
曹霞 宋琪
2016 Vol. 34 (7):
1065-1075.
摘要 (
)
本文采用中国有机化学行业的产学合作专利数据,进行专利地图分析,并以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为因变量,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下的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企业的关系势能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合作网络的地理边界拓展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有机化学行业的产学合作近几年增速放缓,且已呈现出地理边界拓展的形态,回归结果支持了部分假设:企业的直接关系规模和间接关系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正相关,企业合作网络的地理边界拓展正向调节间接关系规模、间接关系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关系。
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创新能力结构视角
肖丁丁 朱桂龙
2016 Vol. 34 (7):
1076-1085.
摘要 (
)
基于创新能力结构视角,本文从组织-技术维度解构中国企业的跨界搜寻行为,并分析其对组织双元能力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现实情境下,中国企业跨界搜寻行为包括组织维度的科技驱动型、市场驱动型跨界搜寻,与技术维度的共性技术导向、产品技术导向跨界搜寻;不同维度搜寻行为对组织双元能力产生差异化影响,科技驱动型、共性技术导向跨界搜寻对探索能力存在正向影响,而市场驱动型、共性技术和产品技术导向跨界搜寻对开发能力呈正向促进作用;突破了March(1991)对双元性的理论预设,发现双元能力之间并非绝对排斥或不可协调,组织探索能力对开发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组织搜寻理论的研究视角与维度内涵,丰富了组织双元性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众创式创新:源起、归因解析与认知性框架
赵坤 郭东强
2016 Vol. 34 (7):
1086-1095.
摘要 (
)
作为开放式创新范式中的研究路径之一,用户参与创新主要研究企业如何在开发新知识或新创意时与用户进行合作。随着国家战略与政策实施将大众创新驱动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导向,创新管理演进系统进入创新2.0、创业民主化的大众创新模式时代。国内外的苹果、P&G、默克、海尔、腾讯等,越来越多的组织以众创模式帮助解决企业最棘手的创新及问题研究。本文先以Web of Knowledge的S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进行众创式创新相关主题搜索,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系统归纳了众创式创新的源起、内涵与归因,然后以众创式创新的本质——知识创新为起点与核心,延伸到知识识别、知识创造与知识转化三个维度,建立关于众创式创新的认知性框架,并结合P&G和海尔的众创实践予以论证。使我们对众创式创新有一个系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破坏性创新技术体制与产业演化
石俊国 郁培丽 向涛
2016 Vol. 34 (7):
1096-1102.
摘要 (
)
破坏性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类型,从技术专有性和技术机会两个方面对破坏性创新技术体制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多主体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技术体制在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演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技术机会不断增加、专有性不断下降,破坏性创新企业对在位企业的颠覆速度更快、颠覆程度更高,企业平均年龄不断下降,在位企业存活数目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本文为企业根据不同技术体制下破坏性创新导致产业演化机理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制造服务化中价值主张创新会影响企业绩效吗——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江积海 沈艳
2016 Vol. 34 (7):
1103-1110.
摘要 (
)
制造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是制造型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本文引入服务主导逻辑的新理论基础,尝试从用户价值主张考查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视角,即重点细分功能型与情感型的价值主张,构建它们与服务化程度、制造型企业绩效的关系框架,探讨制造服务化中情感型价值主张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论文选取我国创业板上339家上市制造型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挖掘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样本企业的价值主张进行聚类,并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在制造服务化中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即提供情感型价值主张会高于提供功能型价值主张的企业绩效,而服务化程度则与制造型企业绩效存在“U型”曲线关系。
顾客感知视角下设计驱动力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薛捷
2016 Vol. 34 (7):
1111-1120.
摘要 (
)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