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专稿:纪念中国科学学家赵红州逝世20周年
-
经典常宜回头看,生前身后二十年 ——赵红州先生的科学学贡献及影响
-
胡志刚 林歌歌 刘则渊
-
2017 Vol. 35 (12):
1780-1789.
-
摘要 (
)
-
赵红州先生已经离开我们20年了。在他短暂的学术生涯里,他著书立说,上下求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为中国科学计量学和科学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文中,利用他所倡导的科学计量学的方法,我们对赵红州先生的著作论文的发文特征和被引情况,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展现,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清晰和生动的科学计量学开拓者的形象。我们发现,赵红州先生的很多理论发现,以及他的治学方法和态度,他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阔度,以及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建言,远远的超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赵红州留给我们的最为可贵的精神遗产。
-
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的学术贡献和影响
-
严建新 王续琨
-
2017 Vol. 35 (12):
1790-1795.
-
摘要 (
)
-
中国科学学家赵红州的代表作《科学能力学引论》是其进入科学学领域10年艰辛拓荒的集大成之作,是科学能力学进入创生阶段的标示性起点。该书不仅在构建学科体系方面做了难能可贵的探索,而且带动了科学计量学、科学家学等新兴科学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基于信息熵的中国大科学工程演化发展研究
-
徐文超 徐艳梅
-
2017 Vol. 35 (12):
1796-1805.
-
摘要 (
)
-
我国大科学工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文章尝试运用信息熵,对大科学工程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演化进行测度。计算表明,大科学工程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均衡态势,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发展分三个阶段,呈现从均衡到收敛再到均衡的格局。局部来看,大科学工程地理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但集聚区域的演化发展呈现不同的格局。研究认为:对于目前发展均衡的集聚区域,要进一步加强设施间的系统促进作用,形成学科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对于处于收敛或者不均衡格局的区域,应进一步增加大科学工程的学科多样性,充分释放区域资源优势,促进集群中大科学工程之间协同关系的建立。大科学工程的合理布局是其充分释放动能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为深入研究大科学工程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视角,以使这一复杂的研究对象能够从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被宏观决策层及微观执行层理解与认识。
-
评价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概观和推进策略
-
汤建民 邱均平
-
2017 Vol. 35 (12):
1813-1820.
-
摘要 (
)
-
评价在现代人类社会活动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急需从科学学、科学学科学的高度对之进行学科建设层面的梳理、总结和展望。研究发现:近40年来,评价研究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学科角度进行理论升华和系统研究的不多,元问题层次的研究成果非常缺乏,学科建设的意识还不强。今后需要在加强元问题研究、创办评价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推动成熟的评价分支学科进入国家高等教育招生专业目录、借鉴管理学科等相邻相似相近学科的发展经验等方面作出努力,以期有效推进我国评价科学的发展。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科技金融反哺银行业的异质性研究——来自区域性银行的经验证据
-
王龑 史永东
-
2017 Vol. 35 (12):
1821-1831.
-
摘要 (
)
-
本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89家区域性银行2009-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省科技金融对区域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和经济溢出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我们发现:科技金融反哺银行存在门槛效应,只有高于门槛值的科技金融可以提升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门槛值的科技金融并不能反哺银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可以提升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尚未发挥反哺银行的作用;根据是否引入战略投资者,科技金融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会呈现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决策层年轻化、垄断程度底、跨区域经营程度高、业务创新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程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这几个特征的银行,更容易吸收科技金融的反哺作用,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
我国R&D公平与效率的马太效应比较及协调发展
-
周迪 宋时蒙 钟绍军
-
2017 Vol. 35 (12):
1832-1840.
-
摘要 (
)
-
文章使用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各地区的R&D效率,并以R&D经费投入强度和政府R&D投入作为量化区域R&D公平的指标,随后构建Markov链模型将我国区域R&D公平与效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比较其马太效应大小,并构建二者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R&D公平的马太效应程度更加明显,那些享有高额R&D资金的地区始终获取充足的资助金额,而大部分地区却一直陷入R&D资金不足的窘迫局面,因此R&D公平问题更应该优先调节。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关注那些低投入高效率的省份,加大其R&D投入力度,既可以调节R&D公平的马太效应问题,又可保持我国区域R&D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
用生产函数分析科技投入产出关联的初步研究
-
戚尔鹏 叶鹰
-
2017 Vol. 35 (12):
1841-1847.
-
摘要 (
)
-
在国家层面以R&D支出和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代表科技投入,分别以高被引论文和三方专利代表科技产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D、CES和VES生产函数均能较好地揭示科技投入与论文产出的关联,而对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数据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在分析要素产出弹性EGERD、ERFTE与规模报酬m的基础上,指出R&D经费投入过量或科研人员投入过量均不利于提高论文产出或专利产出,同时模型选择也至关重要。建议在把握论文产出与专利产出具体关系的前提下,参照等式φEGERD+ψERFTE=1动态调整科技投入量从而提高规模绩效。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
石长慧 李升
-
2017 Vol. 35 (12):
1848-1853.
-
摘要 (
)
-
本文基于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测量工具,首次在全国层次上,探索了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现状及其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在全社会中处于较高的位置,相对于居民而言收入差距不大,尤以大学中科研人员的收入分布最为平均。从单位类型、区域、专业领域和职称的角度来看,职称对我国科研人员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专业领域,然后才是区域和单位类型。
-
机会—资源一体化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基于国企背景的新能源汽车新企业的案例研究
-
王玲 蔡莉 彭秀青 温超
-
2017 Vol. 35 (12):
1854-1863.
-
摘要 (
)
-
新企业往往面临较强的资源劣势,因而难以在新兴产业中立足。现有研究对新兴产业中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成功开发创业机会进而构建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仍缺乏深入考察。基于此,选取三家具有国企背景的新能源汽车新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揭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独特情境下,具有国企背景的新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机理,并由此提出机会-资源一体化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初始资源禀赋驱动了新企业进行手段导向型资源拼凑以及社会网络型资源拼凑;(2)新企业主要通过基于现有资源的手段导向型资源拼凑推动了机会识别行为;(3)新企业主要借助社会网络型资源拼凑促进了创业机会的利用,进而构筑了新企业竞争优势。
-
创新集聚效应下的网络惯例建立与创业资源获取
-
李雯 解佳龙
-
2017 Vol. 35 (12):
1864-1874.
-
摘要 (
)
-
创新集聚区域集成了大量的创新主体,为技术创业提供了优良的创新资源网络。文章主要探索创业企业自身的资源异质性促进网络惯例建立,并获取外部网络资源的机理,以及创新集聚效应的调节作用。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417家创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异质性的三个维度中,稀缺性与难以模仿性对网络惯例建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网络惯例对不同类型资源的获取结果存在差异性影响,认知和行动层面的默契性明显提高了对知识资源的获取效率,但对资产资源没有帮助。创新集聚效应在“资源异质性——网络惯例——知识资源获取”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双边平台主导性发展战略选择——架构升级还是服务创新
-
宣晓 段文奇 孔立佳
-
2017 Vol. 35 (12):
1875-1885.
-
摘要 (
)
-
摘要:架构升级和服务创新是驱动平台生态系统动态演进的战略驱动力,各自对平台发展产生的效果和所需投入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资本投入与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平台资本-利润函数和用户资本-效用函数,运用博弈论和数值计算法研究了平台主导性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单一使用架构升级战略或服务创新战略的效果都不如两者结合使用好;(2)平台企业的行业特征影响主导性发展战略的选择,但平台的行业地位不影响其战略选择;(3)设计发展战略时,架构升级战略需侧重降低卖方用户的开发成本,服务创新战略需侧重提升买方用户的交互效用。研究结果为平台管理者选择主导性发展战略提供思路指导。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绿色金融与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结构优化
-
孟科学 严清华
-
2017 Vol. 35 (12):
1886-1895.
-
摘要 (
)
-
以企业生态创新类型划分为基础,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结构优化区分为创新深度不同的两个层级,运用随机最优控制分析方法,将绿色金融作用参数化,揭示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动态最优决策以及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对两个层级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特质给出了仿真依据。研究认为,绿色金融是企业生态创新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绿色资金束紧,调节企业生态创新认识、创新风险与收益结构,进入企业决策函数来发挥作用;以设计良好且有效配合的绿色金融与环境政策来引导和教育企业、促进企业生态创新文化的积极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的持续创新
-
何郁冰 周慧 丁佳敏
-
2017 Vol. 35 (12):
1896-1909.
-
摘要 (
)
-
基于技术战略和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机理,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在总体上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相关技术多元化和开发式技术多元化对持续创新有正向影响,但探索式技术多元化对投入维度的持续创新有抑制作用。此外,相关技术多元化与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的协同对持续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同时开展探索式技术多元化与开发式技术多元化并不利于企业持续创新。研究还发现互补资产和产品多元化对“技术多元化–持续创新”关系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
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詹坤 邵云飞 唐小我
-
2017 Vol. 35 (12):
1910-1920.
-
摘要 (
)
-
联盟组合是一个以焦点企业核心的自我中心网络组织,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现有的研究对联盟组合网络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而联盟组合企业间的相互嵌入具有“网络化”的特征,兼具结构与关系的特点。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联盟组合网网络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及假设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网络地位及网络关系通过资源流动、控制治理来间接影响创新能力。资源流动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不同网络类型的联盟组合中,控制治理对创新能力的显著影响会随着网络密度增加而下降。
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