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简介
2024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辩论——相关的伦理与公共治理问题
李建军
2012 Vol. 30 (8):
1121-1127.
摘要 (
)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在农业和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以应对日趋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但2009年10月以来出现的有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辩论却使这种战略计划面临严峻挑战。在这场社会辩论中,中国公众不仅仅关注转基因商业化可能对人类、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决策和审批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性提出质疑,要求进行相应的规制改革。总体而言,有三类基本的伦理问题成为这场社会辩论的核心议题,它们是权利问题、利益实现方式问题和责任问题。与此相应,政府需要应对的公共治理问题包括信任问题、规制改革问题和实施问题。
食品安全的“可信性”——基于“公众参与”的分析
赵喜凤 蔡仲
2012 Vol. 30 (8):
1128-1133.
摘要 (
)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可信性”依靠“科学的”标准,科学变成了决策的依据。但是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不但使科学所树立的权威形象难以维持,而且还可能给政治决策带来失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科学与政治备受质疑。科学所面临的“可信性”危机使人们开始从科学内部反思科学在解决问题中是否充分。对公众维度的忽视,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具有经验型技能的公众参与科学,不但使公众的参与从口号走向了现实,也使科学从独断走向生活。食品安全的“可信性”是科学、政治、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公众的介入使“科学的可信性”更加充分。
为什么中国学术研究数量众多但缺乏高水平成果
刘海洋 吴龙 董维刚
2012 Vol. 30 (8):
1134-1142.
摘要 (
)
摘 要: 当前我国学术界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浮躁现象,根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行的学术锦标赛制度。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措施,能促使研究人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但学术活动作为专业化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质量,学术锦标赛就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职称竞争模型刻画了上述特征,发现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有赖于同行评议、终身教职等制度的建立。
基于学科基线的医学科研人员论文影响力评价
2012 Vol. 30 (8):
1149-1156.
摘要 (
)
在我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基础上,将其医学领域二级学科与Web of Science中生物医学的学科类目进行映射,建立适用于我国医学二级学科的论文影响力和期刊影响力基线数据表,分别从基本数据和基线数据两个分析角度对不同学科和相似学科的学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学者优势领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基线数据的分析能够很好地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的学术表现。科学、合理的基线可以大大提高引文分析在科研评价的价值。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NIS框架下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思路与任务措施研究
宋河发 睢纪纲
2012 Vol. 30 (8):
1157-1164.
摘要 (
)
本文从体制机制内涵出发分析了科技体制机制及其改革的内涵,结合现有研究和现状分析,从国家创新体框架出发研究了我国科技体制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主线、原则和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重点任务和措施主要包括整合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改革经费管理制度,加快创新人才成长,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评价和奖励制度,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完善法规政策环境七个方面。
绿色技术平台项目: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引擎
胡允银 陈琼娣
2012 Vol. 30 (8):
1165-1172.
摘要 (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传统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等问题,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新能源的开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保美国在清洁能源及能源效率新兴工业中保持全球的领导地位,并称之为美国新时代的“阿波罗计划”。而助推这一计划展开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绿色技术平台项目。文章介绍了项目具体内容,探索了项目的优势,分析了项目运行情况不理想可能存在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缺陷,对比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绿色通道提出完善该项目的建议。
R&D经费“来源-执行”组织结构演变及专利产出效应:以美国为例
孙玉涛 刘凤朝
2012 Vol. 30 (8):
1173-1180.
摘要 (
)
在R&D经费-专利产出关系和R&D经费来源-执行结构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R&D经费组织结构与专利产出关系分析的理论框架,以美国为例对R&D经费组织单边结构和交叉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测算R&D经费组织结构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美国R&D经费来源和执行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处于适中水平,R&D经费组织单边结构演变呈现“倒U型”曲线、交叉结构演变呈现增减互现态势;R&D经费来源结构通过研发强度对专利产出产生影响,R&D经费来源-执行结构多元化与专利产出之间呈现“倒U型”或者“U型”关系。
企业研发经费对专利能力影响的分类研究——基于2010年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
顾国爱 魏法杰 单伟
2012 Vol. 30 (8):
1181-1186.
摘要 (
)
本文运用2010年创新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投资要素和筹资渠道对专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投资要素方面,人才是提高专利能力最重要的投资要素,其次是设备,而投资原材料并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各要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大于对整体专利的影响。随企业规模扩大,影响企业专利能力的投资要素的种类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在科教资源相对缺乏的省市,人才投资发挥的作用越大;在科教资源丰富的城市,设备投资最重要。在筹资渠道方面,政府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对专利和发明专利的研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企业自筹资金对专利整体的影响更大,政府资金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更大。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为例的研究
陈衍泰 程鹏 梁正
2012 Vol. 30 (8):
1187-1197.
摘要 (
)
首先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两阶段分析框架,探析影响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别为“技术维度”-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选择、“市场需求维度”-本土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的协调;“产业主体维度”-在位企业与新创立企业培育的选择;“制度维度”-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平衡。基于此,以风机制造产业为例,分析中国1980-2011年风机制造产业的成长演化过程,并探析影响产业发展轨迹的“两阶段四维度”因素。以风机制造产业为例的研究,论文最后提出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启示。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
范斐 杜德斌 李恒
2012 Vol. 30 (8):
1198-1205.
摘要 (
)
摘要: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动力,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1998-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区域各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历年来各区域整体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优势是影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辨析及范式构建
陈云
2012 Vol. 30 (8):
1206-1210.
摘要 (
)
产学研合作日益得到我国各级政府、产业界以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概念较多,且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等现象。通过运用百度、Google学术搜索等工具,结合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主辅体范式”。
战略导向的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实证研究
朱秀梅 韩蓉 陈海涛
2012 Vol. 30 (8):
1211-1220.
摘要 (
)
学习导向是组织学习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于高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建立和绩效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学习导向作为组织价值观,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行为路径。本研究的原创意义在于重新梳理了导向的构念,将学习导向界定为状态变量,将市场导向、创业导向和技术导向界定为行为变量,扩展了学习导向已有的态度—结果研究范式,按照价值观—组织行为—结果的研究范式揭示了市场导向、创业导向、技术导向行为在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作用。利用中国467个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同时,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创业导向具有正影响,但技术导向对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大学生创业动机研究
张凯竣 雷家骕
2012 Vol. 30 (8):
1221-1227.
摘要 (
)
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结构特点与作用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的选择与倾向。通过对我国17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样本4687个,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总结发现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包括精神动机、名利动机和责任动机三个维度。通过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创业动机的三个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三个维度的含义和关系,对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试错机理——基于群体案例研究
彭华涛 王敏
2012 Vol. 30 (8):
1228-1236.
摘要 (
)
本文采用群体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国内六家成功的创业企业在创业期其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的试错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创业企业在其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发生试错行为的动因、规律、特征。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试错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触发因素,其实施必须让渡一定的成本,且总能从试错活动中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试错路径呈现出多样化和无边界化,学习在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试错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试错行为受到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的双重影响。
服务模块化与组织整合的匹配:对专业服务业知识编码化的影响
魏江 刘洋 赵江琦
2012 Vol. 30 (8):
1237-1245.
摘要 (
)
服务模块化推动了企业知识显性化与个人知识结构化,进而推进了专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研究并没有指出什么情境下模块化主要促进企业知识显性化,什么情境下主要促进个人知识结构化。本文基于知识创造理论,在专业服务业情境中探索了服务模块化与知识编码化的影响,以及组织整合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业服务业的层级整合会正向调节模块自律性与个人知识结构化的关系,而功能整合会负向调节模块自律性与企业知识显性化水平的关系。
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模型——基于技术总成视角
孔德成 侯光明
2012 Vol. 30 (8):
1246-1252.
摘要 (
)
为实现国防科技重大工程技术总成过程中多层次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本文融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特点和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总成的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模型。通过对模型平衡点的求解和稳定性分析得出多层次隐性知识有效传递的基本参数控制条件为: ,且传递效果与 正相关。最后,基于管理学视角,提出通过构建支撑知识交互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高效的组合式激励机制和营造鼓励知识交流和创新的工程文化促进基于技术总成的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多层次隐性知识的高效传递。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战略可调性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机理:内外权变因素的影响
许庆瑞 陈力田 吴志岩
2012 Vol. 30 (8):
1253-1262.
摘要 (
)
针对战略柔性对产品创新能力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将其细分为战略可调性和组织可调性,以浙江省54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战略可调性在内外组织情境(环境动态性、组织可调性)的调节下对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战略可调性正向促进产品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对这二者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组织可调性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拓展了自组织理论和适合度景观理论在产品创新领域的应用,丰富了架构能力对企业产品创新作用的研究;第二,整合内外部权变理论,识别了战略可调性和产品创新能力关系的内外部边界条件,发现了产品创新所需的战略层能力基础具有情境性。本文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获取竞争优势有现实意义。
内部社会资本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
戴万亮 张慧颖 金彦龙
2012 Vol. 30 (8):
1263-1271.
摘要 (
)
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Bootstrap的实证研究表明,认知维度显著影响产品创新,而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产品创新没有直接影响;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显著影响知识螺旋,而关系维度对知识螺旋没有显著影响;知识螺旋显著影响产品创新,并且在内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与产品创新关系中扮演重要的中介效应。企业产品创新不仅仅要重视各种硬件和软件建设,也要关注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更要重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
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的适应性演化研究——基于kene视角的仿真探索
孙冰 袭希
2012 Vol. 30 (8):
1272-1280.
摘要 (
)
适应性是技术创新演化的根本动力。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研究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呈现的新特征,是促进动态环境和变量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将kene理论引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的适应性演化新观点。通过仿真模型对演化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七个复杂适应特征。仿真结果表明,与非知识密集型产业相比,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复杂适应特征更加明显,且系统整体在动态环境中复杂地进行演化。研究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和演化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等方面分析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