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高技术产业形成过程简析
  • 郭金明 杨起全 王革
  • 2012 Vol. 30 (11): 1614-1620.
  • 摘要 ( )
  • 我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和科技十二五规划都建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都属于高技术产业,所以分析高技术产业的形成过程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阶段划分、技术特性、投资风险和价值积累四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形成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在每个方面的分析之后还探讨了该分析对于完善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所具有的具体的意义。
  •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如何跨越“死亡之谷”?
  • 田华
  • 2012 Vol. 30 (11): 1627-1633.
  • 摘要 ( )
  • “死亡之谷”是发明到产品之间的鸿沟,“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短短50多年时间里,为世界带来了互联网、GPS等技术与产品,常常成功跨越鸿沟。从产业发展角度,跨越“死亡之谷”需要物质、智力和社会等三种资本,还要跨越技术培育和转移各个关键阶段。DARPA利用其独特的政治地位、雄厚的资金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依靠优秀项目官员、办公室主任和局长的协同合作,以及长年培育的“DARPA社区”,一次次成功跨越“死亡之谷”。近年,DARPA为缩短跨越“死亡之谷”的时间,还采取了“众包”等一系列新举措,最后总结了DARPA成功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我国专利制度变迁对外资制药企业技术战略影响研究
  • 何习 陈向东
  • 2012 Vol. 30 (11): 1641-1649.
  • 摘要 ( )
  • 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正式实施以来一共经历了三次变革,其中2000年的专利法改革是为了加入WTO做准备而将有关条款和TRIPs接轨,进一步加大了专利保护的强度,制药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理应对专利制度变迁的反应很敏感。此研究利用中国1995至2005年间的专利数据,在定义企业整体技术范围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和计量方法从技术规模和技术范围两个角度研究了此次专利法改革对外资制药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发现此次专利法改革使得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范围收敛,技术规模扩大;但是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的技术范围和技术规模基本没有影响。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基于人际公平的视角
  • 王迪 聂锐
  • 2012 Vol. 30 (11): 1662-1670.
  • 摘要 ( )
  • 综合运用泰尔熵与Kaya因子分解技术,测度并分解了1990-2009年我国人均CO2排放区域不平等程度。研究表明:(1)中国人均CO2排放的区域不公平程度的下降,主要源于区域能源强度公平因子的贡献,而区域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因子的影响呈反向作用;(2)我国人均CO2排放不公平因子的贡献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人均CO2排放公平主要受经济差距的影响,中部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公平因子的影响,而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影响;(3)区域内部人均CO2排放差距扩大的速度要快于区域之间差距扩大的速度,其中东部地区的不平等程度总体上有所降低,而中西部地区的不平等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认为,未来碳减排目标的分解应综合考虑各地区的未来发展需求与现阶段的减排能力,其关键在于加强共生性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建立区域能源技术方面的共享机制和扩散机制。
  • 行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以制造业为例
  • 王欢芳 胡振华
  • 2012 Vol. 30 (11): 1671-1675.
  • 摘要 ( )
  •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要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科学判断各行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pio脱钩指标构建了行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理论模型,对我国28个制造业1999-2003年间和2004-2008年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且脱钩水平所有提高,节能弹性指标显示这主要与近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有关,尽管如此,我国制造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努力来共同完成。
  • 基于技术系数矩阵的灾害影响评估及政策启示
  • 吴先华 聂国欣 郭际
  • 2012 Vol. 30 (11): 1676-1683.
  • 摘要 ( )
  •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往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技术经济方法评估灾害对某一产业或某一地区带来的直接损失,对评估灾害综合损失(包含间接损失)的研究较少。在列昂捷夫技术系数矩阵的基础上,借鉴了Haimes、Santos等人的方法,充分考虑产业经济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技术经济关联性,提出了灾害影响的综合评估模型。以我国2008年度的气象灾害为例,分别计算了静、动态情形下的灾害综合影响值,筛选了对灾害较为敏感的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根据灾害的关联影响构建新的灾后捐赠机制,灾后应加快受损方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等的更新速度,借助技术进步减少灾害的综合损失等。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传承路径的扎根研究
  • 罗瑾琏 李鲜苗
  • 2012 Vol. 30 (11): 1690-1697.
  • 摘要 ( )
  • 知识传承是高校科研团队持续创新的关键环节。然而,针对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传承模式的研究较为缺乏且不够深入。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构建一个14个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传承的关键因素及其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知识传承的关键因素包括传承主体、传承情景、传承过程和传承效能。传承主体的意愿和传承情境是知识传承行为发生的内在和外在心理感知,但二者的促成机理存在差异;传承过程和传承效能两个主范畴是知识传承的保障与评价机制。知识传承的路径发生着探寻、互动和反馈的作用机制,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会使传承过程发生中断。研究结论有助于高校科研团队规避知识传承中障碍,提高传承效率提供思路。
  • 知识流出——连接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桥梁
  • 谢洪明 应郭丽 陈盈
  • 2012 Vol. 30 (11): 1698-1706.
  • 摘要 ( )
  • 从知识流动视角探讨组织创新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知识流入尤其是知识流出如何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流出、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考察研发投入和地理集聚对模型的控制作用。通过对458家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流出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外部环境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且这三变量之间的关系受制于研发投入的大小和地理集聚程度的高低,即高研发投入企业中的知识流出在外部环境与管理创新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高地理集聚企业中的外部环境对知识流出并不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应善于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结论对完善知识和创新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 知识型员工创业进入与在位企业的研发激励——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
  • 陈艳莹 杨文璐
  • 2012 Vol. 30 (11): 1707-1714.
  • 摘要 ( )
  • 文章从衍生企业与原有企业的技术关联入手,将高技术产业中的知识型员工创业进入分为替代性和互补性两类,分析不同性质的创业进入对在位企业研发激励的影响差异,并以产业集聚度作为工具变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3个细分行业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如果知识型员工创办的衍生企业通过技术复制和窃取与在位企业形成替代关系,创业进入会降低在位企业的研发激励,只有二者在技术上具有互补关系,在位企业的研发激励才会因进入而提高。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以替代性为主的知识型员工创业进入确实抑制了在位企业的研发激励,不利于产业整体技术创新和动态效率的提升。因此,各级政府不应一味鼓励知识型员工的创业行为,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 研发外包中的路径转移:重议不完全合同下的控制权配置
  • 李靖 蒋士成 费方域
  • 2012 Vol. 30 (11): 1715-1722.
  • 摘要 ( )
  • 在承揽研发外包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研发路径出现,代理方会将此路径披露给第三方,而委托方为治理这类可能发生的披露行为,会在双方研发外包关系形成时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尽管控制权越大,代理方的披露行为越能够被有效地治理进而委托方的收益也越大,但越大的控制权所带来的成本也越大,故最优的控制权配置应该在权衡该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而在此过程中,合同的不完全性表现得越明显,委托方所拥有的最优控制权就越大。另外,不同于Lerner & Malmendier(2010),委托方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将占优于不配置任何控制权。而相关的经验性证据也验证了这类结论。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高管认知与企业创新投入:管理自由度的调节作用
  • 陈守明 唐滨琪
  • 2012 Vol. 30 (11): 1723-1734.
  • 摘要 ( )
  • 高层管理者在创新方面的认知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依据2010年在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由文本分析法所测定的企业高管在创新相关方面的认知程度,以管理自由度为调节变量,实证研究了高管认知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层管理者在创新方面认知程度的提升会带来企业创新投入的显著增长,同时,我们将管理自由度的两个代理变量——公司年龄,是否国有的调节作用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当高管享有较高的管理自由度时,其认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效果将更为明显;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论的理论和管理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