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治理研究
-
安宝洋
-
2015 Vol. 33 (5):
641-646.
-
摘要 (
)
-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便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和研发中的信息伦理失范及其治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异化、数据权利、信息隐私和数字鸿沟等网络信息伦理问题。最后,从伦理治理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组促进和谐信息社会有序运作的网络信息伦理原则。
-
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检验研究——以共词分析为例
-
钟镇
-
2015 Vol. 33 (5):
647-653.
-
摘要 (
)
-
知识图谱分析虽然已经成为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但对于利用该方法发现学科生长点的可靠性检验大多还停留在经典案例的印证阶段。本文使用基于高频关键词的文献耦合网络回归共词网络指向的施引论文网络,通过比较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的节点度数、中介中心性以及孤立节点数等网络指标特征,考察了共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词关键词更多地指向高被引文献,但使用节点的度数和中介中心性指标去判断节点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本文也对标准叙词应用与知识图谱数据采集问题进行了讨论。
-
关于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的探索
-
黄鲁成 成雨 吴菲菲 苗红 李欣
-
2015 Vol. 33 (5):
654-664.
-
摘要 (
)
-
颠覆性技术遵循自下而上的性能轨道,以新技术属性集为依据引入新竞争平台,替代现有技术范式,改变企业技术竞争态势。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现有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多采用主观方法,而基于专利分析的客观分析方法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以属性创新和改进的技术发展推动机制为基础,借鉴物种入侵模型和集对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新技术出现前后的属性集相似度,来对颠覆性强度值进行测度。最后,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汽车锂电池技术专利为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吗?
-
冯海红 曲婉 李铭禄
-
2015 Vol. 33 (5):
665-673.
-
摘要 (
)
-
本文旨在考察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采用2000-2012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在最优的政策力度门限区间内,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而政策力度小于第一门限值时激励作用较为微弱,大于第二门限值则产生反效果。此外,较大的企业规模、较低的国有产权比例和较强的知识技术密集度均有利于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研发投资作用的发挥。
-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政府专项研发补助的视角
-
黄艺翔 姚铮
-
2015 Vol. 33 (5):
674-682.
-
摘要 (
)
-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政府专项研发补助关系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随着政府专项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以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均能起到促进政府专项研发补助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作用,随着政府研发补助的提高,具有较高持股比例、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其研发投入的上升幅度要显著大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较低、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
-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研究 ——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分析
-
郑学党 庄芮
-
2015 Vol. 33 (5):
683-693.
-
摘要 (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选取1992-2012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美双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显示:价格竞争力效应是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但近年来价格竞争力效应不断下降。与此存在明显差异的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始终是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出口结构性效应,而价格竞争力效应则制约了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扩张。为促进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提高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未来两国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调整出口结构;增加研发投入,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两国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合作,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建立更多渠道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协调机制。
-
短期科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网络结构特性研究
-
霍宏伟 王艳 汪洋 肖轶 白杨
-
2015 Vol. 33 (5):
694-701.
-
摘要 (
)
-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直观可视化描述,按照国别网络、机构网络和领域网络的不同构成对通过短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形成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在介绍基于短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建立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网络的规模与密度、中心性、结构洞特征和核心边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短期科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可以不断扩充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规模,但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并不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领域网络和机构网络的稳定性和信息交流的公平性好;国别网络存在大量的结构洞,核心-边缘关系体现不明显。
-
专利创造性判断模型实证研究
-
刘东华 刘晓海 黄国群
-
2015 Vol. 33 (5):
702-712.
-
摘要 (
)
-
专利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研究是在判断中引入客观性因素,为主观判断提供支持和参考,使判断的结果更趋进能真实反映人类科技的进步并且使判断具有相对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研究影响创造性的客观因素以及创造性判断司法案例、本文构建和验证了能反映影响创造性的各因素和创造性判断结果之间的模型,为专利创造性判断、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国家和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产业联盟的组织复杂度、牵头单位类型与合作创新率
-
杨伟 周青 方刚
-
2015 Vol. 33 (5):
713-722.
-
摘要 (
)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产业联盟)在我国大量涌现,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组织特征却困扰着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本文基于37家产业联盟的205项合作创新事件数据,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组织复杂度、牵头单位类型等因素与合作创新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复杂度与产业联盟的合作创新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行业协会任牵头的产业联盟具有更高知识共享率,高校/科研机构牵头的产业联盟具有更高的技术合作率;3)现行的鼓励性政策反而降低了合作创新率。根据上述结论,产业联盟自身应当优化规模与结构、依据功能选择牵头单位,政府则应加强战略规划、完善产业联盟组建和发展的相关政策。
-
产学研联盟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
-
刁丽琳 朱桂龙
-
2015 Vol. 33 (5):
723-733.
-
摘要 (
)
-
从联盟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产学研联盟中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向企业成功转移,进而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案例探索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从细分维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不同维度契约、信任对不同类型知识转移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契约协调机制对产学研联盟成员的显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没有显著效应;契约控制机制有利于提高显性知识转移效果,却会抑制隐性知识的转移;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相对更强;契约协调和信任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会产生正向交互效应,而契约控制和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却会产生负向交互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启示。
-
是契约、信任还是信心促成了产学研合作?— 两个产学研联盟案例的比较研究
-
黄劲松 郑小勇
-
2015 Vol. 33 (5):
734-740.
-
摘要 (
)
-
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获取外部技术是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合作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绩效风险导致这种合作关系并不容易形成。利用两个产学研联盟案例的扎根性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信心的合作形成理论,这个理论能说明在不确定性和需要专用性投入的交易环境下技术需求企业如何与陌生的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协议。研究发现,当契约不足以控制机会主义风险时,合作双方需要信任减少不确定性,两者的互补关系表现在契约和能力信任共同增强了合作信心,另一方面,由于任务复杂性和共同知识的调节作用,契约也有可能会挤出行为信任的需要。
-
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研究
-
曹霞 于娟
-
2015 Vol. 33 (5):
741-747.
-
摘要 (
)
-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探索了涵盖项目对接、合作研发、试验试制和产业化四个阶段产学研合作创新全过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左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约为3年;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合作方式以及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异的;知识资源互补性、合作声誉、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态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科研实力和地理距离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
地区市场化、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
-
王保林 张铭慎
-
2015 Vol. 33 (5):
748-757.
-
摘要 (
)
-
开放创新情境下的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渠道。本文依托开放式创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阐明其作用机理,同时利用2008-2011年我国375家创新型企业样本探索了市场化水平对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1)整体上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得递减的正边际效应;(2)当产学研合作超过最优值时,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可以克服其带来的递减的正边际效应;(3)当市场化水平超过一定值后,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还能获得递增的正边际效应。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适度的产学研合作,同时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提升市场化水平从而使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更多地获益。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
郑琳琳,戴顺治,卢忠鸣,陈雅兰
-
2015 Vol. 33 (5):
758-766.
-
摘要 (
)
-
当前关于原始性创新中人才驱动因素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很少关注原创人才人格特质对于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1901-2012年期间物理学领域的19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375位中科院院士、291位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统计数据,从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证据推理的角度,系统探讨了推动原始性创新的原创人格的构成要素和维度,并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及工程院院士的原创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大陆科研人才为何与诺奖无缘的部分原因。
简讯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我国轨道制造:系统创新与转型路径
-
隋映辉 于喜展
-
2015 Vol. 33 (5):
767-773.
-
摘要 (
)
-
轨道制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系统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战略重组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对我国轨道制造创新发展的回顾,总结了我国轨道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轨迹;解析了基于国内外创新资源及体制比较优势,构筑系统创新平台,形成战略重组布局与独特转型发展路径,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并由此获得若干有价值的启示和结论。
-
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基于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分析
-
刘凤朝 刘靓 马荣康
-
2015 Vol. 33 (5):
774-781.
-
摘要 (
)
-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网络节点行为变量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对模型进行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模型考察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1)区域间知识溢出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通过模仿结构相似的竞争者的行为获取外部知识;在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在互惠网络中获取新知识。(2)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吸收能力高的区域和吸收能力低的区域,都可以通过嵌入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
区域创新环境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
-
薛捷
-
2015 Vol. 33 (5):
782-791.
-
摘要 (
)
-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学习和创新与成熟的大中型科技企业有着根本不同。以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讨了区域要素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双元学习和创新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对珠三角地区25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的三个维度对于探索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要素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应用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探索性学习对于创新产品差异化和顾客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区域创新环境的三个维度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同时在区域政策环境对于创新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而在区域要素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创新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中有着部分的中介效应;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应用性学习仅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区域要素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
-
联盟控制方式对企业突变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王龙伟 李晓冬
-
2015 Vol. 33 (5):
792-800.
-
摘要 (
)
-
研发联盟作为企业解决创新资源不足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基于联盟控制与产品创新理论,分析了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控制方式对于企业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联盟中的结果控制会提高企业的突变创新绩效,而过程控制则与企业突变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在影响突变创新时存在互补关系。同时,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会加强过程控制与突变创新之间的关系。